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体制改革论文,农村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原因与经验被人们总结为发展农业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种概括基本抓住了发展农业的三个主要方面,但是,这三个方面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其中科技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农村改革的基本政策相对稳定之后,在“科教兴国”这个总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步成为第一位的影响因素,由于在市场机制自发地作用下,农业这个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并不是总能得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没有一定的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包括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支持两方面),光凭农业的自身积累是难以迅速普及新的科技成果的。因此,科技的应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要领先资金的投入和体制的改革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将就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振兴农业的重要措施
1.“科技兴农”的战略意义。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流,但并不排斥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通过非军事手段进行激烈的竞争,其中最重要的竞争就是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实质也就是科技实力与科技水平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都把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尤其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目前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到八十,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不到百分之五十,其中,我国大约在35%左右。因此,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落实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各项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为了实现我国“九五”计划与2010年的远景发展目标,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也就要求科学技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绩,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比较起发达国家来,我们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繁殖技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药的剂型、结构及加工技术、农畜产品的保鲜、加工与购运技术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使得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质量低,价格高,在我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后过程中,农业将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奠定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问题。
2.重视“科技兴农”必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实现“科技兴农”,首先必须振兴科技。振兴科技也是要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人才。农业科技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的科学研究难以上档次,上水平,农业的技术推广工作难以上规模,上效益,另外农业的科技人员也难以改变不断流失的状况。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首先要增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农业具有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特点,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既受自然风险制约,又受市场风险制约,一些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分益性十分明显,政府有责任使其尽快向全社会推广普及,因此各级财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中央规定,中央和地方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更大一些。同时,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并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科研单位的工作条件和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当前,在各级财政预算偏紧的情况下,有些地方不是压缩基建,压缩各种不合理的公款消费,而是对各种农业事业单位采取减少拨款,不发退休人员工资办法使得农业科研单位难以开展工作、加剧了人才流失,这种现象亟待改变。其次,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各种团体和个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其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和大型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经费中,要划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解决相应的科技问题。要拓宽科技投入的融资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贷款规模。在国家信贷计划中增加科技贷款比例,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科技贷款规模。国家政策性银行要增加科技信贷规模,对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高技术工程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金融机构也要支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吸收海内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事业。要真正解决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投入也是一种生产性的投入。江泽民同志1991年就曾经指出:“……就总体而言,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国际上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1965—1989年的25年中,日本的研究开发经费增加了7.1倍,同期GNP增加了7.4倍,前者与后者之比一直保持在高于2.45%的水平上。同期法国的研究开发经费与GNP之比保持在1.8~2.3%之间,研究开发经费与GNP分别增加了14.6倍和12.6倍。在1980年—1986年的7年间,研究开发经费与GNP之比由0.58%增加到1.82%,两者分别增加了7.2倍和2.3倍。同期印度的研究开发经费与GNP之比由0.6%增加至1.03%,两者分别增加了2.2倍和1.3倍。我国1988—1992年的研究开发经费与GNP之比由0.64%增至0.71%,两者分别增加1.9倍和1.7倍。以上事例表明,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越大,两者增长的比例越容易同步甚至GNP的增长要超过研究开发经费的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如果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太小,则GNP的增长往往落后于研究开发经费的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在战后取得较快的增长,与研究开发经费能够保持在GNP的2%以上水平有重要关系。相比之下,我国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投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全国科技大会中提出在本世纪末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要达到1.5%,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落实。
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
1.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基本渠道。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为三大类:(1)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的拨款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经费:①科研基建费:主要用于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部门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基本建设费用。②科学事业费:主要指农业主管部门事业费中的科学研究费,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办公、科学研究、科技普及推广等费用。③科技三项费用:是专门用于重要科学研究,中间试验和新产品试制三方面的费用。④科技外汇:主要用于购买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关键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一般只分配给计划内外汇额度,需用时由使用单位配套人民币。)另外,国家与部分省、市、自治区还有专门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财政拨款是政府有计划、指导性的科技投入。其中用于农业科技活动的部分主要是支持研究,辅以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活动开始阶段的启动资金。(2)银行与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目前由金融机构发放的科技贷款一般有三种形式:①科技开发贷款。使用期一般1—3年,最长不超过5年。从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发放科技贷款起,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专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等)都纷纷开展科技信贷业务,设立科技贷款科目,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专门贷款和其它科技开发贷款。②租赁贷款。由金融部门购买仪器设备给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在还清仪器设备款(含增值部分即利息)之前,该仪器设备所有权属金融部门;仪器设备款付清后,所有权转归使用方。③委托贷款:其中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委托贷款由掌握资金的部门或单位委托金融部门贷给指定对象,银行不承担风险。乙种委托贷款则是掌握资金的单位把款交给金融部门之后,由金融部门选定对象发放贷款并承担风险。另外还有存一贷二或贷三的委托贷款,即是由金融部门按掌握资金单位按存款额度的两倍或三倍金额贷给资金指定对象或由两者共同审定的对象,前者风险由存款单位承担,后者由存款单位与银行共担。我国金融系统发放科技贷款,发展很快。1985年全国科技贷款总额5亿多元,1991年就超过50亿元,约占同期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的1/2,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1/4。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的贷款会越来越多,有可能超过国家财政对农业的科技拨款。因些,各级农业部门与科研单位必须认真总结管好用好农业科技贷款的经验,把它当作开展农业科研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克服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等、靠、要”思想,敢于贷款搞研究开发,敢于承担风险。(3)单位和个人自筹。单位自筹一般也有三个方面:①企业自筹。凡是从事农业或从事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企业,为了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费用列为成本支出。如可从销售额中提取1%的技术开发费用;对5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关键设备可当年或在3—5年内摊入成本,培训技术业务人员费用也可以摊入成本;对新产品试制失败而引起的亏损,经财政部门批准后营业外支出;新产品免税2—3年;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中可提取各种专用基金等等。如各类企业都能注意从上述方面提取科技研究开发费用,那么比起单纯的国家拨款与银行贷款来源就更可靠和更有效。②科研和技术开发单位自筹。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强调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科研单位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分类管理,其中属于技术开发类型的科研单位要逐年减拨事业费,直接把科研单位推向生产建设第一线,积极开展创收活动。1988年,我国县以上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收入达到139.28亿元,其中政府拨款69.84亿元,其他收入69.44亿元,已基本与政府拨款持平;近年来,技术开发单位的创收部分更有明显的增加,这些收入,除规定一部分(40—50%)用作职工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以外,其余留作发展基金,也是增加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来源。③业务主管部门自筹。通过科技管理部门回收有偿使用的科技经费,可以将一部分科技投入进行循环利用,死钱变活钱,如1988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回收科技经费4385.94万元,近年来,这部分回收经费更有大幅度增加。各个业务主管部门从自己掌管的事业费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划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本行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也是科技经费自筹的一个重要渠道,如广西农业厅1990年—1991年每年拨出75万元支持大面积粮食综合开发,广西畜牧局为支持广西的133工程(科学养牛100万头,养猪300万头,家禽3000万羽),近几年每年也拨款数十万元增加科技投入。各县、乡、镇的有关业务部门同样可以从自己掌握经费中多增加一点农业科技投入。此外,可以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中提取1%作为前期研究费,从各部门分管的更新改造基金中,提取3%的新产品试制、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费,从粮、棉、糖等各项农产品收购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良种研究及推广费用。④个人自筹。对一些投资不大的农业科研项目,也可以鼓励各类科技工作者,中小学老师,知识青年与民营企业家自筹经费进行研究和开发,对一些确有价值的发明创造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调动个人投资搞科研的积极性。⑤积极争取国外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如通过引进外资(独资、合资与贷款)筹集科研经费进行研究和开发,争取国外友好团体与人士捐赠资金或实物支持农业科学研究等。
2.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形式。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主要形式是服从于我国总的科技发战略的,(国家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集中全国力量实施科技项目和工程,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优势。通过“集中实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效果好,威力大的明显效益。)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就是两个“三个层次”,即一是我国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三个层次”,包括“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和加强基础性研究”;二是我国高技术开发的“三个层次”,指的是“高技术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建立、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三个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也是按照这个发展战略进行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的投入。从第一个层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主要是围绕四个计划而展开,即“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燎原计划”,动员了70—80%的科技人员与大量的资金投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3年开始实施的“攻关计划”,安排了攻关项目76项349个课题,4700多个专题,80%项目达到八十年代水平,其中农业成果占相当部分。1985年由国家科委开始实施的“星火计划”,旨在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大规模输入农村,起到开拓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截止1993年年末为止,全国已组织实施的星火计划示范项目5万项,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市,50%以上的项目已开花结果,累计投资467亿元,1993年产值1700亿元,实现利税370亿元,创汇10亿多美元。星火计划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20多个领域,已开发技术装备400多套,在全国形成了43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71个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区域性支柱产业。1987年实施的“丰收计划”是由农牧渔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目的在于把农牧渔业方面现有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综合推广运用到大面积大范围的生产中去,以逐步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增收的目的,促进农牧渔业大面积丰收。1988年,国家教委开始布置实施“燎原计划”,这是一项农村知青科技培训计划,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对农村数以亿计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增强提高农民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在第二个层次——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上,与农业科技投入有关的主要是"863"计划。该计划重点选择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15个主题、866个课题,计划到本世纪末投资100亿元,组织一万人的专家队伍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400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有50多项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农业方面的有基因工程,试管牛犊,玉米水稻联合固氮等。
3.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不容易忽视的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是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仍然偏少,从而使得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经费存在严重不足情况,不仅开展科技活动的业务经费和必要设备难以保证,少数单位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据某些省区调查,基层农技部门处于“断奶”或“半断奶”几乎占了40%—50%,从而使得很多农业科技人员跳槽改行换地方,难以稳定骨干力量。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在欠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2%为宜,而1985年,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31%,1990年又降至0.22%,农业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总经费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4.75%降为1990年的9.16%,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开展。二是农业科技投入缺乏总体协调,往往各自为战,缺乏合作与分工,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各地的农业科研推广部门都隶属于当地行政的主管部门,整体布局缺乏科学性,课题分布领域不广,重复量大,以致于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低,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不够高。如从1978—1988年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分类统计情况来看,种植业栽培植保技术成果比重为47.1%,畜牧兽医技术成果为16.3%。水产为8.4%,蔬菜与果树分别为6.5%与4.6%,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三是对一些促进农业科技投入的文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如有些地方对《农业法》中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置若罔囡,有些地方明令限制或不允许农业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技物结合的服务活动,有些地方农业科技人员依法开展的技术承包、技术咨询等正当活动收入,也受到不合理干予,挫伤了农技人员投入农业科研的积极性。
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在结合农村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当中加以妥善的解决。
三、农村科技体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1.我国农村科技体制的历史沿革。农村科技体制是指有关农村科技活动的机构投置、管理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设置,即根据科技活动的各个领域与环节的不同,相应建立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与服务机构、咨询决策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与组织管理机构等,并对各种机构设置的形式、职责、权限、领导隶属关系等作出相应规定,使这些机构相应承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其他科技活动;二是管理方式,根据各种机构的性质与分工,可以采取行政管理、事业管理、企业管理多种方式,从而对经费的与使用有不同的规定;三是运行机制,主要是解决农村科技活动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机制问题,如何使农村科技的发展有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能力,并且沿着为经济建设服务,遵循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轨道前进。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有关的科技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1)高度集中统一。所有的科研机构均为国家所有,受政府主管部门管理,计划由上级统一下达,经费由财政负责,领导由政府委派,科研部门本身也是行政机构或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相应的自主权。(2)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各地方的行政当局都有一套“小而全”的农业科研机构,任务也由当地政府确定,课题重复性大。如过去曾每地每县都有一个农机研究所,人员分散,彼此难以合作。(3)缺乏市场意识,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形成“两张皮”,一方面是不少科研成果鉴定之后便束之高阁“睡大觉”,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新产品,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周期长,见效慢。所有这些弊病,在我国改革开放起步不久就开始暴露而且越来越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型体制,最大限度地开拓和解放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就成为农村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在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研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活力,能够进入市场,为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大力加强生产企业对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促进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要建立人才合理流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事制度。
2.我国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从十几年的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成效:(1)初步建立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管理、培训三大体系。①加强了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业技术干部为骨干,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的目标就是向广大农民源源不断地输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配套服务措施。这个体系的组织机构在县这一级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一级是农业技术推广站,村一级有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全国现有农牧渔业各类技术服务机构21万多个,技术服务人员117万人,其中国家技术干部约占40%。②加强了农村科技管理体系。过去,农村科技管理体系的终点是在县科委,乡镇下面无人负责,出现科技工作“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的被动局面。现在,在乡镇一级成立了乡镇科委,村一级成立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技管理员,同时,各地又先后选派(市)长,副乡(镇)长,副村长,形成了科技副县长——县科委——科技副乡(镇)长——乡(镇)科委——科技副村长——村科技领导小组——村科技管理员——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的农村科技管理体系框架。③建立了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几年来,在县(市)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乡(镇)成立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村屯建立农业技术文化夜校。科委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扶贫部门及妇联、共青团等等单位分别结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以及科技扶贫计划,“双学双比”活动等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技培训。(2)实行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落到了实处。通过几年实践,全国各地涌现了不少开展实行农业科技承包责任制的好典型、好经验,如广西从1989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投物承包的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实施“千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推广应用”星火项目,大面积、大规模,大范围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使得1989年—1990年广西粮食单产、总产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一举扭转了粮食生产的被动局面。(3)建立和发展了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们以产品和行业为纽带,自己组织建立各种技术协会,研究会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创造的又一新生事物,它既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向农村输入科学技术的主要管道。目前全国组织比较健全、服务效果显著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约有14万个。500多万会员,涉及140多种农产品。这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不同于过去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不带有任何行政职能,不干涉农户的经营自主权,而是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为农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技术示范、物资供给、作业替代、产品运销、资金融通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
3.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构想。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领域扩散的速度,使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其中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一个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保护机制。尽快制订“农业科技投入法”,明确国家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规模与来源及占整个农业投资的比重,同时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为积极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农民们减少风险。(2)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和推广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首先要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者(科研人员),传播者(推广人员)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绩效挂勾的考评制度与奖励制度,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研究、推广新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者(农民),努力降低新技术新成果投入的成本与风险,如采取科技优惠贷款,对投入要素实行一定价格优惠或补贴,免费实行技术培训,对采用新技术得到的新产品在税收上也给予优惠等等。(3)建立必要的调控、反馈与约束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通过农村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综合而发生的,为了按照农村经济社会系统的总目标去及时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我们必须有一恰当的管理机制来实现调控、反馈和约束,使得在研究与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解决,防止农业科技投入陷入无效或低效益的项目中去。这方面,特别要注意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与推广中的“长官意志”,只有实行决策民主化,才能实现决策科学化。充分尊重科技人员的自主权。(4)建立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使市场竞争与需求能够有效地影响到农业科技资源的分配。农业科研机构可按照自然区划和“小科研大推广”的原则进行调整和布局。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主要应以中央和省两级科研机构为主,地、市、县的原有农科机构,除少数具有区域特色和科技优势的机构外,绝大部分应转为科技推广机构,主要从事农业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工作。
标签: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科技体制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资金计划论文; 三农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