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论文_韩丽娟

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论文_韩丽娟

韩丽娟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医院神经内科 1141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不同作用时间的前提下脉冲射频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位自愿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射频时间60s,第二组射频时间120s,第三组射频时间180s,用数字评分法给出不同时间下的评分,比较随访一年后的疗效评定。结果 3组患者经NRS评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NRS评分降低,P<0.05,而3组间治疗后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三组的疗效测定结果也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时间点下的脉冲射频对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且一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脉冲射频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4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67-02

三叉神经痛所产生的剧痛有短暂性、反复发作性和阵发性特点,发生年龄多是成年人及老年人,部位以单侧为主,右侧多于左侧,极少数双侧发病。疼痛性质为闪电样,发作时有时出现咀嚼动作,甚至是“痛性抽搐状”,伴有灼热感[1]。在颜面敏感部位稍有触动即可发病。脉冲射频是新兴的一种治疗疼痛性质疾病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参数可供参考,本文通过设定脉冲射频不同的作用时间,观察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控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数字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于本院神经内科的6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组设定的脉冲射频时间分别为60s、120s、180s。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53.4±15.3)岁;男35例,女31例。患者中Ⅰ支疼痛4例,Ⅱ支疼痛22例,Ⅲ支疼痛26例,Ⅰ+Ⅱ支疼痛3例,Ⅱ+Ⅲ支疼痛4例,Ⅰ+Ⅲ支疼痛2例,Ⅰ+Ⅱ+Ⅲ支疼痛5例。随机将其分入三组中,每组各22例:1组Ⅰ支疼痛2例,Ⅱ支疼痛9例,Ⅲ支疼痛8例,Ⅰ+Ⅱ支疼痛1例,Ⅱ+Ⅲ支疼痛1例;2组Ⅰ支疼痛2例,Ⅱ支疼痛6例,Ⅲ支疼痛7例,Ⅱ+Ⅲ支疼痛3例,Ⅰ+Ⅱ+Ⅲ支疼痛3;3组Ⅱ支疼痛7例,,Ⅲ支疼痛11例,Ⅰ+Ⅱ支疼痛2例,Ⅰ+Ⅲ支疼痛2例,Ⅰ+Ⅱ+Ⅲ支疼痛2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发原因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有心、肝、肾疾病损害的患者;曾进行过物理或化学性治疗对神经有损害的;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3 操作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摆正,根据患者所述的疼痛区域,选定要操作治疗的三叉神经分支,局部麻醉后分别挑选颜面部的眶上孔、眶下孔、颏孔、进针。开启射频控温热凝仪的神经电刺激功能,选择频率设定为50Hz,电压设定为1.0V。操作过程中缓慢进针,患者若提出病患区域出现疼痛的异常发作时,调低神经电刺激的电压至0.8V,再用针尖靠近神经。当电刺激调到0.5-0.7V时若这种异常感仍存在,直接穿刺到射频区域。脉冲射频的作用时间选定,三组不同:1组60s,2组120s,3组180s。其他的参数调定都一致:频率2Hz,脉宽20ms,射频温度42℃。

1.4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的检测标准:采用数字评分检测法(NRS),从0 到10,表示不痛到最痛。记录的时间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天、第3天、第1周、第1月、第6月、第12月。记录时随时标注患者在治疗后所产生的例如面部感觉减退、颜面部肿胀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无疼痛感:有效:疼痛感缓解30%以上;无效:疼痛感缓解不超过30%。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随访一年后比较疗效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t检测(x-±s),结果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经NRS评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NRS评分降低,P<0.05,而3组间治疗后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3组NRS评分比较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

1组6.89±1.274.63±1.064.67±1.033.31±1.262.64±1.213.24±1.013.78±1.32

2组6.91±1.144.72±1.154.29±1.233.92±1.252.76±1.323.46±1.093.61±1.25

3组7.09±1,244.78±1.264.04±1.113.26±1.392.52±1.083.67±1.333.88±1.23

2.2 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3组间疗效的总有效率其结果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间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病例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

1组22119220(90.9)

2组22129121(95.5)

3组22108318(81.8)

3 讨论

射频可以被分作连续射频,包括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脉冲射频的机制目前还不确定,其温度设定在38-45℃之间,这种温度在射频中属于较低温度,被认为不能使神经变性,也就对治疗神经性的疼痛疗效不及连续射频那样明确[3]。而射频热凝当射频电流到达并通过神经组织时,电阻抗现象发生,神经组织因此而发热,温度可高达65-80℃间,这种高热度可使神经变性,切断痛觉的传导,从而达到减缓疼痛的目标。

目前推测脉冲射频可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为作用于脊髓和分子水平。脉冲射频操作时设定的作用参数包括频率、电压、持续时间、温度等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划定标准,类似于这方面的报道也很少。有研究学者[4]对脉冲射频的效果以有无时间累加而产生变化进行检测、观察,结果发现脉冲射频在120s至8min时结果并无差异。在治疗神经根性的腰腿痛时,在给出相同温度42℃时,调节脉冲频率和作用时间,把频率调设为2-6Hz,作用时间调设为120-480s,结果表示尽管频率不同、作用时间不同,脉冲射频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却相同。谢长春等所发表的研究也显示脉冲射频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20-480s下都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所以,当设定为120s的作用时间其已经可以产生临床疗效。本研究中没有产生操作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经过随访跟踪,治疗后每组患者评价镇痛效果较好,以达到临床追求。各组的NRS评分和疗效评定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射频并发症少、复发率小、不良反应少,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高权,肖芳,杨忠民.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12):1582-1583.

[2]杨立强,郑长军,倪家骧,等.半月神经节不同温度模式射频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52-2953.

[3] 彭岚,卢振和,高崇荣.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神经根性腰腿痛参数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2007,28(9):1483-1485.

[4] 孙来保,魏明,刘松,等.射频应用于慢性疼痛治疗的机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3):176-177.

论文作者:韩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8

标签:;  ;  ;  ;  ;  ;  ;  ;  

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论文_韩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