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建筑工程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工作人员理应将抗震效果考虑进来,以此确保房屋本身的抗震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以此促使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全面提高。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并对于具体应用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房屋建设一直都是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之间的联系。而伴随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能提升,人们对于房屋质量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自然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做好结构设计的工作,提升其自身的抗震能力,进而确保建筑物自身的综合水平达到规定要求。
一、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理应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确保抗震设计能够和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以此确保建筑物的标准可以达到规定要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震设计同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针对性处理的方式,保证其设计能够达到规定标准,进而促使其更具稳定性以及安全性[1]。
(二)设置抗震防线
对于结构体系来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框架体系,内部连接极为复杂。所以在实际设计的时候,可以基于结构原有的特点,将设计要点全部体现出来,确保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如此一来,房屋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必然会得到全面提高。
(三)做好构件处理
在开展构件设计工作的时候,各个构件之间的处理工作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合理处理的方式,可以促使其综合水平有所提升,确保各个构件自身的辅助能力可以全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针对所有构件之间的强弱关系同样需要展开深入研究,做好划分肛管囊肿,以此保证各个作用力足够合理。
二、抗震设计的具体应用
(一)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质结构产生变化,实际造成的破坏力非常大。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内容便是场地位置。
其一,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理应确保场地所处位置的土质足够坚硬,同时不会有任何凹凸不平的情况存在,必须保证足够平坦和开阔。如果所处区域的土质较为松弛,很容易出现沉降,使得地基的质量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即使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同样有可能出现倒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有地震产生时,如果地基不够稳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水平必然不高,其安全性自然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在进行场地选择的时候,理应需要做到认真思考[2]。
其二,一些建筑物正好处在地震带之中,这些地区经常会有地震灾害出现,因此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场地选择时,极可能避开其中的危险地带,以此可以将房屋本身会承受的负面风险降至最低。同时还要对其采取抗震处理,以此确保其本身的承受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拥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价值。在地震灾害产生的具体过程之中,很容易会有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出现,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安全损害。因此在开展场地选择工作的时候,理应将这些因素全部都考虑进来,防止会对建筑物本身带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此类灾害全部都属于自然类灾害,不仅造成的破坏程度非常高,同时也很难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所以,设计者必须从本质出发展开思考,提升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以此将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进而确保其他工作项目都能够顺利进行。
(二)加强地基设计
对于建筑物本身来说,地基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房屋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确保其有着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其刚性水平,以此增强建筑物原有的承受能力。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理应针对地基本身采取统一化设计的方式,确保其结构有着较强的一致性特点。依靠整体控制的方式,保证结构内部各个作用力能够相互产生影响,从而使其安全性能得到增强。在开展地基设计以及房屋建设工作的时候,由于对于地基本身的深度以及规范性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参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展开处理,所有操作都要达到标准水平,防止由于地震出现,晃动程度过大,从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倒塌的情况。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理应在地基原有的基础上,对其采取进一步夯实处理,以此增强地基自身的密实水平,确保地基足够稳定。在开展结构设计的时候,由于还会涉及到结构连接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尝试对构造柱展开处理,以此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实现统一化发展,进而提升建筑物的刚性水平[3]。
(三)房屋高宽设计
对于房屋设计来说,高度以及宽度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素,对建筑物本身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有地震灾害出现时,房屋建筑很容易会出现破坏的情况,使得建筑物自身出现严重倾斜,进而造成建筑倒塌。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于具体高度以及宽度都应当合理展开控制,促使其高度以及宽度方面的变化有所下降,进而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稳定性水平,降低实际造成的破坏程度。
(四)结构体系设计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对于平面设计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因为这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理应保证其设计足够简化,防止由于结构过于复杂从而对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优化处理之后,房屋结构将会变得更为均匀,同时设计过程中的偏差也会有所下降。一般来说,具体偏差往往会体现在质量和刚度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理应保证设计均匀合理,以此减少隐患产生的概率,同时也能使得自身稳定性得到提高,防止多次破坏的情况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来说,一直都是发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工作也都是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时,理应采取多种不同的抗震设计方式,以此增强建筑物自身的综合水平,进而防止地震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扈延栋.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4):00046-00046.
[2]闫峰岗.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v.44(18):54-56.
[3]宋彦杰,郭扬帆.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53):00035-00036.
论文作者:张美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建筑物论文; 地基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稳定性论文; 水平论文; 工作论文; 灾害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