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天津蓟州 3019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64例,分成实验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和对照组(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每组32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两组间差异没有比较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配合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明显,有比较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的概率明显与对照组不同,差异有比较意义(P<0.05),但出现冷颤的概率几乎一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对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的效果。
关键词: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idazolam and dexmetomidine on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children 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Methods:64 patients who needed surgery in our hospital(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dexmetomidine combined with ketamine)and control group(midazolam combined with ketamine),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ults: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ime of opening eyes,consciousness recovery time,and coordination time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Meanwhile,the probability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P < 0.05). However,the probability of cold fibrillation was almost the same. Conclusion:dexmetomidine combined with ketamine has better effect on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children than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ketamine.
Keywords midazolam;Dexmetomidine;Ketamine;Vein;Anesthesia effect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治疗结石的技术,是一种不用接触、不用侵入的治疗技术。临床上大多数的结石患者采用此技术治疗,但是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冲击波瞬间电流带来的疼痛感、不适感难以忍受。因此,对于小儿患者,手术前的麻醉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分析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分别联合氯胺酮对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64例,分成实验组(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和对照组(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每组32例。入选标准是:年龄3~9岁;体重15~35kg;心、肝、肾功能健全;对麻醉药无过敏现象;无其他重大疾病史;没有进行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监护人双方都自愿同意参与实验。其中实验组32例患者有男孩14例、女孩18例,平均年龄为5.37±1.06岁;对照组32例患者有男孩20例、女孩12例,平均年龄为5.19±1.63岁。两组患儿与研究无关的资料没有比较的意义。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手术之前12h禁食、禁水。手术当天早晨,在病房注射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用以打开外周静脉通路,注射速度为3mL·kg-1·min—。进入手术室之前20min左右,实验组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方法如下: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配制成1.0μg/kg,输注时间大于10min,对照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前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持续注射时间大于10min。进入手术室以后,所有患者带面罩吸氧,氧流量约为每分钟2L,手术过程中记录SPO2、HR、MAP等指标的开始数值,并记录其数值变动。所有患者追加氯胺酮,采用静脉注射,1.0mg/kg,连续注射时间超过1min。注射后如若患儿任然哭闹不止或有意识的活动,可适量追加。采用RSS作为评判标准,当RSS达到4分以上时医生可以开始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可根据患者反应适当追加药物[1]。
1.3评价指标及评定标准
由医师记录患者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3~5岁的患者,心率小于80次/分,5~10岁的患者心率小于70次/分可定义为心动过缓;当平均动脉压小于其开始数值的1/3时可定义为低血压;当血氧饱和度小于95%时即为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当患者血氧饱和度小于93%,加压给氧后仍然下降,患者就需要气管插管[2]。
由责任护士统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患者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配合时间;同时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冷颤、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等)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μ检验或,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由统计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少、症状轻,两组患者均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并且两组间差异没有比较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尿路结石是一种发生率依据年龄、地区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外科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膀胱、尿道、输尿管等。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四点:(1)尿液质量和数量的改变,尿液中钙、尿酸的含量增高,镁、枸橼酸、酸性粘多糖等含量降低,尿液中pH发生改变。尿液浓缩、尿量减少;(2)泌尿系统发生变化,尿路变窄使得尿液淤积,尿路中滞留的缝线、塑料管等异物堵塞尿路,成为结石生长的温床;(3)身体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家族遗传性胱氨酸异常等都可增加结石的概率,儿童食物营养不均衡、维生素D食用过多、而纤维素食用过少等一引发尿路结石;(4)外界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高温的环境中,饮用水的质量差等亦可诱发尿路结石的形成[3]。尿路结石的临床检查可分为尿液检查:有无血尿出现,做尿液细菌培养;血液检查,是否有贫血、肾功能是否受损、检测碱性磷酸酶及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包括KUB、IVU、CT检查、B型超声检查等[4]。小儿尿路结石临床表现有肾结石(血尿是其主要的症状、有些首发症状是急性无尿)、输尿管结石(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排尿伴有疼痛感、有些患有尿潴留)、膀胱结石(常出现脓尿)、尿道结石(一般伴有急性尿潴留)。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治疗结石的技术,是一种不用接触、不用侵入的治疗技术。此项技术利用冲击波在体外即可将肾、输尿管的结石粉碎,然后让其随尿液自然流出。该方法不用开刀侵入、没有副作用发生、治疗时间短、造成的疼痛小、排除结石概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冲击波瞬间电流带来的疼痛感、不适感难以忍受。因此,对于小儿患者,手术前的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氯胺酮,一种可以单独应用于小手术的麻醉剂,亦可作为肌肉松弛剂。当需要全身麻醉时,本品可作为其他麻醉剂的诱导剂、与麻醉效果较弱的麻醉剂联合使用。注射本品后,在30s以内病人意识消失、麻醉效果可以维持15min左右(药物半衰期8~18min),其镇痛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下丘脑内侧核。本品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兴奋作用,因此高血压患者禁用,同时甲亢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慎用[5]。
右美托咪定,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作用。使用时可皮下注射、也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半衰期t1/2为6min。右美托咪定适用于重症监护治疗需要插管的患者、适用于外科手术的患者、适用于需要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镇静。但是,使用前需要进行过敏反应检测,对右美托咪定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怀孕、哺乳期女性慎用,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6]。患者使用时应该密切关注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注意不可与输血使用同一注射管,连续使用不能超过24h。右美托咪定使用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同时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时安全性有待考证[7]。因此,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需要格外谨慎。咪达唑仑,主要用于麻醉科,麻醉前给药、全身麻醉的诱导等。咪达唑仑使用时主要不良反应是镇静过度、心动过缓等现象,使用时应密切关注是否出现此现象。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精神分裂患者严禁使用。本品用药一次只能用于一个患者,剩余药物不可给予其他病人使用。咪达唑仑应用于儿童患者,使用量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酌情删减[8]。
本实验分析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分别联合氯胺酮对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发现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对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德东,李倩,李波.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比较[J]. 重庆医学,2016,45(24):3414—3416.
[2]赵泽宇,刘建波,张蓉.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06):676—679.
[3]张扬,周罗晶,高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小儿术前用药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08):737—741.
[4]康振明,谢文钦,谢文吉.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5):11—12.
[5]刘雅芝.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142—143.
[6]邓余湖,邹斌,左恒.右美托咪定配伍氯胺酮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1):145-146.
[7]覃兴龙,黄春柳.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吸入全麻七氟烷MAC与术后躁动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3):3608-3611.
[8]陈跃波,袁力勇.术中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全身麻醉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2):91-94.
论文作者:朱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患者论文; 氯胺酮论文; 小儿论文; 结石论文; 实验组论文; 效果论文; 尿液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