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稿件中语言文字类错误实例研究
熊 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化学稿件中众多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数据、变量是编辑审读的难点。为了保证化学稿件的审读质量,编辑会集中精力重点攻克化学稿件中数字及化学符号等审读加工难关。与此同时,化学稿件中的语言文字类差错反而成了容易忽视的“硬伤”,这一现象在新编辑改稿时比较容易遇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审读加工经验,筛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以期探讨防止和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
关键词 化学稿件 实例 解析
众所周知,化学像“第二外语”,化学稿件中数量众多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核对、数据的核算以及变量的规范表达,都是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关。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化学稿件的审读质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修改化学符号和核算数据上,对于书稿中基本的语言文字类差错,反而容易忽视。笔者在给新编辑审读把关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特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实例筛选出来进行解析,以期探讨防止和避免此类错误的办法。
化学稿件的语言文字类差错中,误用繁体字和别字的情况较多见,在字、词和句子中都有体现。
1 字的差错实例及解析
1.1 误用繁体字实例解析
化学稿件中,常常会遇到“二噁英”。根据《简化字总表》,“二噁英”应该改为“二噁英”,这里“惡”是“恶”的繁体字。《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二噁英作为专有名词被列出,并有明确的解释:一类有毒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为什么在书稿中频频出现繁体的“噁”字呢?经笔者实践发现,如果在文稿录入时,选用的是拼音输入法,比如搜狗拼音输入法,在备选项中默认优先出现的是“噁”,“噁”字出现在很靠后的选项里,而输入拼音“er e yin”后,如果之前没有找到“噁”字,软件默认优先出现的也是“二噁英”,这也许是文字录入时的“无心之失”。但编辑遇到这样的繁体字时应该提高警惕,及时翻阅权威的工具书,如《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等。
诸如此类的繁体字在化学稿件中还有带“釒”字旁的元素名称,常见的如鉻、鋁、鉛、錫、銀、鉑、鎢,按照《简化字总表》的要求,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铬、铝、铅、锡、银、铂、钨,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
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参加工业工程专业的相关竞赛或完成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地点:实验室和企业实习基地等;教学课时:3~12个月。
1.2 误用别字实例解析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其中像字而不是字叫错字,此处应当用甲字而误用了乙字,那么乙字就是别字。通常所说的错别字,主要指别字。别字是审读化学稿件时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如果不对化学稿件中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进行辨析,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就很容易造成文字差错。
例如:胆甾醇又称胆固醇,它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之一,也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还是体内维生素D、胆酸、甾体激素等物质的合成前提。这里胆甾醇是维生素D、胆酸、甾体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一种化合物,用“前体”更恰当。
1.2.1 同音字辨析
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的,表中共有18个纵列,分为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和1个VIII族。在上例中,出现了一些概念性的错误:①0族是独立的一族,0族元素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而不属于主族;②副族只包括 7个族,没有VIIIB族一说;③有3列元素的是VIII族,而不是VIIIB族。对于这种概念性的错误,如果编辑在加工时,能及时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附录中就有可供参考的元素周期表,而且一目了然。因此,上例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包括IA族、IIA族、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族,副族包括IB族、IIB族、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其中VIII族有3列。
(2)磷和膦。《辞海》(第六版)中对磷的解释是周期系第VA组元素,符号P,原子序数15。常见的有磷胺、磷灰石、磷酸、磷酸铵、磷酸二氢钙等。膦是磷化氢(PH3)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如甲膦、二甲膦、三甲膦、三苯基膦等。其中,膦酸是磷酸分子中一个或两个羟基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对于国防军工企业来说,保密问题是首要问题。对于承担了国防军工研制任务的企业来说,同样如此。保密无小事。与研制任务有关的任何图文、数据、技术档案等文件,必须做到网络的物理隔绝。
(3)苷和酐。《辞海》(第六版)中对苷的解释是糖苷的简称,糖苷,旧称“甙”,是糖通过还原性基团同某些有机化合物缩合的产物,如苦杏仁苷、水杨苷、核苷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单糖结合成的双糖、多糖等也是糖苷。酐常见的搭配是酸酐,与水反应可形成酸的化合物或由酸类缩水而成的氧化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稿件中,不能将糖酐统一改为糖苷,这一点在本文后面将详细论述。
若学生没有举到学过的数集就追问:我们最早学数学就是从数开始的,你能不能举一些数组成的集合呢?在此基础上给出常见数集的符号表示.
1.2.2 形近字辨析
形近字也是编辑在审读加工化学稿件时比较容易漏掉的“硬伤”。其中有些形近字,编辑在审稿时仔细一些是可以辨别出来的,比如“微生素”应为“维生素”,“过滤状态”应为“过渡状态”,“参透浓度”应为“渗透浓度”,“鲜昧”应为“鲜味”等。而有些形近字需要编辑利用专业知识来辨别。当遇到对形近字的使用模棱两可的情况时,编辑不妨从化学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入手,画出结构式,通过图文结合来综合判断。例如比较常见的“乙烯雌酚”应该改为“己烯雌酚”。因为“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结构式为
其中的双键所在的碳链上有6个碳原子。按照中文的系统命名法,选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链上碳原子数命名主链,10 个以内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10个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己烯雌酚的主碳链中有6个碳原子,对应命名时要用“己”,而不是“乙”。同样的,在明确物质的结构式后,我们也就可以确定常见的 -苯酚应该改为 -萘酚了。
建议:推荐常规进行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使用罗哌卡因等药物进行切口浸润或周围神经阻滞或中下胸段硬膜外阻滞控制伤害性疼痛;无禁忌证患者可使用NSAIDs药物控制炎性痛,适量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重度疼痛。开放手术推荐联合硬膜外镇痛,腹腔镜手术不推荐常规使用硬膜外镇痛。
2 词语的差错实例解析
在化学书稿中,描述有机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常常会涉及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化。不少稿件中会用到“气化”一词。实际上,用于表示“液体变为气体”这一过程,有沸腾、蒸发和汽化三个词语,并没有“气化”一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定义,沸腾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蒸发指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为气体。而作为动词的汽化,泛指液体变为气体,使用范围更广泛。
2.1 同音词辨析
2.1.1 合成前提还是合成前体
前体(precursor)指在代谢或合成途径中位于某一化合物之前的一种化合物。前提多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辞海》(第六版)]。
右美托嘧啶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该药对此受体具有极佳的选择性,对人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抑制效果明显,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呈兴奋状态时,会分泌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并对突触后膜有着刺激作用,随之其反馈性刺激突触前膜α2受体,经此对甲肾上腺素分泌起到极佳的抑制效果[1]。并有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右美托嘧啶麻醉时,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亦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不良反应[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数值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右美托嘧啶对手术麻醉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极佳的抑制效果。
初心如磐,奋楫争先。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郝哲严谨求实、敬业奉献,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用奉献履行了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工作使命,用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郝哲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和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誉。
2.1.2 脲嘧啶应为尿嘧啶
2.1.3 气化和汽化
“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尿素,“尿”是人和动物体内,由肾脏产生,从尿道排出的液体。术语在线给出了关于尿嘧啶的说明,学名为2,4-二羟基嘧啶,又称二氧嘧啶,英文uracil,RNA中的主要碱基组分之一。因此,只有尿嘧啶,没有脲嘧啶。
化学稿件中的词语差错,主要涉及同音词、同义词和专有名词几个方面。
九一八以后,帝国主义的炮火打碎了中国的和平,狂飙的时代撼着整个远东,惊破了沉醉的梦魂,太平洋的潮流和群众的呐喊一致地怒吼了,戏剧底责任,是负有严重性的宣传,在这垂危的国难期间,它当然不能再落后了,所以复活后的戏剧,剧社像雨后春笋一般成立,完成一条坚固的阵线。
例如:醇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而且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还要高许多,这是因为醇分子间形成氢键,要使液态的醇气化为气体,除要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外,还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去破坏分子间氢键。例句中的液态的醇要变为气体,就要用汽化而不是“气化”。
2.1.4 泄露和泄漏
泄露一般指不应该让别人知道的事让别人知道了,如泄露风声,泄漏一般指液体或气体漏水。例如:如待蒸馏的为有机溶剂等易燃物,加料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泄露在烧瓶外壁上。这里应该用“泄漏”而不是“泄露”。
2.2 同义词误用实例解析
化学稿件中的同义词主要涉及物质的俗名和学名,例如苯酚和石炭酸,烧碱和氢氧化钠,纯碱和无水碳酸钠等。编辑在审读加工化学稿件时,遇到同义词混用的情况,为了让书稿可读性更强,往往对同义词进行统一。这时需要注意不能不看书稿盲目进行统一。例如,酒精是乙醇的通称,但如果把全书中的酒精全部改为乙醇,那么酒精灯也就错误地变成“乙醇灯”了。
2.3 专有名词的错误表达实例解析
化学稿件中的有些名词是特定的,属于专有名词,如“右旋糖酐”不能因为有“糖酐”二字而误写为“右旋糖苷”。编辑在审读化学稿件时,如果遇到专业术语方面,但又不确定其是否正确时,可以借助“术语在线”。术语在线(termonline.cn)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聚合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权威发布的累计45万余条规范术语。鉴于术语在线对“右旋糖酐”(dextran)已有明确的定义:由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主要是由 -1,6-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因此编辑在改稿时,不能盲目地将糖酐统一改为糖苷。
此外,编辑在审读加工化学稿件时,还会遇到一些在行业内流传已久,但不一定规范的提法,这时就需要按照《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的规定进行修改。例如,在化学书稿中,物质的量不应用“摩尔数”表示,而应用“具体的数值+单位”的形式表示。因为按照《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的规定,使用“单位+数”构成的名称是不规范的。
3 句子的差错实例解析
3.1 概念性错误实例解析
例如,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段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包括IA族、IIA族、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族和0族,副族包括IB族、IIB族、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VIIIB族,其中VIIIB族有3列。
化学稿件中会涉及诸多的概念,遇到相关叙述时,不可想当然,需要经过查证,以确保叙述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1)氨、铵和胺。从汉字构形上看,氨有“气”字头,表示的是一种气体,常见的组合是氨气、氨水(NH3·H2O);铵有“钅”字旁,多表示铵盐,常见的是磷酸二铵、氯化铵、硫酸铵,季铵盐的结构式中有铵离子(NH4+),也用铵;胺有“月”字旁,常见的是苯胺、酰胺键。《辞海》(第六版)中对氨的解释是氮最普通的氢化物,无色气体,具刺激异臭,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氨水”。铵,三声,亦称“铵离子”,氨(NH3)接受一个质子所得的产物,同一价碱金属离子相似,其盐类称“铵盐”。胺,氨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按代入烃基的数目,分为伯胺(RNH2)、仲胺(R2NH)、叔胺(R3N);按烃基的结构,分为脂肪胺(如甲胺,CH3NH2)、芳香胺(如苯胺,C6H5NH2)及杂环胺类。如果在审读化学稿件时,遇到氨、铵和胺分辨不清的情况,建议查阅《辞海》(第六版),并结合书稿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辨析。
2)试验表明,41.41%-0.074mm磨矿细度条件下,通过弱磁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获得最终精矿铁品位64.15%,产率87.63%,回收率92.47%。
3.2 逻辑性错误实例解析
化学稿件中少不了会介绍化学实验,编辑对相关内容进行审读加工时,可以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假设自己是老师或学生,并身临其境进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逻辑性错误。
例如,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叙述:洗涤过的试管等容器应该放在规定的地方(如试管架上)干燥,严禁用手甩干,以防未洗净容器中残存的酸、碱等伤害他人和衣物。
假设位置信息对于由GPS设备提供的路由决策是必需的.hello方案和位置管理系统用于获取邻居和目的地的位置.所有车辆均装有预先加载的数字地图,提供街道地图和交通流量统计数据,如交通流量密度和速度信息时间表,源在Lane1.
洗涤容器是化学实验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容器未洗净,残留的酸、碱很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如何伤害衣物呢?如果编辑在审读时,设想自己做完实验后的情景,就不难发现,这里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衣服被弄脏了。也就是说,“伤害”这个动词的宾语是“他人”,而不包括“衣物”。对于“衣物”,用“污染”更恰当。上例可以改为:洗涤过的试管等容器应该放在规定的地方(如试管架上)干燥,严禁用手甩干,以防未洗净容器中残存的酸、碱等伤害他人和污染衣物。
化学实验中同样也会介绍实验目的,在书稿中,如果在叙述实验目的时,没有联系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很容易出现叙述上的偏差,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例如,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叙述:掌握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这是书稿中对“溶液的配制”这一实验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会的操作技能的描述。但没有说明是什么浓度的溶液,读者也无法通过实验目的的叙述了解这个实验的真正要求。如果编辑在加工时,能够想象做实验的情形就不难发现,实验中一般都会要求学生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而具体的浓度值一般会在下文中逐一列出。因此,上例可以改为:掌握一定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2.2 蒴果灭菌与种子接种 成熟未裂开的白及蒴果表面先用洗衣粉水刷洗,再用流水冲洗蒴果约30 min。待表面水分被无菌滤纸吸干后先用75%酒精消毒1 min,再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15 min〔12〕,期间不停摇动。消毒彻底后用无菌水冲洗4~6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切开蒴果顶部,用镊子将粉末状种子直接抖落在培养基上,稍加摇动,使种子散布均匀,尽量铺满培养基表面。
综上所述,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需要编辑在审读化学稿件时,始终坚持“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的工作原则,既要注意消灭由于录入、排版等无心之失造成的“显性错误”,也要注意防范因为缺乏考证、自以为是而造成的“隐性错误”。这就需要编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有心人,以耐心、细心、严谨的态度,勤查、勤学、勤问、勤思考、勤总结,不断学习和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编辑都能消灭化学稿件中语言文字类硬伤,为出版高质量的图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周奇.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类型、规律及防范[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4-6:139-162.
[2] 郭爱民.图书报刊质量问题面面观——常见编校差错例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芬之,周杨.图书出版必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
[4] 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 Errors in Chemical Manuscripts
XIONG Y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Wuhan,Hubei 430074)
Abstract Many molecular formulas,chemical reaction equations,data and variables in chemical manuscripts are difficult for editors to read.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ading chemical manuscripts,editors will concentrate o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in reading chemical manuscripts such as numbers and chemical symbols.At the same time,the language errors in chemical manuscripts have become"hard wounds"which are easy to ignore.This phenomenon is easy to meet when new editors revise manuscripts.The author combines his years of reading and processing experience,screens out representative examples,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in order to explore ways to prevent and avoid such errors.
Keywords chemical manuscripts;cas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21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5.025
标签:化学稿件论文; 实例论文; 解析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