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分析与研究论文_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分析与研究论文_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介入放射科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功能指标、心功能分级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Ds和LVDd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FS和LVEF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Ds和LVDd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FS和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影响;研究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死亡率较高。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所造成的,脂质代谢异常使得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脏缺氧,若是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随着病情进展,心肌缺血缺氧面积不断增加,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因此,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以改善被阻塞病变血管,恢复心脏供血供氧,提高心功能为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研讨范围,分析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引起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36例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在52~75岁,平均(63.5±4.1)岁,心功能分级上:2级12例,3级21例,4级3例。对照组36例患者,男23例,女13例,年龄在53~76岁,平均(64.3±4.4)岁,心功能分级上:2级11例,3级22例,4级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主要选用硝酸酯类(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5032)、依那普利(上海寿如松药业泌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3405)、地高辛(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0053)、β-受体阻滞剂(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83050)及抗血小板药物(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5029)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介入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片(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00 mg)、阿托伐他定(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20 mg),并纠正患者心功能不全。待患者症状恢复平稳后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本次手术路径,选用合适的造影导管、指引导管、指引导丝、球囊以及适合病变血管的支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必要情况下可采用辅助手段进行引导治疗。导丝通过患者病变血管后,在需要处理的狭窄部位置入球囊,充气加压后等待狭窄部位充分扩张后将支架置入。若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障碍时,可考虑对其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当患者术后冠状动脉所剩狭窄度在10%以下时,则提示本次手术成功。术后8 h对其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每日2次,每次5000 U),同时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片: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00 mg)。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的分级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LVDd为(48.7±11.5)mm、LVDs(30.4±0.7)mm、LVEF(46.3±7.4)%、FS(22.3±3.0)%;观察组治疗后LVDd为(44.2±12.3)mm、LVDs(27.3±0.6)mm、LVEF(49.3±6.0)%、FS(27.3±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NYHA分级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YHA分级包括19例Ⅰ级、13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常规组患者NYHA分级包括13例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试验组患者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率极高,预后效果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介入术的推广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急性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治疗可以极大程度的恢复心肌收缩功能,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肌舒张与收缩功能,促进患者心脏血运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提示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伴有心肌缺血,极易发生心肌细胞数量可逆性减少,长期发展还会影响心脏收缩储备功能,进一步发展还会造成心室功能损伤及预后较差。及时给予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促进梗死动脉恢复并增加血管灌注,抑制心肌抑制与心肌冬眠,以防出现心肌残存进一步发展为心肌凋亡或不可逆性坏死。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药物治疗多致力于血管灌注改善,但是无法促进梗死心肌部位功能恢复,相比于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法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改善方面疗效尤为显著。众多文献报道,及时血运重建不仅可以切实缓解梗死心室壁节段扩张症状,还可以促进心肌收缩功能恢复,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与左室重建,预防心力衰竭病症加重,改善预后效果,药效机制十分科学,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桂香.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干预作用研究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88-189.

[2]周志超,陈杰,魏文琦,等.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综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1-2.

[3]涂晓文,黄国明,王洪如,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743-6744.

论文作者: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分析与研究论文_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