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_社会关系论文

文化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_社会关系论文

文化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新视角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首次在党的正式文献中使用了“文化生产力”概念,阐明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在党的正式文献中使用了“文化生产力”概念,并进一步强调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生产力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有助于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生产力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生产力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等等,从而赋予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以崭新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石

生产力概念从萌芽到发展,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系统、深刻和科学地阐述生产力理论的,却始于马克思。“生产力”是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生产力理论都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马克思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学说,都是以科学的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首次使用到《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进一步发展,再到《资本论》的充分发挥,马克思对生产力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生产力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以及生产力的特性——客观实在性、组织系统性、历史继承性、要素的层次性、发展动态性和阶段性等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而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们今天谈到的关于生产力的许多观点,差不多都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根据。

马克思主要是从确立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生产力问题的,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阐述了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力量、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②,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③。这表明,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就是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和发展变化。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 马克思将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四个范畴,并阐明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冲突。于是这些关系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第三,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更替。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动力和基础的重要原理,从而正确地确立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一切社会变革,都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依据这一思想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五种社会基本形态即原始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奴隶主占有制的奴隶社会、封建主占有制的封建社会、资本家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基本形态的更替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四,阐述了“精神生产力”的思想。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⑤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物质生产同属于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把艺术与宗教、法、道德、科学等归为不同于一般生产的另一类生产,这类生产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在论述艺术风格形成的条件时指出,“社会组织”、“当代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对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生产者有较大的影响;他强调精神生产的“属人方面”,从人的类本质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把精神生产理解为自由自觉活动的一部分,是不受肉体需要支配而进行的“真正的生产”,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生产;马克思还明确提出了与物质生产力相对应的“精神生产力”概念,强调“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⑥,并把语言、文学、技术包括在精神方面的生产力之中,认为物质生产力对精神生产力起决定作用,而精神生产力反过来又影响着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解体,“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⑦。

第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谈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问题。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⑧ 他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把机器的使用作为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并转化直接生产力的一个标志。“直接从科学中得出的对力学规律和化学规律的分析和应用,使机器能够完成以前工人完成的同样的劳动。”⑨

二、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尚待深化和阐发的问题

马克思当年对生产力的研究是为了创立唯物史观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以及一切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正是有了科学的生产力观,正是由于牢牢把握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才使马克思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论断。鉴于马克思处于革命的时代以及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对生产力研究已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水平。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生产力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奠基性的论述,尽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在今天仍不失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生产力全部内容,仍然存在尚待深化和阐发的问题。

从“文化生产力”的角度审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内涵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纵观马克思的研究和论著,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并未给生产力的内涵做过一般性的界定。马克思都是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生产力概念的,因此,对生产力有不同的提法,如“社会生产力”、“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与死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联合生产力与个人生产力”以及“劳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物化生产力”、“实际生产力”、“潜在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由分工和协作产生的生产力”、“历史地发展起来的劳动生产力”、“受自然制约的劳动生产力”等,其具体内涵也必然包括多种意义,这既给后来者留下了“争论”的余地,也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尽管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带有具体性,但我们还是可以从马克思的论述中看出他所使用的生产力的一般性内涵。马克思所指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即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能力。斯大林对生产力有过明确的阐述,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写道:“社会生产力是由两个方面组成,这两个方面虽然是不可分割的互相联系着,但却反映两种不同的关系,即人们对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只有具备生产的这两个方面,才能有社会生产——不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或其他社会形态下都是一样。”⑩“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生产工具,以及因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者生产工具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这些要素综合起来,便构成为社会的生产力。”(11) 正是依据这一观点,才有了我们熟悉的传统教科书中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因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是以1938《联共(布)党史》中第四章第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蓝本编写而成的。“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12) 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同样如此:“生产力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它表明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13);“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明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4)《辞海》、《社会科学辞典》、《中国百科大辞典》对“生产力”定义的表述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受到了这些教科书的影响。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后来的继承者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只能对生产力作出这样的理解。在物质资料绝对困乏的时代,自然资源成为主要的资源,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生产活动成为人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实践活动,于是很自然地将生产力理解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在当今时代,这种对生产力的一般规定显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因此,如何在总结人类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当代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更科学地概括生产力范畴的本质规定性,这是生产力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强调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在生产力要素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马克思也看到了其他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智力文化因素的作用。马克思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出发,广泛考察了生产力状况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多方面因素。他把生产力看成是一个整体,揭示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但是马克思更多地谈到的是社会分工、协作、管理等因素的作用,对于其他因素谈论不多。马克思也看到了智力文化因素对生产力的作用,如科学技术。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有限的,马克思对此的论述也是有限的,至于精神文化等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深入研究。这种基于时代局限性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后来的把生产力看成是与精神文化无关的纯粹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偏颇。

第三,单一的“生产工具”维度:在划分生产力形态标准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马克思虽未明确提出划分生产力形态的标准问题,但是他在论及其他问题时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依据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认为以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作为划分生产力形态的标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5) 这种划分生产力形态标准上的单一的“生产工具”维度,一直成为绝对真理长期统治我们的思想。但是,在今天看来,它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由于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的复杂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某一要素的凸显及其决定性作用,都可能成为划分的一个维度。可见,划分生产力形态的标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单一的“生产工具”标准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因此,如何依据历史的和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从静态与动态的存在中确定生产力形态的划分标准,也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对精神生产的理解仅限于主观活动:在精神文化生产商品化、市场化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的实质是一个认识论范畴,是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此外,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家还程度不同地把“脑力劳动”、“科学实验”、“科学和艺术的生产”以及“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也列入精神生产范畴。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所讲的精神生产力既没有与物质生产力直接结合,也没有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精神作品仍然是极少数人欣赏(消费)的专利品。

第五,生产力的终极作用: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马克思唯物史观阐明了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物质生活构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所以生产力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最终决定力量的作用。但是,在社会发展动力上,马克思唯物史观一贯坚持的是系统动力论,马克思强调经济因素在动力系统中的基础性、决定作用,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非“唯一决定因素”。恩格斯早在1890年就曾指出: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 并进一步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结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7) 尽管如此,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与物质生产的作用相比,社会其他因素的作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的终极作用,而对其他因素的作用未能深入研究,从而客观上造成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有人将马克思的“最终决定力量”误解为“唯一决定因素”,认为物质(经济)是社会发展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包括精神在内的社会意识仅仅是被物质(经济)决定的附属物。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也确实存在着强调生产力决定论,而忽视系统中其他因素作用的偏颇,以此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会使人们产生对社会发展的简单化理解,忽视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忽视精神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因而使社会发展出现一些本来可避免的问题,甚至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三、文化生产力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宏观视角审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类从整体上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开始由物质型社会向精神文化型社会转变;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整体上开始由谋生走向乐生,日益呈现出工作与生活一体化的趋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各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智力知识、科学技术、精神文化因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革。作为社会生活根基和社会发展终极力量的社会生产力也必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社会现实的这种重大变革,必然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颠覆以往的很多观念和理论。因此,“随着时代的前进,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方式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18) 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可以是多维的,目前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提法,如知识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智力生产力、网络生产力、虚拟生产力、基因生产力、纳米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等,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对当代生产力的理解。

本文只是从“文化生产力”的特定角度,谈谈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所谓文化生产力,笔者界定为: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现实力量、能力和水平,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作为渗透性因素对物质生产力所产生的变革作用;二是以文化本身为生产对象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能力。文化生产力是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因而具有物质属性(实体性)与精神属性(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特征。物质属性是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同的共性、普遍性或一般性,却是生产力的根本属性;精神属性则是指文化生产力自身与物质生产力相区别的特殊性,即文化生产力能够成为自身的特殊性。无论精神因素对生产力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生产力的客观实在性都是第一位的,生产力永远是一种客观现实的物质力量。但是,精神属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生产力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应该包含“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积极健康的精神食粮,在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塑造人的灵魂。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为我们研究探讨生产力问题开辟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使我们重新认识生产力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生产力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等问题,从而深化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成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和人自身的统一: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内涵的拓展。生产力概念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包含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概念像生产力或者更确切地说生产力水平(或发展程度)这一概念那样具有表面的简单性而在实际上却包含着许多难题”。(19) 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马克思并没有给生产力下过明确的定义,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概念是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思想,特别是斯大林的生产力观点概括而成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们把生产力理解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一观点一直被认为是绝对真理,长期统治我们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对生产力问题的思考。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至少使我们有如下发现:首先,精神文化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迅速增大,精神文化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生产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文化也可以直接成为生产对象,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其次,生产力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改造社会的力量。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文化生产力直接作用的不是自然界,而是社会本身:它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形成了当代社会重要的新型产业,这些产业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再次,文化生产力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作用,即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应是改造自然与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相统一。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作为“社会生产力”,应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改造自然与社会及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能力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生产力的产生,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使我们对社会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以需求和产品为分析维度:对马克思生产力形态标准的创新。马克思依据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把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作为划分生产力形态以及经济时代和社会形态的标准。这种对生产力形态的理解与马克思划分生产力标准是一致的。因为把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作为唯一的划分生产力形态的标准,就只能得出生产力分为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等形态。

第三,在当代社会,传统的以生产工具为维度的划分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因为相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产品)。文化生产力的出现恰恰不是以生产工具为维度而是以“需求和产品”为维度划分的。人类活动可以概括为“需求——生产——产品”三个基本元素相互作用、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运动发展循环体系。一般情况下,生产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但是,需求和产品对生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时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因此,以需求和产品为标准来分析当代生产力状况、生产力形态、生产力变化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更有利于人们认识当代生产力的复杂性,大大拓宽了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第四,精神文化成为重要因素:对马克思生产力要素内容的丰富。文化生产力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充分说明了在当代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要素,而是关键的因素。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使精神文化因素由间接转为直接、由潜在变为显在,已经成为并正在成为生产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事实上,社会生产力从来都不是绝对单一的、纯粹的物质生产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的一切活动无不渗透着精神文化因素,只是这种渗透经历了一个由潜在到显在、由间接到直接、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考察精神文化与物质活动关系演进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原始混沌一体——相互独立发展——在更高的基础上的融合。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在更高的基础上融为一体,实现了二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精神文化因素以愈来愈多的种类和愈来愈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影响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物质生产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文化取向的越来越明显,物质生产活动离开文化简直难以进行,文化含量愈益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由认识活动转变为生产活动:对马克思“精神生产力”思想的提升。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文化生产规模狭小,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尚不突出。这一时代的局限性,使马克思只能形成以“生产”观念为内容的“精神生产力”思想,而不可能产生文化生产力的理论。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生产的实质是一个认识论范畴,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是人的主观活动,是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面对今天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特征,显然马克思所讲的作为人类一般精神文化活动的“精神生产”,就不能容纳这一事实了。

一般的精神生产活动与文化生产活动虽然都属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但一般的精神生产活动属于认识活动,而文化生产活动则属于生产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生产活动。从人类一般的精神生产力发展到文化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又一次提升和发展。

精神生产活动由一般的实践活动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是精神活动自身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存在着根本区别,精神活动的特点是内在性,即人的主观的内在的东西。但精神的作品不能以纯粹精神的形式存在,而要借助于物质载体才能存在,这就产生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称之为“让度”。精神生产究竟怎样“让度”,米取何种具体形式“让度”取决于时代发展状况和人类的需求状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精神文化需求只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这种条件决定了精神活动的“让度”或外化形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非生产活动方式,不通过商品交换方式使精神得到“让度”,如极少数人的自我欣赏的形式,或者以公益的形式等;二是以生产经营的方式,通过商品交换使精神生产得以“让度”,即提供文化产品供人们使用和消费(欣赏和娱乐)。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从整体上告别物质匮乏,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高。为满足这种需求,精神生产的“让度”形式必然发生转化。在当代社会,只有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六,精神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深化。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凸显和增大,过去曾经是次要的因素今天可能成为主要的因素,过去对社会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今天可能起关键的作用。文化生产力的产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复杂性。它以活生生的现实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思想,澄清了多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误解和偏颇,凸显了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历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腾飞的两翼。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终离不开精神文化因素。我们可以肯定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真理标准大讨论与中国的腾飞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它经历了由潜在变为显在,由间接变为直接,由自发变为自觉,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马克斯·韦伯较早认识到了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明确提出新教伦理思想,从文化层面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把文化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热,也把中国文化问题等同于中国社会问题。虽然这些思想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但他们都注意到了文化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8-19世纪经济学诞生之际,文化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21世纪的经济学势必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文化创造价值将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20) 进入21世纪,文化生产力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其作用首先也是直接表现在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上。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发达国家GDP中所占的比例正在迅猛增长,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凸显了智力知识、科学技术、精神文化因素对社会发展以至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积极传播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信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引导社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总之,从发展趋势上,我们可以预见,文化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将重构人类文明图式,人类真正摆脱物质纠缠回归自由全面发展的本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童话,人类文明将真正由“物本社会”跃迁到“人本社会”。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1-14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3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05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1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6-217页。

⑩ 《斯大林文集》(1934 195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46-647页。

(11)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33页。

(12)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13) 陈征、黄家驹主编: 《政治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14) 卫兴华主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4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5-696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6页。

(18) 温家宝: 《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在第十二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的演讲》, 《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0日。

(19) 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20) 日下公人: 《新文化产业论》,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53页。

标签:;  ;  ;  ;  ;  ;  ;  ;  ;  

文化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_社会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