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田维波[1]2002年在《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区的农业教育与农业及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借鉴生产与生产力要素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等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在构建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与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农业教育的现状、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正文共分为七章: 第—章:理论借鉴与理论框架。在对本文借鉴的主要理论进行评述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立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农科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将农科教系统分为农业经济、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叁个子系统,人力资源是叁个子系统的联系纽带。农科教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包含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西部农科教系统的发展受到形势与背景、西部的基础教育、东中部地区经济、西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制度等因素多种因素的制约。 第二章: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对西部各省区的农业结构及农业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根据有关学者和专家对西部农业和农业经济的论述,本文得出有关西部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基本认识:(1)农业自然资源较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但水资源较缺乏,土地生产力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2)西部农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西部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3)西部农业生产结构内部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4)西部各省区的农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5)西部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及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良;(6)西部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程度不高,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不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西部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特别是高中级技术人员匮乏;(7)西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企业化水平低;(8)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很低,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对教育需求的自我支付能力;(9)西部农业将向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高科技化和生态型农业的方向发展。从而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教育的需求空间较大,科技及人才不足是影响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农业的主要领域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要求,西部农业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林业、畜牧类、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因为西部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不发达,导致农村居民收入不高,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 第叁章:西部农业教育现状分析,通过对西部农业教育与全国农业教育的对比、西部各省区农业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学科水平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农业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2)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所占比重较大,为发展农业中、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3)西部地区的农业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结构相对老化、专业点数量相对偏少;(4)西部地区的农业教育专业结构以种植类和畜牧类为主;(5)西部农业高等教育的中心应该是陕西、重庆、四川;(6)西部各省区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7)西部地区现有的农业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已有一定规模,但水平和实力相对较差;(8)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赐四章:西扭农业动曹与农业经济发履的协瞩住判回。研究认为: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不协调的表现为,农业产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农 业生产与管理一线人员接受农业教育的欲望不强,农业产业部门对农业教育的 支付能力不强,人才垮养模式不适应农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西部农业教 育资源总虽不足、学科水平不高,农业教育的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西部 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机制不完咎。西部地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繁育不协瞩 的制约因羹包括内部因赐和外部因蠢,内部因素包括经济因赐、文化制度因素 和技术因素;外部因蠢有:O)国家对西部农业发展和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不 够。*)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广泛。u)东部地区以其经济优势, 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和在职的高级专业人才。N)四部地区的第二、叁产业 及乡镇企业不发达,对科技进步引起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西部 农业及农业经济为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潜在的空间,西部具备较为完备的农业 教育体系,西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现状基本相符,有较为有 利的外部压力和条件; 纪五章:西郁农业微官与农业经济的协词发展的揉式边揉与实玛邀径.讨论 了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条件、运行模式及选择原则、实 现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基本边径。提出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

杨淑琴, 李培富[2]2011年在《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农业教育与农业及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借鉴生产与生产力要素、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等基本观点,分析西部地区农业与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农业教育的现状、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王芳[3]2006年在《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建立节约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构想,重点在西部农村,难点在西部农业的发展。既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又要保证生态安全、环境和谐发展,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依靠大量低效投入无机化肥、农药、水资源,耗竭式地利用农地,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恶瘤,不适应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逐渐成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形成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新兴农业发展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察研究,发展循环型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目的、有范畴地不断总结研究现实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抽象,形成指导农业经济运行及整个农村经济活动的理论指导思想,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手段。本文试图构建一套较完整、科学、规范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该分析框架指导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包络模型、AHP模型、熵值法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谋求西部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新路子。 本论文共有九章,包括四部份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理论篇,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分析在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出路的基本理论,并指出循环型农业是我国农业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章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试图将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阐述其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建立与完善循环型农业的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推进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第叁部分为论证篇,包含第叁章至第五章,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详细探寻了西部地区农业与循环型农业的实践。第叁章从总体上,定量化地描述西部地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动力与困境进行论证;第四章从农户系统的角度考察了农户目前生产的持续性程度,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仿真原理,对循环型农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流的实证演算,揭示循环型农业系统提高物质能量流产出效益的作用机理;第五章对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作出综合评价、诊断和预测。

景琴玲[4]2012年在《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职业教育是影响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展规模、结构体系、基础建设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有力支撑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城镇进程、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问题,对于农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期、改进与拓展期叁个阶段阐述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演变过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环境要素;结合宏观统计资料与微观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需求与参与意愿、发展实践与成效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表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度量指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4-2008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动状况及其根源;立足于我国区域不平衡的实际,结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已有发展模式,在借鉴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区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可选模式;从优化外部环境、完善内部机制以及农业职业学校自身叁个层面分析了保障我国农业职业模式运行的必要条件。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期、快速发展期、改进与拓展期叁个时期,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环境与特点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推动其发展演变是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转型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外部要素与教育自身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借助陕西省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对农业职业教育需求及其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发现,从事农业耕作的农户对农业技术培训有强烈的需求,影响农耕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培训时间长短、对培训收益的评价和家庭收入状况;而后继农民子弟对农业职业教育能否提供非农转移性职业培训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以及能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文凭是影响在读学生选择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组织机构体系、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体系结构不合理、法律体系不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思想观念陈旧等方面的问题。(3)如何评价我国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和得到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表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测指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08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这一时期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规模效率推动的,而由于技术进步水平的限制使得农业职业教育TFP整体处于无效状态。从区域间农业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4)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典型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其发展的共同经验,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5)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探索出的发展模式,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一些缺陷。应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与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实际,依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区域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即东部发达地区的都市服务型总体发展模式及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和远程开放办学叁类具体办学模式;适合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型总体发展模式及中心辐射型办学、因层制宜办学和城乡联合办学叁类具体办学模式;适合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反贫困型总体发展模式及区域网络化办学,叁方互动式办学和东西合作转移办学叁类具体办学模式。(6)尽管不同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运行需要不同的运行条件,但是无论何种模式的运行,都需要通过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增强农业职业教育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窦鹏辉[5]2005年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叁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矫玉勋[6]2013年在《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进入工业社会后,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文中首先论述了对现代农业的几种认识,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现代农业是包括了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教育、服务等因素全面现代化的有机整体,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资源配置、市场需求、产业组织、相关产业及其他视角分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研究了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构,讨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和农业保障体系的内涵以及相互间关系。其次,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是继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式。自2007年被提出以后,云计算就一直是国内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云计算是使用互联网、城域网、局域网将接入网络的各种计算、存储和软件等资源连接起来,将其虚拟成可计费的资源向外部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云计算的应用结构通常可分为5部分,应用层,平台层,资源层,用户访问层和管理层,云计算以服务为核心,其体系结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总结了云计算的本体模型;论述了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的服务模型;描述了云计算的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的叁种部署模型,说明了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介绍了云计算技术表现出的优点,分析了其应用领域。为了解决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过程中的共知、共建和共享问题,将云计算模型引入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中。本文在介绍云计算概念、特点、体系结构及应用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云计算环境下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整体上分析了云计算的应用现状,讨论了云计算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从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销售叁个过程对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与前景进行了探索;研究了云计算在农业商务服务中应用模式,全面深入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应用对现代农业发展可能带来的技术进步、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的效益。根据云计算对现代农业产生的作用,从农业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研究适应以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不同地区的发展策略,论述了云计算困境的解决实现方法。从客户端、云端服务体系和系统角色叁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云计算在农业商务服务的含义和作用,构建了服务模型。文中分析认为云计算的效益不仅包括企业、个人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且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和知识,对宏观农业经济把握和管理、对农业投入、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重点分析了现代农业中云计算应用系统构建的方法,说明了其总体架构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封装与应用,及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云计算实现模型、农业信息资源中心和云接入平台的建设方法。从对现代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和商务模式影响多个方面,论述了云计算机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云计算体系的建设是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统的分离式信息系统应用基础上,在当前我国信息化体系并未完全建立和应用的情况下,从现代农业中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不同地区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基本建设策略。重点讨论了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分析了包含政府、组织机构和农民个体在内等多个角色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构建了政府、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主体功能互动模型。分析了我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区域布局设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了影响云计算数据中心区域布局的多要素模型,说明模型的构成、适用场景和使用步骤,并就具体单要素的区域评估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阐述了云计算面临的困境,对其解决前景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说明了论文中云计算在现代农业商务中应用的模式、云计算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方法、具体策略和总体效益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包平[7]2006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朝末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传播西方现代科技的新式学堂开始兴起,农业学堂就是其中重要的实业学堂之一。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农业教育在20世纪100年的曲折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兴起时全面仿效日本,到学习借鉴美欧,到全面参照前苏联,再到学习借鉴美欧,平均25年左右就出现一次重大的调整与变革,多次调整与反复,反映了缺乏构建适应中国农业教育体系的明确思路。认真研究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外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农业教育今后发展道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论文以20世纪中国各层次农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教育学、统计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100年中国农业教育的变迁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变迁的动因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分析;通过中外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在归纳和阐述现阶段我国农业教育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我国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正文在阐述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背景后,以教育思想和学制的重大变迁与变革为主线,首次从宏观的角度将100年农业教育史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分别是肇始时期(从清末到1922年)、体系创立时期(1922~1952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教育(1952~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业教育的发展(1978年到现在)。并分析了不同历史分期的特点和分期的依据。在宏观上进行历史分期后,本文打破传统分时段研究的惯例,尝试从100年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创新,农业教育规模和人才培养的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演变,师资队伍的变化,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变迁,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等6个方面,对20世纪100年农业教育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变迁,分别进行客观描述。在前几章史料梳理的基础上,第四章对100年农业教育变迁进行动因的分析,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农业教育与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教育规律等方面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情况。在分析国家经济总量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变迁的相互关系方面,运用相关度量化测评的方法,计算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GDP与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人数高度相关,相关度r值为0.885;第一产业产值与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人数也高度相关,相关度r值为0.892。其中1952~1978年,我国GDP与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人数之间没有相关性;1970~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与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人数之间的相关度为0.901。通过相关度量化及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学生数与国家经济总值之间相关度水平与日本存在较大的差距。论文五、六两章,对中外农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归纳现阶段中国农业教育的存在问题,分析未来中国农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教育的几点战略思考。主要战略有:1、建立农业科教专门法规,避免政治及人为因素对农业教育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解决从业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不高状况的基本思路;3、加强对农业教育规律的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规模结构,鼓励进行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实践;4、打破体制性障碍,实现农科教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5、用优惠政策,激励农业院校学生到农村服务。

温晓霞[8]2004年在《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后,中国农村、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差距也在拉大,农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严重,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日益凸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叁农”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农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路就在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战略,对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采用客观定位、定点调研、系统动态分析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界定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提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评价标准、动力机制。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实质是通过不断地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再配置,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二者的关系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必须在其高度化的过程中产生。明确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直接动力是生产者对市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技术不断创新成为保证。提出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而市场因素、科技因素、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创新又是构造优势转变环境的核心,要实现这种转变需从市场建设、科技和制度创新抓起。农产品优质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观念问题、市场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农产品优质化的思路,首先政府在指导思想上要重视农产品优质化;良种、良法相结合,积极建立农产品优质化的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的认证制度;完善市场体系,确保优质优价;其次,农产品优质化应与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相联系。对西部地区农业从生产实践、宏观认识与经营管理上进行了目标定位,指出农业问<WP=7>题仅靠农业内部很难解决,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西部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方向。其中农业生产要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结构要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建立粮、经、饲叁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产品加工业要向纵深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农业发展要由单纯依靠耕地向整个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从宏观认识和经营管理方面要实现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种养业向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转变;从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宏观调控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引入单产比较优势、区位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对西部各省区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菜、棉花、糖料、烟草、蔬菜和瓜果十一类主要农作物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衡量,并对在全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了排名,为地区作物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其中重庆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薯类、烟叶和水稻;四川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薯类、水稻、油菜;贵州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烟叶、薯类、水稻;云南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烟叶、糖料、玉米、豆类、薯类;西藏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小麦、豆类、油菜;陕西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小麦、玉米;甘肃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薯类、小麦;青海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油菜、薯类、小麦、豆类;宁夏有综合优势的作物为小麦、玉米;新疆有综合优势作物为糖料、棉花、小麦、玉米、瓜果;内蒙不具综合比较优势的作物。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有赖于经营体制的创新。农村产业化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一大成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意义重大。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化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农民大多实行的是分散经营。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围绕特色农产品,实行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①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优先发展粮食的农业发展战略。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农业份额下降与农业现代化的负相关性规律,指出结构升级与粮食安全协调是不矛盾的,关键是要不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的现代转型;②深挖内涵的畜牧业升级战略。指出西部畜牧业发展有一定优势,合理布局畜禽结构,促进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是该区畜牧业升级的重点;③生态和经济兼顾的林业升级战略;指出林业发展应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在积极营造防护林的同时,发展山区林果业,增加农民收入;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基于资源优势的发挥,提出应率先在西部地区组建棉、油、烤烟、糖料、茶叶、瓜果、杂粮、杂豆、中药材以及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以及观光农业;⑤立足于资源优势开发的乡镇企业升级战略。乡镇企业发展既是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WP=8>又是难点,文中分析了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落后的根源,即将面临的困难,指出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选择应以农产品加工业、建材、轻纺、林产品加工、矿产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并积极发展第叁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

刘文菁[9]2009年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13多亿人口,其中7亿多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教育。新形势下,研究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发展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关于农村教育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农村教育是包含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框架体系,并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的产物。但是,农村教育也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促生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发展教育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教育和经济作为农村社会的两大主要系统,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可以推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功能的增强和结构的优化。因此,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和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既有外部的(诸如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等),也有内部的(诸如不同结构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等)。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农村教育既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那么,对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目前来说,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欠发达则侧重于成人教育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现状分析和国外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措施。

沈振锋[10]2010年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叁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参考文献:

[1].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田维波. 西南农业大学. 2002

[2].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杨淑琴, 李培富. 农业科学研究. 2011

[3]. 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王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景琴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5]. 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6].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D]. 矫玉勋. 吉林大学. 2013

[7]. 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D]. 包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8].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D]. 温晓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9]. 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文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0].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