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维英 四川省开江县任市中学
摘要:课堂提问虽然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行为,但对于许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而言,并不清楚提问的功能,也没有注意提问的要素,这样必然导致随意而问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和训练提问技能,必须首先明确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关注课堂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 提问 技能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含义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
提问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在课堂教学的各种师生交流方式中,提问这种教学方式交流最直接,信息交换的效率最高,反馈最及时,师生的情感活动最丰富。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技能可以与各种技能相互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交互使用。如在讲授法中,以问题构成讲授的手段,以问题形成反馈;在讨论法中更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实验探究法中,更是先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配合提问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和论证。这些都说明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提问技能。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
(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来于问”。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点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例如
在引入“速度”概念时,教师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三个问题:
①同时起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我们怎样判断他们的快慢?
②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怎样比较其快慢?
③如何比较百米短跑冠军和奥运会万米冠军的快慢?
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起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的注意。
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课堂提问维持课堂秩序。例如,向有课堂问题行为倾向的学生提问,可集中其注意力。
(2)启发思维,主动学习。在中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极为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常常处于被告知的地位,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等于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得不动脑思考以作出尽可能的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只有遇到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发展。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扩大思维的广度,提高思考的层次。同时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深受教师课堂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高中物理知识是前后联系的,许多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讲述新知识时可以通过适当提问,让学生共同来回忆、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提问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建构高中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反馈评价,调控教学。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答问,可以了解所提问题的深浅,搜集教与学的信息,检查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教与学的双方可以及时调整,弥补不足,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提问形成信息的双向交流,有助于发现教学难点和学生理解中的“盲点”。
(4)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同时会不自觉地自我组织语言,达到表达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回答提问不但壮大学生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且在集体学习中引起互助活动的刺激,甚至引起学生的集体争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通过提问还可以促进人际活动,加深个体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
1.提问结构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结构即高中物理教学展开的教学程序结构,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设计的系列问题应该依照某些结构进行,这些结构可以是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和高中物理知识的逻辑结构等。
从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应注重问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记忆到理解再到运用,问题设置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不断提高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以认知结构来设计系列问题能够促进这一任务的完成。
例如
在“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一节中,教师提出如下一系列的问题:
让学生拿起小弹簧轻轻地拉一拉或压一压,并用手捏橡皮泥、用力压木板等。
教师问1:在弹簧被拉伸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教师问2:用手捏橡皮泥、用力拉弹簧、用力压木板,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问3:产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问4:在做完微小形变的实验后,物体受力都能发生形变。形变后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问5: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否归纳出弹力产生的原因呢?
教师问6:定性地分析弹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方向怎样?
其中1~2问是经验、感知觉与记忆水平的提问;3~5问着重高中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归纳水平的提问;6问属分析水平提问,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从高中物理知识的逻辑结构设计问题,应注重知识的逻辑线索和高中物理学常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问题的设计要依据高中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既掌握了研究高中物理问题的方法,又认识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2.提问的措词
含糊不清的问题很难让学生展开思维,不确切的问题会产生多种回答而引起混乱。故提出的问题应该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提问措词应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1)明确的高中物理情境和条件。
(2)指明思考的前提和方向。
(3)问题简练,避免模棱两可。
3.提问的焦点化
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是焦点化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范围不能过大,给学生完成的任务不能过多,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重点问题上。
4.提问的节奏与停顿
问题提出后,要注意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停顿时间可长一点,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也可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思考的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上进度;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于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提问做得松紧有度,这样提问效率才高。
论文作者:钟维英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3月总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技能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3月总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