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人”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开发利用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联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及技术因素的影响,而在诸方面的影响因素中,人的素质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将就人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问题作些探讨。
1 “信息人”及其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美国情报学家F.W.兰开斯特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人——信息人。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信息人”这一概念。显然,“信息人”并不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称谓。有人认为,所谓“信息人”,是指“在现代信息环境和信息时代中,人逐渐地形成了一些共同性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并且构成了的重要的后天性特征”①所以,“信息人”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素质的描述。
人的信息素质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能力是现代“信息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信息人”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来自“信息人”强烈的信息意识。意识是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信息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当决策者意识到充分的信息保障将为他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时候,当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及时可靠的信息将为他开拓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时候,当科技工作者意识到先进,新颖的信息资料将使他的科技攻关取得重要突破的时候,他们必然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而强烈的信息需求正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强大动力。
“信息人”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还来自“信息人”良好的信息能力。构成信息能力的要素有:①信息获取能力,即“信息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能识读、理解信息,尤其是记录在文献中的信息,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和各种检索手段检索信息;②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即根据需要筛选信息,剔除冗余信息,以各种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使之有序化,特别是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使信息的整理达到比较高级有序的程度;③消化、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即“信息人”通过对信息的摄取、鉴别、筛选后,以自身原有的信息与选定的信息结合,经过分析、综合加工而产生或转换成新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升华。良好的信息能力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条件。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构成了人的信息素质,而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的现代“信息人”,才能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我国国民信息素质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既然人们信息素质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我国国民的信息素质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要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信息素质作出准确的描述是困难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窥视我国国民信息素质的一些基本情况。
2.1 国民的文献消费状况
文献消费是一个社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重要表征。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购置情况,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滑坡,形势严峻,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们认为不能把图书馆购置新书量连年下降归结为纯粹的经济原因。据1994年4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披露,黑龙江省海林市连续三年地方财政和上缴税利双超亿元,被誉为黑龙江省“九小龙”之一,然而该市图书馆1993年只购入新书12本。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十强”的东宁县,其图书馆1993年未购入一本书。这两个县、市在经济上很发达,然而图书馆却处于困境和落后之中,直接的原因是当地官员不大关心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同时也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信息意识是何等淡薄。
图书馆购书情况如此,居民个人或家庭购书情况亦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然而文献消费的支出却并未随之增长。据《文摘报》1995年4月9日披露,对沈阳市500户城市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94年沈阳市居民人均生活费为3098元,而购买书报杂志支出仅为14.67元,占总支出的0.47%。与1991年德国人均图书消费120美元相比,我国大部分国民的文献消费水平实在太低,这也反映出我国社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之薄弱。
2.2 文献利用情况
一个国家的图书情报机构收藏的文献资料在信息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对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则直接反映了该国国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强弱。资料显示,1994年美国全国公共图书馆拥有藏书6.426亿册,总流通册次超过18亿,藏书流通率为233%,人均借阅量为6.4册。②而我国1995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拥有藏书3.285亿册,总流通册次为1.1814亿,藏书流通率为36%,人均借阅量约为0.1册次。③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和人均借阅量之低,确实令人不安。
我国科技信息部门的文献资料利用状况,似乎更能说明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落后程度。据统计,我国1990年地市以上科技信息机构接待查阅资料只有20万人次,平均每个机构一天接待不到20人次。而近年来查阅人次呈下降趋势。仅以专利文献利用率为例,我国专利文献利用率高的首推国家专利局,也只有1.1%,最低的情报所,其专利文献利用率仅为0.00067%④。这种令人悲哀的文献利用状况,反映出我国社会信息意识薄弱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2.3 数据库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状况
数据库建设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数据库建设与计算机信息检索近10多年以来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现有的1038个数据库中,大型数据库不多,而且需求严重不足。我国自建数据库的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很低的。我国的联机检索用户虽已不少,但每个单位的查询量很少。1992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数据库被检索时间都在70小时以下,个别只有4小时。⑤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在现有用户获得文献线索的来源中,利用计算机检索的只占1.2%,排倒数第一。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目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也是较低的。
2.4 企业的信息需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本应是十分迫切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大幅度增加取得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含量较低,因此企业的信息意识并不强烈。有关部门曾对江苏、上海地区700多个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有75.9%的企业不知道本企业产品的外销价格,90.4%的企业不知道国际上同类产品的价格,90.6%的企业不知道国际上同类产品的生产数量,87.6%的企业不知道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文献信息的使用率也较低,全国每个科技人员年均阅读信息资料仅0.2次,每4个企业一年使用一份国外产品样本。⑥
2.5 用户的外语能力和使用检索工具的能力
语言障碍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阻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据对我国的科研、教学、管理人员使用外语情况的一项抽样调查,上述三种人员中有42%的人不能使用外语。有人通过引文分析对中国科技人员参阅外文资料作过统计,结果只有10%~20%的科技人员能够一般阅读外文资料,仅有3%~7%的科技人员能够引用外文资料。⑦
熟练使用检索工具是用户获取信息能力的基础。然而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具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未曾利用过检索刊物的人数竟多达53%。国外几种重要检索刊物的利用率是:美国《工程索引》为5.1%,前苏联《文摘杂志》为5%,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为15.1%,《世界专利索引》仅为1.2%⑧。由此可见,我国科技人员对于检索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较低的。
以上五个方面的情况表明,我国国民信息素质不高,它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3 造就“信息人”的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和变革传统观念
3.1 “信息人”与教育
影响国民信息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更直接的因素,是教育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因而教育事业仍比较落后。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不足5年,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虽近些年来有所下降,但仍达1.8亿。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1992年为18.6人,远低于印度(1979年即已达82.12人/万人)等发展中国家。造成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投入不足不能说是一个主要问题。从教育经费来看,近些年来虽逐年增加,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1991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统计的160个国家中,我国各级各类学生占这些国家学生总数的20%,但教育经费仅占160个国家经费总支出的1.5%,并且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低。而现代“信息人”的造就是以人的文化素质为基础的。很难设想一个文盲或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会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很强的信息能力。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教育越发达,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吸收利用的信息量就越大,对信息的需求也越迫切。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素质,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前提。为此,国家和社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2 “信息人”与文化传统
“信息人”虽然是个抽象概念,但它的理论基点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人是生活在一个由文化构筑起来的社会之中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活动状况。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拥有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也有糟粕,在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它对国民信息素质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消极影响之一是图书情报机构依然注重对文献的收藏、保存,而忽视将文献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封建社会,与专制主义政治相适应的是文化的保守性。中国古代的藏书,无论是官府藏书还是私家藏书,重收藏、轻流通成为它们的共同特征。这一陈旧的观念至今仍根深蒂固。它的惰性力使许多图书馆往往过分注重藏书的保存价值,追求藏书规模,而对文献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需求,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则表现得十分冷漠,信息意识相当薄弱。
文化传统的另一消极影响是许多图书情报机构依然固守“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缺乏彼此之间合作协调的精神。在中国封建社会,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是文化的封闭性。“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万事不求人”是小生产者的文化心理。这种落后、封闭的文化观念,至今仍顽强地影响着图书情报界,导致了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分散多头、门户相隔、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在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共享问题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有的甚至持抵制态度。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些陈腐观念对现代“信息人”的造就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已成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严重观念障碍。消除这种障碍需要图书情报理论界加强对新观念的宣传,促进人们对信息观念、开放观念、协作观念、效益观念等新的社会文化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改善和营造有利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