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勇

中江县人民医院影像1科 6181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2000/2016万方数据库中与多层螺旋 CT 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骨肿瘤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主题内容与骨肿瘤三维重建相关、针对性较强、相关度高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较为陈旧的文献,综述和 Mete 分析类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骨肿瘤,其中多平面重建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的改变、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最大密度投影及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能立体显示骨改变;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在增强的基础上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静脉和肿瘤血管。

关键词:骨肿瘤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应用

骨肿瘤的发病率较其他系统肿瘤低,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2%~3%。但由于恶性肿瘤的比例较高,且多发生于青少年,因此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主题内容与骨肿瘤三维重建相关,针对性较强,相关度高的文献,最大密度投影及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应用相关的文章。

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较为陈旧的文献,综述和Mete 分析类的文献。

1.2 资料提取策略

应用计算机技术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2016 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图像处理、骨肿瘤、体层摄影术、三维后处理、X 射线计算机”,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1.3 检索结果及评价

根据万方数据库特有的检索功能初步检索文献数量为 60 篇,对文献的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和排除与本文无关的文献和内容重复的文献最终保留文献 18篇。所有文献均为相关性较强,并在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和权威性,能准确反应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的特点

2.1.1 多层面重建图像 多平面重建图像技术包括冠状位、矢状位、任意斜位和曲位的图像,具有操作方便和成像迅速的特点。重建的图像是二维图像,利用容积数据可以生成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层面位的图像,包含丰富的三维重建信息。多平面的逐层显示不会遗漏轴位图像观察的盲区,图像分辨率非常高,能详细观察到骨肿瘤组织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2.1.2 最大密度投影 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可以将三维容积数据中的每一个投射点的最大密度点显示出来,调节 CT 阈值的范围,最大密度投影成像,最后利用切割功能尽量消除与骨肿瘤无关的组织,得到病变的清晰图像。

2.1.3 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也称为三维表面遮盖成像,是依赖辨别特定阈值的象素信息而获得的三维重建图像,在特定阈值的象素都可以显示出来,还可以任意角度的旋转最佳观察角度,对被重叠的深部骨组织采用勾画删除的方法,全方位显现骨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准确、清晰和三维直观的图像,利用切割功能尽量消除骨肿瘤与周围无关的病变段影像,还可局部放大和多角度旋转,充分暴露病灶区形态,同时还可以给图像加伪彩,有助于治疗入路的选择和植入物定位等问题。见图 1,2

由图1 和图 2 可见,骨膜骨肉瘤多平面重建法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和任意斜面和任意曲面对骨肿瘤进行观察,表面重建图像可以显示骨肿瘤表面形态、位置、大小、骨膜增生及骨皮质的破坏。

2.2 传统 X 射线检查与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对比

2.2.1 软组织变化对比 良性骨肿瘤很少形成骨周围软组织肿块,而恶性骨肿瘤经常会引起邻近周围软组织的肿块病变,当病变只引起组织密度和体积轻微变化时,应用传统的 X 射线平片很难发现,只有当恶性骨肿瘤侵袭到邻近周围软组织,引起体积变化时才会被察觉。而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具有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对周围软组织的变化敏感是良恶性肿瘤有力的诊断证据。王海涛等的研究中发现骨肿瘤附近的软组织病变没有导致肢体体积增大时,多层螺旋 CT 图像就已经观察到局部组织密度的异常以及软组织成分的变化,见图 3,4。

从图 3 的单纯 X 射线片中可见,骨肿瘤周围软组织只有轻微的体积改变,而从图 4 的多层螺旋 CT 图像上看,通过与对侧肢体组织图像的对照,骨肿瘤周围软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肿胀和密度的改变。

2.2.2 膨胀性对比 发生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时,骨质破坏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膨胀性变化,骨皮质多连续,形态比较规则,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比较均匀,在恶性的骨肿瘤中表现却相反。X 射线片在非切线位或者观察不规则骨时,轻度膨胀和皮质破坏改变都是很难被显示出来的。而在应用多层螺旋 CT 显示病变的膨胀时,在骨皮质弧度改变和完整性上具有很好的优势,具体体现见图 5 和图 6。

从图5可见,右侧股骨颈的骨皮质膨胀不明显,而在图6的多层螺旋CT片中可见右侧股骨颈与对侧正常股骨颈对比膨胀明显。而良性与恶性骨肿瘤都有硬化,但特点不一定相同。良性骨肿瘤的硬化带围绕破坏区呈环形,比较规则清楚,恶性骨肿瘤的硬化带不规则,与破坏区关系不密切。传统的X射线是重叠投影,对硬化的改变显现不明确。而CT横断成像对破坏区和硬化带的关系显示比较明确。

2.2.3 密度分辨率对比 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利于病变的显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的区分骨、软组织和钙化。CT上显示恶性骨肿瘤的破坏区接近于液体密度影,出现病理性骨折时可以表现为骨片陷落征,见图7和图8。

由图7可见,单纯X射线平片显示右侧股骨大转子的骨破坏区域很难判断良恶性质,在图8的多层螺旋CT图像中,大转子骨破坏区有水样液体密度影,同时可见骨片陷落征,通过这些征象可以判定其良恶性质。

3 结语:综上所述,在身体解剖部位比较复杂或重叠结构较多的部位,如颅骨、胸骨、肩胛骨、脊柱、骨盆等,应用传统的 X射线片难以显示具有良恶性质的征象,在此种情况下,多层螺旋 CT 的横断面成像及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显示更细微征象,在影像诊断上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谢红波 ,黄兆民 ,杨旭峰等 . 骨肿瘤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1,12(1):7-8.

【2】雍昉 ,张发林 ,周嫦英等 . MSCT 三期 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肾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学,2010,9(28):8-9.

【3】韩月东,葛雅丽,徐长杰等.骶骨肿瘤 CT 与 MRI 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8(5):133-134.

【4】李文革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复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当代医学,2010,(1):121-122.

【5】梁丽宁 ,成官迅 ,黎蕾等. 骨肉瘤的 X 线、CT 和 MRI 诊断分析.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09,2(3):123-124.

【6】卢仁羿. 骨 肿瘤的 X 线 平片及 CT 诊 断. 中 国骨肿瘤

骨病,2012,15(4):159-160.

论文作者: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