摘要: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业已成为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土地是城乡发展的重要要素与空间载体,土地市场则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城乡发展的关键纽带。因此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做大土地价值,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贡献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土地市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
1.中国土地权利的初始分配与再分配分析
1.1土地权利初始分配
一般地,土地归谁所有,为谁所使用,收益归谁主导分配,体现该时期国家的政治结构。在奴隶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所有,奴隶在生存上依赖于奴隶主的给予,奴隶被视为工具,没有政治权利,直接影响了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结构。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权利初始分配分为私有和公有,如英国的土地所有制为国王所有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的最终控制权。封建统治者都努力维系和谐局面,当社会出现严重不公、粮食出现短缺、社会极度动荡时,土地权利初始分配问题又会被“革命者”所提出,并视为鼓励“革命民众”参与斗争的重要手段。
1.2土地权利的再分配
在任何国家中,土地权利也不是静止之物,土地权利初始分配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相关利益团体就会对土地权利提出再分配的需求。不同社会制度下,土地权利再分配有所差别。在奴隶制社会中,土地权利再分配依赖于买卖或国王的授予。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权利的再分配通过土地买卖或官方调节来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权利再分配主要依赖于市场交易,价格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土地权利的分配主要体现国家意志。
2.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变革对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影响
2.1土地市场制度变革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归根结底还是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支持。农村土地改革与城市土地经营应该结合起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寻找应对措施,如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计划,以人带业、以资扶业、人业集聚,做到保障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社会保障随人走,并做到公共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值化。
其中,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初衷是稳定农民的承包权,释出土地经营权,活跃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规模化和高效化经营,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宅基地“三权分置”则是为了保障处于就业能力和社会保障缺失的进城农民的退路,希望以宅基地资格权来破解农民可进可退的现实困境,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的释出为农民带来一部分财产性收入,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城市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或农房却有严格的限制或禁令,可以预见仅仅依靠农村农民群体内部的宅基地流转无法带来农民收入的多大增长,因人口的流动受到限制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城乡统筹发展,更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让,一方面是可供应的土地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受地理区位的影响难以实现出让目标,不具有实现出让增加农民集体收入的普遍性和适应性。从多主体供地的角度来看,该项改革的初衷是很好的,但因当前国家对国有和集体土地的赋权不一样,使得两种土地在出让或租赁中的相关权利相差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土地市场制度变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发展而言,实施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变化,也带来巨大的土地经济利益,可以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从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一般收入的比例看,这一占比增长迅猛,并呈现稳定的趋势,在2010年土地出让金占比达到67.62%,但整体上平均达到40%以上,这表明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依旧没有改变。在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后,则保证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利益,土地要素也以成本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盈利水平,无疑对构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有帮助。
3.中国土地市场制度的改革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
土地市场是实现城乡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土地征收市场与土地一级市场共同实现了城乡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但是在当前体制机制下是否实现了平等交换依然值得质疑。良性土地市场在市场机制下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空间价值与社会价值。
同时,农地非农化、市场化过程中为乡村积累了建设资金,增加了农户的财产性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户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的发展。土地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空间开发,提升了土地的空间价值,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土地市场提升土地要素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城乡就业。土地市场激增的财政收入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带来公共福利的增长提升土地的社会价值。扭曲土地市场下的供地策略导致土地资源非占优决策配置,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土地的三重价值受损,阻碍了土地市场发挥对城乡融合的积极作用。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是利弊双轨的权衡。良性土地市场带来土地经济价值的提升,实现土地空间价值与社会价值,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提供建设资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扭曲的土地市场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了土地三重价值的提升,在二元土地、分配体制与社会融入受阻背景下,乡村发展价值被剥夺,对城乡发展的滞碍作用明显。因而,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良性是畅通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机制的关键。
因此,客观分析重塑土地市场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升土地多功能价值,破除行政干预对土地市场的扭曲。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消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疏导土地市场重回效率配置正轨。推进城乡土地供应价格一体化进程,实现乡村土地征收补偿按原用途补偿向市场价格补偿的转变,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破除土地征用市场扭曲对乡村价值的剥夺。优化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留足土地分配中的乡村发展资金,重新审视、重视乡村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功能,保障失地农户的利益,探索多元保障安置措施,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统筹土地多功能价值体系下的城乡发展公义。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破除土地市场的“低水平陷阱”。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科学途径,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增强乡村发展动力与活力的同时,拓宽土地入市渠道,优化土地市场供给结构。培育土地市场参与主体,加快培育土地二级市场,放宽土地交易门槛,遏制资本深化对土地市场秩序的不良扰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做大土地价值,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贡献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市场的变革,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作为最为重要的资财、要素的土地资源,需要坚持土地分配与收益公平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改革土地制度的目标都是为了增进国家的利益和公民的福祉。
参考文献
[1]陈世伟,尤琳.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基于执政党土地政策变迁的历史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2(4):77-82.
论文作者:耿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土地论文; 土地市场论文; 城乡论文; 价值论文; 权利论文; 乡村论文; 分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