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 301704
摘要:目的:对老年心肌梗死(MI)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心脏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245例老年MI患者临床资料,基于年龄不同分成I组(60~69岁)、II组(70~79岁)及III组(≥80岁)三组,分别为63例、104例、78例,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组患者的LVDD≥50mm、LAD≥39mm、LVDD<50mm、LAD<39mm及LVEF等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老年MI诊断中心脏超声有着良好效果,在临床MI筛查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心脏超声
MI是常见急危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冠动脉急性、持续的血氧不足引起心肌梗死。,因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引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甚至猝死,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早发现、早诊治是确保MI临床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心脏超声技术在MI诊断中有着广泛良好应用。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245例老年MI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剖析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超声表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心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治的245例老年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并行回顾性研究,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符合《实用心脏病学》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冠心病、恶性肿瘤、合并心衰等患者;均在发病后4h送院诊治。根据患者年龄分成三组:I组(60~69岁),63例,男患者34例,女患者29例,62~68岁,平均(65.7±3.1)岁,心梗部位:前壁21例,下壁22例,后下壁9例,前壁+后壁11例;II组(70~79岁),104例,男患者53例,女患者51例,70~77岁,平均(74.8±3.5)岁,心梗部位:前壁32例,下壁38例,后下壁20例,前壁+后壁14例;III组(≥80岁),78例,男患者42例,女患者36例,80~87岁,平均(83.7±2.3)岁,心梗部位:前壁34例,下壁32例,后下壁7例,前壁+后壁5例。3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梗死部位等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3组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在检前详细掌握患者既往病史,了解患者病情和临床表现,均在入院后3d进行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讨频率为2.5~5.0MHz;行侧卧位,静息状态,稳定呼吸,将探头放置在胸骨左缘第3或者第4肋间,均匀涂抹耦合剂后扫查,主要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比值(E/A)等指标,均进行3个心动周期测定,以平均值为最终结果,由相同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完成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数据,包括LVDD≥50mm、LAD≥39mm、LVDD<50mm、LAD<39mm、E/A及LVEF等。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组患者的LVDD≥50mm、LAD≥39mm、LVDD<50mm、LAD<39mm及LVEF等指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三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情况比较(n,%)
3.讨论
MI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病症,发病急,病情危重,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且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大而增高,对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其临床病原因相对复杂,研究证实[3],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独立危险因素。为提高MI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发生,实现良好预后,应尽快明确诊断,而选择科学、安全的诊断方式是关键。
从本研究结果看,≥80岁以上组患者的LVDD≥50mm、LAD≥39mm、LVDD<50mm、LAD<39mm及LVEF最高(P<0.05)。表明老年MI患者的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病变累及面广,病变血管较多,致心肌较大范围缺血,损伤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使得易发生心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80岁以上患者的LVDD≥50mm、LAD≥39mm发生率高于LVDD<50mm、LAD<39mm(P<0.05)。临床治疗中,应明确医患者MI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确保疗效。
研究报道[4],心脏超声在MI检查中有着确切优势:(1)超声影像清晰度高,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心脏超声声像表现和特征性变化来判断病情;(2)心脏超声用时少,能够提高诊治效率,争取治疗时间,以确保患者安全;(3)心脏超声检查操作便捷,避免复杂检查中出现的误诊、人为因素影响等,确保诊断准确性;(4)心脏超声检查相对其他MI检查方法更为经济。
综上而言,不同年龄老年MI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表现有所差异,随着患者年龄增大,检出率更高,在老年MI早期筛查中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红,莎依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2):106、109.
[2]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3]何斌,朱秀龙,韦国雄,等.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2):1762-1764、1769.
[4]张璐,刘加强,智光,等.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09):930-933.
论文作者:曹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老年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病情论文; 三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