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入手,做好经济建设工作,按照管理要点进行落实。以经济作为基础,掌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程度维持平衡,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性,要以公益性建设项目作为基础,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入手,掌握要点和重点,做好评估管理工作。但是,在建设阶段由于干预因素较多,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以及构成因素,开展合理的工作。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基础,对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建设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解决措施
在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依然很艰巨,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而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价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预防或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有利影响
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污染物被排放。而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而这就需要燃烧大量的煤,使得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在空气内排放,进而影响空气质量。而如果是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由于其属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有效的缓解目前能源紧张的现状,减少能源的燃烧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而在加强能源利用的基础上,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还能更好地促进其防洪减灾功能的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业和航运业的发展,也能逐步形成新的旅游景观,且水电温室气体的排放远比能源发电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要少很多。
1.2不利影响
1.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
在地质方面,水库蓄水后,地壳应力随之增加,考虑孔隙以及水位的变化,区域性地震灾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以水库位置为例,如果出现系数不达标或者其他不良现象,则会出现水体污染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滋生污染现象。土壤方面,如果周围水位上升,土壤内的地下水位随之下降,水库补给后,地表转化为沼泽的概率比较高,在蒸发作用下会出现盐碱化现象。
1.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物的影响
被水库淹没或者永久性的建筑物直接对动植物和藻类等造成影响,以水库以及气候水位作为基础,对周围不同类型的植物的结构进行掌握后,水生生物在富氧化的过程中会迅速增长,到后来出现供养不足的现象,导致其死亡。在这个过程中,鱼类也直接受到影响,水库建设不仅对鱼类的生存造成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其结构。
1.2.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实践证明,区域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对气候造成影响,以局部下垫面作为基础,如果改变,则会影响局部小气候,表现在降水和气候等方面。在降水方面,修建水库后局部蒸发量增多,降水量也比较多,受到低温效应以及附近降水量等作用的影响,附近降水量明显高于外围,尤其是迎风区域。气温方面,下垫面转化为水库时,空气交换方式和强度随之改变,变化比较明显,会引起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1.2.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文和水体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体有一定的影响,能在汛期泄洪,非汛期截流。水库发电后,修建水库会使大量水体缓慢流淌,甚至会出现停滞的现象,水体活动受到影响。水体内污染物迁移后会逐渐扩散,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影响,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导致藻类疯狂生长,水体内的生物腐烂会加剧温室效应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分析
2.1加强长远规划,实现科学发展
在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前,除了做好环评工作外,还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建设的规模和选址的可行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尽可能地将其给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在合理的规划过程中,确保所制定的发展规划满足实际需要,又要注重对土地的分配,尤其是一些地区,由于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就不能大规模的新建水利水电工程。而且在征地时应取得相关手续,严禁以恶化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兼顾二者,才能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统筹管理,长远规划,考虑其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2.2完善移民政策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始终坚持人本原则,尽可能地加强移民政策的完善,尤其是应确保移民利益得到保护。并在移民区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改善,尽可能地将移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在完善移民政策时,保证人民利益的底线不动摇,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移民的宣教工作,尽可能地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公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
2.3施工阶段加强周边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在注重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切实强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控。尤其是应在大气和水体以及噪音等方面强化对其的监测,切实掌握施工过程中周边的环境转变,并确保环境监理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出现的污染问题需要马上处理,及时的将潜在污染源消除,而施工中形成废气和废水也要及时的处理,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的加强景观恢复与绿化,才能将其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
2.4空气影响防治对策
对于施工现场引起的空气污染,相关人员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施工场地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必要的挡风措施,减少没回、粉尘类的建筑材料成为大气污染源,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浪费;在运输和装卸阶段,选用密封性能好的运输车或者用物体将其覆盖,避免在途中由风吹起的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场地和运输材料和设备的通道要经常喷洒水防尘;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和车辆安装上尾气净化的装置,一些使用柴油机械也要相应地安装上消烟装置;在对砂石的加工和减半工序中也要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在施工区域内,要禁止以任何方式燃烧产生有害或者有毒气体的东西;除此之外,对于常用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要做好保养,避免车辆或机械漏油,有效减少有害、有毒气体的排放,从而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
2.5水域影响防治对策
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有明文规定,因此,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和对水的污染程度。在对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废油、化学灌浆、混凝土浇筑用水、生活污水以及其他的生产废水都要经过处理,而不能直接排入河道,确保人们的生活用水的质量。施工人员在生活中产生的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做农田灌溉水使用。机械维修使用的冲洗废水沉淀后可以喷洒扫施工场地和道路上。
3结语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应该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规律,采取各种手段,维护生态环境,做到边开发边保护,边保护边开发,将保护环境列入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只有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才能成就水利水电工程利国利民的美名。
参考文献
[1]黎强.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
[2]郁袁华.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山西建筑,2015.
[3]奚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为例[J].四川水泥,2015.
论文作者:黄舟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体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库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