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事实如何建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评析论文

科学事实如何建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评析论文

科学事实如何建构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评析

杨易林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上海 200240

摘 要: 布鲁诺·拉图尔和史蒂夫·伍尔加合著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是科学社会学SSK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中人类学路线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奠定了以拉图尔领衔的法国巴黎学派的基础地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其研究路径优越性、对科学真实性的探讨、经济学视角看待实验室生活、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书中学科案例做了多维度分析,探讨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 科学事实;建构;实验室;科学革命

人类的文化已经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因为全球化,“科学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对科学,尤其是当代的科学,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而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和英国学者伍尔加合著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以下称《实验室生活》)正是深入一个实验室——神经内分泌学科学成果生产的一线,来探索科学事实建构过程的好书。这项工作有助于人类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不再畏惧对精确科学进行分析,并有助于把对科学过程的研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1]

一、该书研究的路径优越性

为什么得是两个外行,人类文化学家、社会学家来阐释科学事实的建构?既然是实验室生活,为什么不交给科学家、实验室人员来阐发?其实,一个人类族群的特点,他族、人类学家比本族看得更清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道理是相通的。科研人员,身处实验室,可能有些他们熟视无睹的事物,恰恰是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则涉及到“真实性”问题。科学家的传记、回忆录、访谈等材料,并非像公认的科学事实一样确凿无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探究实验室,就会使关于科学的分析具有更大独立性。“切不可只相信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自己所说的。他们应该成为人类文化学所说的‘情况提供者’,即一个有特长的、当然的情况提供者,但最终是一位令人怀疑的情况提供者。”(《实验室生活》第11页,下同)怀疑的态度,对于一切研究,都是必要的。

科学与社会是联系紧密的,科学对象也是社会产品,有必要从社会学角度予以考察。“在任何时刻,科学的内容和社会背景这两个整体之间的联系都存在着。”(第12页)作者不仅仅有着社会学的视角,也超越了它,时常摆脱社会学通常的概念,创造了许多新的、有时显得新奇的概念来阐述自己的观察、分析,如建构、可信性、功绩、噪音等。

二、真实性与科学事实

科学论文中包含大量陈述,拉图尔和伍尔加对这些陈述按照更接近事实还是思辨分成五类。“第五类陈述体现最似事实的实体,而第一类陈述则代表着最思辨的论点。”并且,陈述是可以动态变化的,实验室活动的结果是把某类陈述转变为另一类陈述。“从一类陈述过渡到另一类陈述,其真实的程度会因不同的加工不断地或增或减。”科学事实在这种陈述的转变中,逐步涌现出来。“当事实失去自己全部时间的属性并融入由其他人提出的宏大的知识整体时,事实就被承认为事实。”(第67-81页)

电机驱动部分。两路(水平和俯仰)H桥驱动直流电机,通过H桥的通、断组合状态来实现用两线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如图5,Q1、Q4,Q2、Q3都截止时,电机处于静止状态;当Q1、Q4截止,且Q2、Q3导通时,电机往一个方向转动;当Q2、Q3截止,且Q1、Q4导通时,电机往另一个方向转动。处理器通过基础的日期时间、传感器信号、限位状态和手动控制状态来控制H桥的通断组合,实现对两电机的驱动,完成对日跟踪。在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Q1、Q4、 Q2、Q3截止和导通的时序,严禁Q1和Q2或Q3和Q4同时导通的情况。

除了功绩,“可信性”也是投资的对象。不同地位的科研人员,其研究具有不同可信性。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人员,其文章引用数往往很低。实验室主任、资深研究员,则拥有很高的可信性。这种对可信性的投资,既有金钱方面,也有时间方面。可信性具有可积累性,由低渐渐而高,但也可以从高再变低。一位研究人员因为卓有成绩,而被上级重视,得到许多拨款、大量设备与人员支持,但如果日后许久未产出科学界预期的成果,其可信性也会降低。

“对具有很大争议的数据资料给予的信任同样是一种资本投入。”(189页)决定可信性的核心在于人。当实验室主管看到一名年轻的、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时,便可以引进他。这可以称作一种“购买”。购买的对象,是科学家将来生产信息的能力。日后该人员的产出会给实验室带来回报。这便是投资的利益所在。而科研人员的简历,其中有其个人信息、学历情况、研究经历、科研成果,则代表着商品价值(把潜在引进的科研人员看作商品),决定着实验室领导对其可信性的评价高低。

在科学事实的塑造过程中,一开始类比推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类比推理尽管在逻辑上不精确,但在科学上特别具有启发性。而一旦新的陈述被接受,人们就改变了陈述的前提,使结论的推出呈现出三段论的形式。

三、从经济学视角看科研产出

该研究中,对照组用遵医护理,全面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组用全面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全面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血糖空腹指标、餐后2 h指标的监测结果、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复常血糖的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

实验室人员对资料的信任度,也取决于个人人格的特点。实验室人员比尔居和李克尔就曾讨论一个实习的年轻博士后女研究人员的能力问题。数据、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制造数据的人是相关的。“某一陈述的作者的重要性与一篇陈述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第147页)

作者提出了功绩、可信性等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概念,并且有时把科学研究看作投资。“科研人员的行为与资本主义的投资人的行为极其相似:他必须预先积累起功绩。这种积存越大,投资人将来收货的利润越丰厚,于是,资本就不断地提高。”功绩是实验室中经常被提到的词。功绩可以类比商品,可以交换。这是功绩的第一个含义。第二,功绩可以共享。第三,功绩可能被窃取。第四,功绩可以积累或者被损害。以上四点,说明功绩具有金钱的所有特性。拉图尔和伍尔加的研究让人清楚地看到,科研人员并不只是单纯地探求真理,满足好奇心。生物学家迪特里希决定从事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是由于他从中看到了好处。“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判断某一领域为他提供的前途和摆在他面前的机遇时,所用的几乎是经济学的计算方法。”(183页)功绩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奖励,所以科研人员追求功绩。

系统是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因此有必要对司法鉴定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下图为司法鉴定管理信息框架图(图1)。

用经济学的眼光去打量科学研究,是作者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经济学的话语能揭示一些科学事实建构的本质社会学属性,让我们了解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实质。

科学并没有多少实际应用的年代是科学的纯真年代。当前,科学已不再纯真,科学和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和利益已经密不可分。江晓原认为:“科学和资本的结合其实也是我们自己要这样做的。我们向科学技术里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但是当它给了你经济效益的时候,它就不纯真了。”[2]对此应持辩证的看法,在科学全面渗透生活、大规模应用的当代,科学不可能纯真,不纯真、获利不等于错,科学的恰当应用对人类大有裨益,但把获取利益当作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唯一目的则是有害的。我们应把科学看作工具,既不过分抵触科学,也要对科学有戒心,防止科学伤害人类。

众所周知,水果的包装除了需要具有防挤、防压的作用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保鲜性能。就比如说我区市场上出现的包装葡萄专用的保鲜纸袋,以及包装桔子、猕猴桃等水果所用的包装纸箱,都需要在包装箱内以及在水果上面覆盖碎冰,或者做出一些其他制冷措施,来使水果与贮藏环境相适应,以此来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而且,为了保证水果从运输到销售始终保持新鲜,在贮藏、包装、运输、销售这一系列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所以,这就要求我区水果在包装时,要对于温度和湿度做到严格的把控,对于选用包装的材料也必须具有防压防潮等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果从包装到销售避免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从而提高水果的质量。

四、结语

《实验室生活》是以自然主义的方式研究科学,深入探讨了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触及人性、社会、理性和知识这些更广博的问题,从若干全新的视角对科学事实的建构做了独到的诠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拉图尔和伍尔加走进美国的一个神经内分泌实验室,同实验室人员长时间地接触,甚至同一些人成了朋友,他的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手的、鲜活的。这种深入一线实地调查的态度、方式是值得相关研究者学习的。拉图尔和伍尔加审视实验室的一些视角很新,如社会学、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该研究极大地拓宽了人们对实验室研究成果建构的认识,使实验室不再神秘,展示了科学事实变化的复杂性,并去除了人们对科学家理想化的刻板印象,科学家的研究动力并不仅仅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许多科学家有时也会像商人一样,衡量研究的金钱收益、名誉收益。科学研究过程应被辩证、全面地看待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法]布鲁诺·拉图尔,[英]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2]江晓原.科学已经告别纯真年代[N].中华读书报,2014-12-24(015).

作者简介: 杨易林,河南禹州人,硕士二年级,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科技伦理。

标签:;  ;  ;  ;  ;  

科学事实如何建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评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