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病房里更是全面使用与发展,但在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除原因中,堵塞时常发生,因此预防堵塞的发生在留置针使用上至关重要。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堵塞;预防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为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除了病房全面开展使用外,门诊急诊也在逐步扩展使用留置针。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特殊药物时,留置针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常发生非计划性拔除,原因众多,例如:堵塞、脱落、渗血渗液、静脉炎等等。在逢广贤[1],陈晓蓉[2]等人调查可发现堵塞例数为各并发症之首,且发现堵塞原因繁多,因此预防留置针堵塞是延长留置针使用的关键,针对原因,作出相应对策。
1.堵塞的原因分析引起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复杂:(1)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营养性药物等是导致堵塞的主要原因,由于输注分子较大的药物,输注后没有得到充分的冲洗管道,药物容易粘附于管道内壁,长时间的输注,积聚药物越积越多,导致堵塞。(2)输液时血液回流时间过长或者封管后肢体受压导致血液回流,血液凝聚在管壁上,没有及时冲管,导致堵塞。(3)护理操作不当引起,没有正确使用封管手法,管壁内压力低于血管内压力,容易导致留置针套管前段有残留的血液,堵住管口,导致堵塞。(4)封管后管道封闭夹子位置过远,未能起到阻断血液回流作用。(5)患者自身疾病原因,凝血机制异常,有血栓史、糖尿病史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堵塞[3]。(6)封管液选择不当。
2.预防堵塞的发生2.1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营养性药物时,应得到充分冲管,在输液方案上作出适当调整。既往输液原则为输注刺激性由低至高,可减轻输注中时患者的不适感,但在输注几种此类药物,输液顺序原则应改为先输入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再输入等渗性或刺激性弱的药物,输入这些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3];输注甘露醇此类易结晶药物后需要冲管,避免结晶在管壁内;另外,输液方案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的必须前后冲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微粒堵塞管道。
2.2 使用留置针前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宣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输注药液是利用输液瓶内压力大于血管内压力的原理,使药液逐步输入体内,当输液瓶过低时,血管内压力大于输液瓶内压力,血液逆流,时间过长,血液凝固在管壁上,无论钢针还是留置针都容易凝固的血液堵塞;另外回流的血液容易在肝素帽上凝成血块,从而在留置针末端堵塞管道。因此,无论采用钢针还是留置针,都应该输液瓶高于输液肢体,避免血液回流。
2.3 输完药物后需要封管,使用正确的封管手法。封管时取封管液5ml,连接头皮针,将头皮针退至只留针尖,同时慢慢地退注封管液,以正压方式封管,并保证封管液充满整个留置针肝素帽管腔[4]。
除了正确封管外,还要选择正确封管液,常见封管液为肝素盐水,但用肝素盐水封管适用于血液粘度较高的患者,生理盐水封管适用于禁用肝素、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或两次输液间隔时间接近的患者。
2.4 现在临床使用的留置针都携带安全夹,用于防止血液逆流。在李冬梅[5]等的调查中发现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时被夹闭官腔内失去液体静压作用,当夹闭延长管远端时,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使回血率增高,相应堵管率增高。
因此正确封管后,安全夹应夹闭于接近穿刺口,保证没有延长管没有空间,产生不了压力,减少回血,从而预防了堵塞的发生。
3.讨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广泛覆盖医疗工作中,避免患者输液时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保护静脉留置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是值得所有护理人员研究的。堵塞作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除原因之一,在临床上不可忽视。通过预防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发生,可以降低留置针拔除率,因此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堵塞发生的原因,作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实施正确的封管技术,指导患者或家属保护好留置针,才能延长留置针的停留时间,才能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留置针的应用。
参考文献:[1] 逢广贤,王桂花,邵艳红.静脉留置针堵塞原因及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3860.[2] 陈晓蓉,熊书梅,宋艳玲.静脉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与对策[J].健康必读杂志,2013,10(10):309-310.[3]许有楠.静脉留置针堵塞额预防及护理[J].心理医生,2012,01:53.[4]王蔚,张卫.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36-1237.[5]李冬梅,何艳,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5):20.
论文作者:陈雪琼 柯敏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静脉论文; 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肝素论文; 原因论文; 压力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