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健全,金融体制的开放程度随之迅速提高,然而此发展环境也令我国企业遭受到了不小的考验。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当前国内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有关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期望能够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前言
金融风险指的是定量金融资产在此后一段时间里预计蒙受利益损失的风险,外部传染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是现今国内最主要的金融风险种类。因为长时间积累的机制性原因,加上受到原有经济体制的限制,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出现了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产财政化等现象。考虑到企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类金融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1 企业金融风险主要类型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就是在经济市场中,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主体有着不良影响,使得实际的经济收益与理想的收益差距较大。具体来说,利率风险可以分为期权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与定价风险四种。其中,期权风险主要是因为部分客户使用自己的隐含期权,这样的行为便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在商业银行中较为常见;如果企业中,短期的债券收益大于长期债券的实际收益,就会发生收益率曲线风险,反之则不会发生此类利率风险;基差风险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而不断增加;而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形式,主要是由于利率的浮动对重新定价时间与原本时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只要重新定价就会发生利率风险。
市场风险。受经济市场的影响,企业的电量价格会发生波动,如果价格的波动较大,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例如:在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中,会导致物价上升,而此时的货币会贬值,严重影响用户的购买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利润,造成金融风险;反之,在通货紧缩的市场环境中,货币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同样会影响用户的购买力,同时物价下降,企业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导致企业入不敷出,给企业带来金融风险。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外汇完成经济活动的具体交易,而国际汇率的变动便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面临经济风险、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等类型的汇率风险。其中,经济风险是国际汇率的波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使得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潜在的金融风险;折算风险是将功能货币换算成记账货币为造成的账面损失,包括资产负债风险与损益折算风险;交易风险是受外汇汇率的波动,经济主体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包括确定风险与可能风险两种。
2 现阶段企业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多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币币值稳定,金融业运转基本正常,人们没有尝到金融危机的滋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通货膨胀、利率调整、股市动荡等现象,但还未让人们感到有切肤之痛,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
金融体系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微观基础。产权明晰是社会信用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许多地方、许多单位,不论是自然人或法人,产权关系不明晰,最终决定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和人们的履约行为存在无约束和不确定性,这也是我们的信用体系脆弱、信用意识淡薄、信用链条不完整的原因所在;同时,我国一些银行违规操作、过度投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金融领域内时有发生的大案要案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部管理混乱,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力,缺乏行业自律性。
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监管薄弱,监督机制约束软化。中国传统体制的计划金融,仅有计划机制行政调节储蓄———投资流动,不可避免地造成金融压制和低效运行。因此,现代市场融资体制,实质是宏观金融间接调控和监管下的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过渡期间中国金融改革,一方面部分计划机制仍旧存在;另一方面放弃部分计划机制时,或者引起价格机制不规范,或是旧新转换调控机制断层,从而造成宏观金融调控监督机制扭曲,金融风险失控。
金融市场不规范,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不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因而有关制度建设跟不上节奏,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和约束,甚至出现非金融机构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现象,特别是非法集资的现象屡禁不止。再加上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所以造成金融市场的运作不够规范,秩序比较混乱。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主管机关,也是监管机关,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地方政府的干预等使我国的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受到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企业金融监管存在主要问题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未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对策、风险承受压力、风险偏好等工具应用在金融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因此,大多数的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市场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这样的工作环境使得企业内部的金融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仅如此,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有待完善,在制定风险内控方案、分析内控核心流程等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等问题。在金融风险管理中,企业不能忽略资源的有效分配,全面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工作不全面。在企业中,金融风险涉及法律、市场、财务、生产等不同的工作环节,所以需要在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关注企业内部的各个细节,做好系统规划。但是,上述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并没有被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接受,这部分人认为,生产经营才是金融风险管理、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忽略了资源配置、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加剧了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企业中的各级部门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范与制度,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但是却没有将其他领域的风险纳入管理的范围。
风险管理工作秩序乱。各类风险能够相互影响与作用,不同的风险类型可能会相互抵消,但是也可能相互叠加,增加风险的程度。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来说,如果在风险管理中每个部门将不同的内容作为管理的核心,就会使企业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漏洞,进而产生工作风险。另外,很多部门希望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在自己的部门,在汇报工作时会一定程度的夸大风险的危害,最终导致企业的领导者作出错误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影响自身部门的发展,还会加深金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 针对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基础与开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的机制,首先要引进先进的风险分析工具,包括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对策、风险承受压力、风险偏好等,依据各个工具不同的特征与功能,将其应用在金融风险的管理工作中。其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环境需求,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架构,以此为基础形成具体的管理框架,进而探寻出适合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路径。再次,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特征,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任务与目标分配给各个部门,并在风险管理、部门与员工之间建立恰当的职责关系,结合绩效考核制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金融风险管理向着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切实地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例如:在面对金融风险时,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风险承受压力的分析工具,分析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金融风险的程度与危害,将最后的结果以数据的形式呈现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数据,便可分析企业当前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与预期效果,进而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案,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另外,企业的领导人需要将金融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分为不同的子目标,将其分配给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各个部门依据具体的子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岗位晋升制、绩效考核制等基本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具体的奖励与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部门、员工的责任心,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扩大风险管理范围。完善了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以后,需要扩大金融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保障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渗透至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并且重视各项工作的细节,将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上文说道,金融风险涉及到法律、市场、财务、生产等不同的工作环节中,但是部分企业仅仅重视生产环境的风险管理,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效果。因此,企业要想提升金融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就要合理的扩大风险管理的范围,进而做到“全面预防、全面治理”。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例如:在企业中,领导人在重视生产环节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配置。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管理,为了能够将金融风险管理的工作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根据每一位人员的具体能力、特征以及需求,将其派遣制不适合其发展的部门。但是在实施这一措施以前,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员工的职业规划、能力水平与工作态度等,将基层员工、部门领导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保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民主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进而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在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主人翁”的意识,降低金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企业目前面临着各类各样的金融风险,在此项工作当中有着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企业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加以改善,通过风险管控体制的健全、风险管理秩序的稳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等手段来减少和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浅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J].王大维. 农场经济管理.2018(04)
[2]银行发展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J].陆攀攀. 时代金融.2017(24)
论文作者:王琛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金融风险论文; 企业论文; 金融论文; 部门论文; 利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