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智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给建筑工程施工诸多方便,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一旦控制和处理不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就极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因此,必须采取的有效的措施,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
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多具有较大的体积结构,且厚实度高,浇筑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同时也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需要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原因,以此为依据做好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提高浇筑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因所用混凝土材料较多,后期水化反应集中,对养护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环境温度超过 25℃,便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在硬化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基于其结构特点,遵循专业施工原则,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施工人员行为落实规范性,严禁出现随意施工、违规操作等行为。同时还要总结以往经验,对常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提前编制应对方案,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提高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2.1混凝土需要量较大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的体积和表面积都要大于一般混凝土,并且混凝土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施工技术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
2.2工程条件复杂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工程条件复杂的特点,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与一般混凝土浇筑施工相比较,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条件相对比较复杂,这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施工技术要求高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和面积都相对比较大,且构造厚实,在浇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蜂窝、露筋、凹凸不平、裂缝等现象,因此,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连续性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的缝隙,充分保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2.4容易产生裂缝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现浇发生裂缝的机率应该是通病发生率最高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为几个方面:①水泥水化热,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使得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进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②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凝固后,混凝土内部水分不断向外散失,在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或在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加剧引起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养护工作要求较高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减少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目标要求,提升建筑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养护工作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3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
3.1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事实上,我国的施工建筑单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高厚度、高强度的大体积混凝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先进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以及先关技术的掌握。事实上,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比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混凝土强度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水化热程度的降低,继而由此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水化热程度的管控,继而以此为基础实现水热化程度的降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配比原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此外为了节约相关的材料,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需要在配制的过程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向配制原材料中掺杂一定比例的一级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事实上,采取这样的措施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混凝土水化热程度的降低,并增强其自身的可泵性以及强度。
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般的技术人员主要采取全面分层、分段分层的措施。所谓的全面分层指的是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逐级的进行浇筑作业,这种方案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较少的施工环境。而分段分层指的是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3.3合理控制温度裂缝
在浇筑时,控制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控制温度也是具有关键作用的。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控制水化热。第一,合理降低混凝土入模时间,为此,在制作混凝土时,可以选择低温水和砂石,搅拌时间要尽可能短,为了促进浇筑过程的热量散发,尽可能的延迟水热化峰值出现的时间,延长升温时间,可以采取薄层浇筑的施工方式。第二,拆模时间要合适,据有关实验显示,混凝土拆模后若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距大于 25℃应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反之即可拆模。第三,为了使混凝土符合设计的有关要求,可以通过提前买入得测温点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控。
3.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建筑项目施工程序当中特别关键的一项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关键有:①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不可以大于20℃的差值,如果混凝土构造的抗裂能力足够好,则要保持在20一24℃之间的温度②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之间、内部温度以及外界气温之间要在20℃以下的温差;③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广泛使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内部降温法关键是在混凝土内部提前放入水管,在水冷却的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降低。浇筑刚完成时便能实施冷却;④对混凝土表面施用保温法,关键保温材料有湿砂、草袋等。经过对混凝土表面实施保温,能达到散热缓慢的效果,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加强,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获得有效的控制;⑤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通常在混凝土的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并且还可以对混凝土收缩经过形成干裂实施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对其各环节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高各项操作落实的规范性,保证结构施工质量达到专业要求。并且,在完成各项施工作业后,还需要落实养护措施,避免结构水化热集中而出现裂缝,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率,由此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66.
[2]郭宏彬.论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124.
[3]刘震冰,吴森森.刍议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129-130.
论文作者:何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化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