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 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主动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年8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产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30 例产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3.33 %,对照组为76.67 %,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100.00 %,对照组为83.33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主动选择自然分娩的积极性,对于改善患者围产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自然分娩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ombined with healthy education on the active selection of natural childbirth.Methods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7 to the hospital to accept delivery of maternal 60 cas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cases of maternal for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as a control group,30 cases of maternal health education on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maternal care before and after the anxiety,depression,the choice of childbirth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ate of spontaneous delivery was 9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6.6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matern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33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the healthy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parturients to choose natural childbirth.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anxiety,depress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turients in perinatal period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path;Healthy education;Natural birth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育龄女性和家属对正确分娩方式的认知方法不足,造成目前临床泛滥实施了大量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剖宫产术是临床上为了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所进行的一种产科手术[1],而非是产科常规的一种分娩方式。剖宫产术一方面存在麻醉风险,一方面产妇产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同时可能存在手术后遗症的风险,因此目前临床均倡导育龄女性主动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育龄女性主动选择自然分娩,我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产妇围产期临床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年8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产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30 例产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2~47 岁,平均年龄27.05±5.68 岁,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55±1.04 周,体质量67~78 kg,平均体质量74.22±2.43 kg,对照组产妇年龄21~45 岁,平均年龄27.11±6.54 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9.73±1.12 周,体质量66~77 kg,平均体质量74.14±2.57 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即产前检查过程中给予产妇口头宣教,待产期和产褥期,护理人员分别对产妇进行分娩方式和母婴护理的口头宣教。观察组产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即 ① 孕早期(12 周内) 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早孕指导,告知产妇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休息,安全使用药物,同时给予产妇必要的围产期心理疏导,告知产妇如何推算预产期;② 孕中期(13~27 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强调遵医嘱按时接受产检的重要意义,指导产妇主动对胎儿的胎动进行计数,并告知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及时来医院就诊,指导产妇对胎儿进行正确的胎教,合理安排饮食,告知产妇正确的乳房护理方法和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等相关知识;③孕晚期(28~36 周) 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和产妇的家属临产前的先兆症状和胎膜早破的处理方式[2],使用通俗易懂的医院向产妇讲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分娩过程、利与弊,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并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技巧,指导产妇和产妇家属做好入院准备工作,并告知医院咨询求助的方式;④ 分娩期(37~42 周)此阶段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产妇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和助产人员情况,积极鼓励、支持选择自然分娩,并告知产妇自然分娩产程的分期和相应的配合方法,提前教育产妇掌握放松技巧和产后排尿技巧,通过导乐等方式缓解产妇产前的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⑤ 产褥期(产后6 周内)此时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产后母亲角色的转换,并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健康、新生儿护理知识、自我保健、新生儿抚触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保证产妇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身体的康复和新生儿的喂养。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别使用Zung焦虑度自评量表(SAS)和抑郁度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产妇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AS 评分和SDS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娩方式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
3.讨论
近年来,育龄妇女选择剖宫产术式分娩的比例逐年上升,育龄女性优于缺乏分娩的正确认识及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促使女性在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育龄女性对正确分娩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其核心为“标准化、规范化”[3],即以产妇就诊时间为横坐标,以具体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作为纵坐标,使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标准化、规范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向产妇介绍路径表,让产妇提前了解自己妊娠、分娩的全过程,有利于产妇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提高患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知水平,提高产妇主动接受自然分娩的积极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 评分、SDS 评分、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主动选择自然分娩的积极性,对于改善患者围产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兰维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268-269.
[2] 邓富秋,李云,曹莉,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对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促进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4):375-377.
[3] 王金英,林菲,苏楚珊,等.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79-81.
论文作者:周玲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产妇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路径论文; 自然论文; 情绪论文; 方式论文; 育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