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测度、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收稿日期:1996年4月24日
摘要 本文在建立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基础上,对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发展规模进行了初步的定量测度,并以此为依据,对信息资源在国际上的分布、增长过程与发展趋势,以及信息资源与信息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剖析,认为研究和制订中国信息资源发展战略可考虑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以点带面,优先发展各地信息资源的龙头省份;总体上使各地信息资源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协调;在制订信息资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注意稳定增长,避免急躁。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丰裕系数 信息资源配置 国际比较
Measur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ternationalComparison and Strategic Selection in China
Xie Kang
(Department of Inter-Trade and Finance,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Xiao Jinghua
(Library of Lingnan College,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setting up themodelof affluent-coeffici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resources in some main countries and regions,and the resultsprovide some evidence of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maindistribution,growth,and trend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resources,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formation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economy.Meanwhile,the paperdiscussed som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llo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which provide thefoundation of making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informationresources.The authors outlined the idea that informationresources are the motive force of economy and society,andpointed out that it is essential for all of developingcountries to enrich their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ep by step.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s,affluent-coefficient,allo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1 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
长期以来,有关信息资源内在发展的描述似乎显得苍白,这一方面与数据的可得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于缺乏可操作模型对之在一定层面上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测度。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并以此为前提收集各种可得数据,对中国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的发展做初步的定量分析。
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的建立,基于我们对信息资源的以下三点认识:
第一,社会活动产生和涉及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形式多样,人们难以对之进行全面准确的测度。因此,不妨采取不完全中求相对完全的思维方法,选择信息资源内若干最基本要素进行测度,从而在某个层面上相对准确地测度信息资源。通过分析,我们选择数据库资源,专利和商标资源,图书报刊资源和视听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我们认为,这四类基本信息资源已能够基本表述信息资源的范畴及内容。我们将生产这四类信息资源的能力,统称为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第二,信息资源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产品生产能力问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的生产也需要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传播又可能产生新的信息资源。如此循环。显然,我们不能将信息资源丰裕程度简单地看成是数据库资源等基本构成要素的总量,信息资源丰裕程度还应与传播、储存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甚至在较大程度上是在这个领域获得体现的。我们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储存和处理能力,统称为信息资源发展潜力。
第三,从严格意义上分析,建立在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基础上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不是一个完善的测度模型,其统计数据源本身就存在可批评的局限。但是,模型的精确性应以可操作性为前提。以往人们极少建立信息资源测度模型,不在于没有出现过这种尝试或愿望,而在于往往对模型的精确度期望过高。我们的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且依然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信息资源的内在发展。
1.1 模型
目前,有关信息资源测度的一种代表性模型是由日本Tadao Saito,Hiroshi Inose和Nozomu Takasaki等人创立和发展的信息资源生产与传播测度模型。该模型通过测度信息流中每个组成信息的字节来分析国家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流动[1,2]。本文不准备从该角度分析信息资源,而是从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发展潜力角度分析信息资源的发展。
一般地,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可以通过所谓信息资源丰裕系数进行测度。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值简称R值,即
P[,1]代表数据库数量;P[,2]代表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P[,3]代表图书报刊出版数量;P[,4]代表视听产品生产数量;M代表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因此,R[,1]事实上是一国或地区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均生产信息资源的能力。
R[,2]表示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其公式为:R[,2]=S[,1]+S[,2]。其中,S[,1]代表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代表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S[,1]和S[,2]的测度公式分别为:
I[,1]代表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绝对数、普及率、用户数量);I[,2]代表文化设施(图书馆、信息中心、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拥有量;I[,3]代表新闻设施(电台、电视台)拥有量;I[,4]代表娱乐设施(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电视机)拥有量;I[,5]代表邮电设施拥有量(邮电局网点、邮电业务量);I[,6]代表通信设施拥有量(通信网点、电话机拥有数量)。
T[,1]代表测度范围内的识字人数(或识字率);T[,2]代表中小学、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或教育机构普及率);T[,3]代表科研人员数(或科研机构普及率);T[,4]代表政府部门人数;T[,5]代表咨询机构人数。
1.2 测度
根据上述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我们对中国及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丰裕程度进行了初步测算,测算结果见表1、表2、表3和表4。据表1作图1。我们认为,由于测算结果与我们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的经验认识基本接近,因此,模型测度结果大体可信。
表1 1970—1992年中国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的变化
年份1970
1980
19811982198319841985
R值 0.8110 0.9761 0.9802 0.9726 0.9944 1.0141 1.0397
年份1986
1987
19881989199019911992
R值 1.0782 1.1370 1.1784 1.2299 1.2653 1.2743 1.2874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4,5,6,7,8,9,10,11,12]
表2 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比较
年份 美国加拿大 日本英国 澳大利亚 法国德国
1970 2.3850 2.0440 1.7435 1.8938 1.8020 1.7248 1.8048
1980 2.8991 2.6220 2.5310 2.3679 2.2890 2.1848 2.2089
1984 3.0481
——
2.6718 2.5071
——
2.3780 2.3869
1990 3.4163 3.0280 2.8204 2.6885 2.5540 2.5227 2.5244
1991 3.4768 3.0655 2.8515 2.7290 2.5912 2.5539 2.5502
年份 意大利 苏联(俄) 香港 新加坡 台湾韩国印度
1970 1.66731.4744 1.3130 1.2380 1.2250 1.3720 0.6240
1980 2.16041.7584 1.6140 1.5240 1.4090 1.5000 0.6050
1984 2.20141.8294 1.7970 1.7560 1.6470 1.6680 ——
1990 2.36152.0724 2.0315 1.9955 1.8674 1.7888 0.9880
1991 2.38872.1051 2.0871 2.0388 1.9036 1.8093 1.0026
资料来源:[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2 信息资源发展的国际比较
2.1 信息资源的分布
由表1、表2和图1可知,美国和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信息资源的“超级大国”(R>3.0);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为二级信息资源强国(2.9>R>2.3);俄罗斯,以及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组成第三级信息资源丰裕国家和地区(2.1>R>1.7);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世界信息资源中第四级丰裕程度国家(R<1.3)。而且,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世界信息资源分布和发展也严重不平衡。
图1 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的增长
具备强大的信息资源生产能力是美国在世界信息资源分布上保持超级地位的最根本基础。例如,美国计算机软件销售额1992年占世界市场销售总额39.23%,1991年美国数据库占全球数据库总数近60%;管理咨询市场占世界市场销售额的54.94%[34];视听产品市场占世界销售市场的40%[35]。当然,美国信息资源发展潜力的巨大也是保证其成为世界信息资源超级强国的基础。美国几乎在信息资源发展潜力的所有领域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储备潜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其计算机、电话机普及率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1992年,美国信息技术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5%,与欧洲市场持平[36]。在这种基础上,美国信息资源发展潜力的比较优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1991年,美国信息资源储备潜力超过加拿大50.3%,日本71.4%,英国81%,香港112.7%,中国174.5%。以信息立国的日本在1970年仍然落后英、德两国,但是在70年代末逐步赶上英、德两国,198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资源强国,并将这一地位保持到90年代。1991年,日本比居第四位的英国拥有高出4.8个百分点的信息资源,比居第七位的德国高11.8个百分点。在欧洲,除前苏联信息资源发展偏低外,其他国家信息资源丰裕水平大体接近,这与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信息资源发展水平也相当接近,其丰裕系数从1970年的1.225—1.372到1991年的1.8093—2.0871,大小幅度介于0.15—0.28之间。有趣的是,1970年韩国是“四小龙”中信息资源最丰裕的国家,而1991年却成为“四小龙”中信息资源最贫瘠的国家,香港则由其中的第二位跃升为第一位。中国信息资源丰裕系数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1年,中国信息储备潜力比美国低174.5%,比日本低103.1%,比英国低93.5%,比香港低61.8%;同年,中国信息资源处理潜力系数比美国低43.20%,比英国低49.20%,比日本低53.10%,比香港低17.50%。
2.2 信息资源的增长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在1970—1980年信息资源增长最快,比居其后的意大利高出近16个百分点。期间,日本信息发展潜力增长60.7%。美、英、德、法等国信息资源增长都较平均,随后都先后进入低增长阶段。美国和前苏联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从信息资源发展的低增长周期中走出来,重新维持高增长势头,而日、英、德、法等国的信息资源则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与发达国家信息资源平稳增长趋势相反,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信息资源保持高增长势头,除韩国和中国80年代前期外,其他国家或时期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率。80年代中后期,这些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的增长平均达到14.4%,其中,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信息资源几乎以同步速度递增,这似乎说明上述三个地区在信息资源上的交流和联系是极其密切的。韩国信息资源的高速增长在80年代前半期,后半期有所下降,这种下降似乎反映出韩国经济上的相对稳定和成熟——信息资源发展如其他发达国家那样,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2.3 信息资源与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增长不能完全脱离信息资源的发展。如果将弗里兹·马克卢普和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范式建立的信息经济测度规模,与本文建立的信息资源测度模型得出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总体发展趋势上大体对应[37],在具体结构上则更为接近。例如,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信息经济规模就已超过50%,80年代中期欧共体信息经济规模达到66.7%,80年代初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信息经济规模介于30%—42%之间,发展中国家信息经济规模则介于5%—20%之间[38,39]。信息经济的这种国际发展结构与信息资源的国际发展结构总体上是吻合的。
3 中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3.1 总体发展
据表1可知,1970—1980年中国信息资源平均年递增2.04%,1980—1990年间平均年递增2.64%。其中,信息资源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1986—1989年间,平均年增长率达4.29%。1984—1990年7年内,中国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增长25个百分点,这种高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有必要指出,与中国信息资源迅速发展相对应,这一时期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高潮。尽管中国信息资源总量在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增长,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与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信息资源总量上依然相当落后。
据表3和表4,1985—1992年间,信息资源丰裕量在全国信息资源总量中所占比重上升的有京、津、粤、冀、苏、浙、鲁、闽、川、陕、赣、豫、皖和甘14个省市自治区;比重下降的有沪、辽、琼、黑、吉、晋、湘、蒙、青、宁、新、黔、滇和藏15个省市自治区;鄂和桂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比重增长最快的是江苏,增长6.27%,其次是山东和福建,分别增长5.48%和5.2%。相应地,同期全国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增长最快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山东和福建,增长率分别达到31.6%、30.65%和30.27%,广东以28.73%的增长速度位居第四。这四个省份也是同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这似乎间接说明经济发展与信息资源增长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
表3 1985—1992年中国各省、区、直辖市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的增长
省份 1985年 1988年 1992年
北京 1.339
1.5251.703
上海 1.277
1.4231.558
天津 1.218
1.3941.547
辽宁 1.242
1.3701.474
黑龙江1.170
1.2931.435
吉林 1.208
1.3301.432
广东 1.086
1.2231.398
山西 1.118
1.2551.375
河北 1.066
1.2051.343
江苏 1.019
1.2001.341
浙江 1.065
1.1971.337
山东 1.018
1.1901.330
新疆 1.091
1.2191.327
内蒙古1.067
1.1881.318
湖北 1.055
1.1941.306
福建 1.001
1.1681.304
湖南 1.062
1.1981.295
四川 1.023
1.1791.270
陕西 1.008
1.1431.258
广西 1.014
1.1691.257
宁夏 1.017
1.1451.245
江西 0.985
1.1171.233
河南 0.963
1.1211.228
海南 1.008
1.1411.211
安徽 0.898
1.0391.151
甘肃 0.863
0.9601.109
青海 0.894
1.0281.081
云南 0.884
1.0071.075
贵州 0.863
0.9951.060
西藏 0.669
0.7360.621
资料来源:同表1。
表4 1985—1992年中国各省、区、直辖市信息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省份 1985年 1988年 1992年
北京 4.291
4.3144.409
上海 4.094
4.0514.034
天津 3.905
3.9434.006
辽宁 3.982
3.8753.817
黑龙江3.751
3.6583.715
吉林 3.873
3.7623.708
广东 3.482
3.4593.620
山西 3.584
3.5503.560
河北 3.418
3.4083.477
江苏 3.267
3.3943.472
浙江 3.414
3.3863.462
山东 3.264
3.3663.443
新疆 3.498
3.4483.436
内蒙古3.421
3.3593.412
湖北 3.382
3.3773.381
福建 3.209
3.3043.376
湖南 3.405
3.3893.353
四川 3.280
3.3353.288
陕西 3.232
3.2333.257
广西 3.251
3.3073.255
宁夏 3.261
3.2693.223
江西 3.158
3.1603.189
河南 3.087
3.1713.179
海南 3.232
3.2263.135
安徽 2.879
2.9392.980
甘肃 2.767
2.7152.871
青海 2.866
2.9082.799
云南 2.834
2.8482.783
贵州 2.767
2.8142.744
西藏 2.145
2.1581.608
资料来源:同表1。
3.2 地区配置的基本特征
据表3和表4,中国信息资源地区配置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京、沪和津三个直辖市构成中国信息资源配置的三个最主要中心点。1985—1992年,其信息资源占全国信息资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2.29%,12.31%和12.45%。其中,北京信息资源丰裕程度居全国之冠,上海和天津相接近(二者R值相差0.011)。
(2)除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外,东北地区是中国信息资源最丰裕的地区,东北三省在全国信息资源丰裕程度表中分别排第四、五和六位。如果全国各大地区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占全国比重都以三个省的平均数折算,那么,据表5,1985年从华北到西南分别是11.17%,11.62%,9.98%,9.92%,9.37%和8.27%,但1992年相应数据分别为11.32%,11.24%,10.25%,9.96%,9.35%和7.82%。显然,1985年东北地区的信息资源量占全国的比重最高,其次是华北;1992年华北上升为第一位,东北居第二。1985—1992年,东北地区信息资源量占全国信息资源总量的比重由11.61%下降到11.24%。
表5 1985—1992年中国各大地区信息资源丰裕程度及占全国的比重
* 平均数。
资料来源:表3和表4。
(3)1992年,居全国信息资源最丰裕的前十名省市分别是京、沪、津、辽、黑、吉、粤、晋、冀和苏。1985、1988和1992年,它们的信息资源分别占全国信息资源总量的37.65%、37.41%和37.82%。这说明中国信息资源配置上没有呈现集中趋势。事实上,由于信息资源的流动性强和辐射性广的特点,信息资源的配置必然更多地表现为散射性。
(4)北方与南方各15个省市区之间,1985年北方和南方信息资源占全国信息资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2.5%和47.5%,该数值在1992年分别为52.3%和47.7%。如果考虑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对中国内地南方信息资源总量分布的影响,可以估计,目前中国北方与南方之间在信息资源配置上基本上是均衡的。
(5)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见表6),东部地区信息资源拥有量占全国总量的40.2%,并且有逐步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虽然拥有全国信息资源总量的32.7%,但比重有逐渐下降趋势。1985年中国东、西部地区信息资源拥有量相差1.946,R值相差0.177,但是,1992年这些数值分别扩大到2.925和0.266,即该期间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信息资源丰裕差距几乎扩大一倍。在东中部地区之间,R值的差距也由1985年的0.047扩大到1992年的0.106,差距扩大二倍多。显然,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信息资源丰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与它们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吻合[40]。
表6 1985—199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信息资源比较
* 平均值。
* * 东部地区包括京沪津冀辽鲁苏浙闽粤琼;中部地区包括黑吉晋皖赣豫鄂湘;西部地区包括蒙陕甘青宁新川黔滇桂藏。
资料来源:同表5。
(6)信息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在信息资源发展过程中可能在结构上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和幅度也是极其弱小的。中国信息资源地区配置的上述特点再次证明了这种观点。
4 中国信息资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4.1 现阶段中国信息资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中国信息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下述5方面:(1)信息生产能力、储备潜力和处理潜力普遍低下,尤其以信息储备潜力为甚,仅相当于美国的0.58%,日本的0.98%。(2)信息资源丰裕基数小。1990年中国信息资源基数仅相当于美国的37%,加拿大的41.9%,新加坡的63.4%,韩国的70.7%。1970年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不是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信息资源发展上的差距,而是如何使这个差距不再扩大。(3)在全国信息资源发展中,中心城市对信息资源发展的贡献不明显,信息资源基础较好的省份在全国信息资源发展中的比重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经济迅速增长,部分省份,特别是江苏、山东、福建和广东等地区信息资源增长迅速,但是,广东等地区信息资源的发展与其经济增长水平不相适应。(4)中国信息资源的地区配置强烈地表现出不平衡特征。信息资源配置的重心仍然在北方,且信息资源基础较好的省份也多分布在北方,特别是东北。此外,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差距正在逐渐扩大。(5)信息资源总体上缺乏重点和核心,分布分散,重复布点较多。
4.2 现阶段中国信息资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中国信息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国信息资源发展战略选择中,决策者将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选择问题:(1)是顺应经济发展而注重于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发展基地,还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有基础按顺序发展。(2)总体上是走东西部信息资源平衡发展的道路,还是坚持东西部信息资源不平衡发展方向。(3)在信息资源的具体领域,是信息生产能力、储备潜力和处理潜力三者同时发展,还是选择其中一个重点集中发展,以重点带动全面。(4)是主要借助全社会,特别是厂商企业的力量发展社会信息资源,还是主要依靠政府对信息资源的投入发展社会信息资源。其中,涉及到政府在信息资源发展中的地位问题,或者政府介入信息资源发展的范围与深度问题。与此相联系的问题是,政府应制订一项怎么样的信息资源政策。
中国发展信息资源所以存在这些艰难的战略选择,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即缺乏信息资源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信息资源的发展比一般生产性资源的发展更需要以原始资本积累为基础。没有原始资本积累为先决条件,信息资源的发展是不可靠的、脆弱的,甚至可能是畸形的[41]。这种认识在国内学术研究中似乎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4.3 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在研究和制订全国信息资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可选择以下战略原则:(1)采用信息资源增长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迅速和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为骨干,优先培植信息资源发展基地,以此为火车头带动各地信息资源的发展。(2)总体上使各地信息资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避免超前发展和严重滞后。与一般生产性、消费性资源的增长相比,信息资源的增长是一个相当缓慢的历史过程,脱离信息资源的“自然”增长规律,搞跳跃式发展是不合适的。(3)一方面依靠政府对骨干信息资源基地的投入,另一方面主要以全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信息资源的增长。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其自身的发展积累资本(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产业原始资本积累也是信息资源原始资本积累),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和扩大生产规模,并相应提高信息储备潜力。信息资源是全社会消费的公共资源,因此,主要依靠社会资本发展信息资源符合经济学原理。(4)在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储备潜力和处理潜力三者之间,由于信息资源生产能力的投资回收期最短,因此,在近期内可着重提高信息生产能力和信息储备潜力,适当增加信息处理潜力的投入(这事实上涉及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前二者大都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特别是发展信息储备潜力(除I[,2]外),既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增加信息资源发展的资本积累,同时可以在较大幅度上扩大和提高全国信息资源规模和水平。
总之,信息资源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信息产业或信息经济问题,它与经济增长、社会体制、文化意识、科技教育和国民整体素质等领域的发展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和制订全国信息资源发展战略,有必要或者将之纳入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或者使之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联系。信息资源增长是渐进的,违背这种渐进规律搞跳跃式发展是不合适的。信息资源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中国信息资源发展到较高丰裕水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避免急躁,稳定增长,恐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订信息资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