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栽培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鸡骨草论文,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鸡骨草又名红母鸡草、广东相思子,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腹水、胃痛、风湿骨痛等疾病,主产于广西、广东。鸡骨草除直接供药用外,还是广西有名的中成药———鸡骨草丸的主要原料和出口创汇的中药材。
一、生长习性
鸡骨草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低矮山丘向阳处,年平均气温为21.5℃~22℃,7月份平均气温28.5℃~30℃,1月份平均温度为13℃以上,全年无霜期350天以上适宜生长。鸡骨草耐旱、耐瘠薄,在阳光充足、终年无霜或霜期短、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的山坡地生长良好,忌积水,在土质粘重地生长不良。
二、栽培技术
1.整地。宜选择附近有水源、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低矮山丘平缓处作育苗地,苗地需经多次犁耙至松碎。每亩施腐熟厩肥、草皮灰1500公斤,再浅耙1次,起畦高15~20厘米、宽100厘米,整平畦面以待播种。
2.育苗。鸡骨草在生产上多采用育苗繁殖,每年3月间,当天气回暖,气温上升至20℃左右时,选择无病虫害、成熟饱满的种子,1份种子加3份河沙混合均匀进行搓擦,擦薄种子外皮,以便于吸水发芽。然后,除去河沙,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中间换水两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滴干水,即将种子均匀地播在育苗地的畦面上,覆盖细碎土,厚约1.5厘米,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以利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出土后,加强除草,适当追施1~2次稀薄人畜粪水,待苗高8~10厘米左右,便将苗移到种植地。
3.种植。一般每年4~5月间选择阴雨天种植。起苗时尽量带土移植,以提高成活率,株距20厘米、行距40厘米,种后在苗四周稍加压实,淋足定根水,一般每亩栽苗8000~10000株。
三、田间管理
1.中耕、追肥。鸡骨草种植后,遇到天气久旱应适当淋水,以提高成活率。在整个生长期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追肥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当种下的苗成活15~20天后,可追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第二次迫肥在第一次追肥后30天进行,肥料种类和数量与第一次相同,浓度可适当加大,也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追肥后应进行培土。
2.插杆摘荚。为有利于鸡骨草的藤蔓生长,在苗高20~30厘米时,可在行间插杆,使藤蔓沿着插杆向上生长。鸡骨草的果荚有毒不能入药,植株在开花结荚过程中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致使植株药用部分产量不高。因此,7月份以后,植株相继开花结荚,应掌握在果荚刚形成时把它摘除,以减少营养物质消耗,提高植株产量。如果是留种地,则保留果荚。
3.排灌。做好排灌工作是鸡骨草种植的一项重要工作,雨季在雨后应加强排水,防止种植地积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影响植株生长。
四、采收
鸡骨草种植后当年就可采收,也可在种植后第二年采收。每年11~12月,将整个植株挖起,抖掉根上的泥土,把数株藤蔓扭结成8字形的小把,摊放在太阳下晒干。一般亩产干货200公斤,高产可达300公斤以上。鸡骨草商品以足干、全株、叶青绿、根部粗、分枝少、无豆荚及泥杂、无霉坏者为优质。
联系电话:0771-263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