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四川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机遇论文,西部论文,川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为此,美国曾大举西进,欧盟实行过许多扶持和振兴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措施,巴西也实施过开发落后的西部的战略。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明显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推进的情况下,党和国家作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这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保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及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举措。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西部乃至全国大省的四川,应当抓住机遇,审时度势,从发展农业入手,振兴四川经济,用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抓好四川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发展农业的必然性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是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四川也和全国一样,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还多,农业如果搞不好,就不可能解决吃穿问题,同时也就不可能搞好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这是很直接的、现实的。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有力地支持了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四川农业却没有跟上整个经济发展的步伐,其内在弊端也暴露了出来。突出表现在: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据统计,四亿多成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20%,其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0%,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四川是一个内陆大省,情况与全国一样,甚至更差。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送孩子上学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贫困导致素质低,素质低又导致贫困进一步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制约了四川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力量薄弱。四川地处盆地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少地方还在实行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改革以来,虽然实行了土地联产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但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使得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得到根本提高。农业劳动仍然以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主,科技进步在农业的贡献率不到30%。
(三)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滞长。中国的改革,率先从四川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不仅给城市改革带来了示范效应,而且农民用镰刀锄头给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以强有力的支撑。然而,随着城市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农业在为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农民的收入却相对地下降了。这是与改革的初衷相背的。
(四)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结构不合理。目前,基本上停留在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农产品的附加值极低。据估计,农产品的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约只有0.5∶1,而发达国家则是3∶1。二是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农业生产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但是,由于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的这种过剩只是地区性、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如近年来出现的粮食、棉花等供求过剩。同时,虽然目前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现阶段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追求将不断提升,低品质的农产品生产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四川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定位:走高科技生态农业的路子
西部大开发,对于四川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必将使四川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四川农业发展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眼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里,最重要的和紧迫的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要立足于长远,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四川和全国一样,农产品的生产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低品质的产品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是简单地象过去那样哪些品种多种点,哪些品种少种点,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从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高度去全面地调整。二是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地调整区域种植结构。四川农村的自然条件各异,因而农业的类别很多,有平原、丘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如成都平原、安宁河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应以种粮食为主,国务院已批准了安宁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决定投资24亿元,其中获世界银行贷款1.3亿美元。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 放手发展粮食生产,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沿长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应进一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高附加值的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发展生态农业,保持良好的水土和生态平衡。其余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区,应以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种植各种花卉、药用植物、烟叶、油菜籽、蚕桑等经济作物。而大城市郊区,应减少粮食栽种面积,积极发展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发展农、畜、水产品加工业,并积极发展创汇农业。三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农民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收益结构。首先要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民的收入结构与农民的数量息息相关。农业所创造的价值本身就低,农民的数量又多(占总人口的80%),参与这部分农业价值分配的人口多,因而农民的收入就必然低。这是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除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外,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要尽快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于非农产业,多渠道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当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循序渐进。事实上,这个过程是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关的。其次,要创造条件,帮助和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受益的产业太窄,除了种植业、养殖业外,其余的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均没有得到利润的分享,而初级产品的利润比较精加工后产品的利润,无疑要小得多,大头利润被其它环节赚去了。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民受益的产业范围,彻底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业的利润分割。这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使农民与市场相连接,使企业与农民成为这个链条中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证和提高。四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过去农产品相对短缺的时期,农业生产是以产定销,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农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与市场脱节的农产品的生产所导致的结果是一些产品供过于求销不出去,给农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而一些产品却供不应求,有市场需求,而农民却无货可以赚钱。因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具体地可以采取龙头企业与农民订合同,农民则以销定产的办法,让农民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增加农民的收益,而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
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机遇,发展四川农业,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任何工作的最终目的,说到底,都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毫无疑问,也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要富强,农民不富裕是不可思义的。而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农民不脱贫致富是不可能的。因此,四川农业发展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必须盯住“效益”二字,以“效益”为中心,只要能赚钱的,就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大力发展,而赚不到钱的,就不能盲目地干。要克服过去那种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作法,把农业发展转到重质量、重效益的轨道上来,把农民的增收从仅依靠农产品提价转到主要依靠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
第二,眼前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发展四川农业,既要只争朝夕,说干就干,但在工作中又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进行。既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注重长远利益,既要立足于局部利益,又要顾全全局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农业的退耕还林必须得坚决实施,因为这是关系到长江流域及整个全国的生态平衡问题,必须得顾全大局。甘孜、阿坝等地区的禁止伐木,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收入,但从长远考虑,我们不能做危及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事,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建设去换取眼前的短期效益。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抓粮食生产的关系。近几年,粮食不断获得好的收成,1995年就达到了9300亿斤,确实有供过于求的现象,但是这种过剩应该只是结构性、阶段性、地区性的过剩,确切地说,是低消费水平条件下的过剩。就四川来说,目前还有60个县和3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这些人连温饱都没解决。 即使解决了温饱的地方,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同时,随着耕地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粮食生产具有巨大的需求潜力。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一定要抓住粮食这个根本。再从全局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不富裕,如果粮食短缺,不可能依赖进口粮食来生活,一旦粮食出了问题,整个国家就会出问题,因此,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说到底是个政治问题,千万忽视不得。但尽管如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四川要抓住粮食这个根本并不是低水平地去发展粮食生产,而是要在一些主产粮食的地区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粮食的品质,使之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三、强化政府的功能,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西部大开发,说到底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理应在其中有所作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包揽一切。政府应改革权力的行使方式,强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服务功能,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经营,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一)法律导向。1979年,四川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实行了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这一改革,由于尊重了农民的选择,客观上明确了农民、农户的财产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还是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体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障和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目前应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农民、农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法人地位,使之成为独立的“经济人”,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利。
四川农业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四川有丰富的林产资源,有肥沃的土地资源,有大片的荒山滩涂资源。发展农业,既要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资源。首先要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仅一亩多一点,预计到2010年每年将减少几百万亩土地,同时每年将新增人口1000万左右。四川比全国水平还低,人均不足8 分耕地。因此,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耕地,绝不允许非法占用耕地。其次要保护好森林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禁止对这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应做到能买到的且有能力购买的资源,绝不开发本地资源,使四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导向。四川农业要发展,科技、资金是关键。因此,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各方面全方位加大对这两方面的投入。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一是要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建立政府、企业、民间的多元化的农科体系。二是要改革农业技术推行体制,组织农业科研重点项目攻关和技术推广。三是要多方面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激发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产业的创业激情。同时,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的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带技术和项目流向四川。第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西部大开发既然是政府行为,国家应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四川应尽力争取国家对四川农业的投入,争取国家投资项目的倾斜。同时,四川也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量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
同时,应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逐渐实现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从而使土地资源所蕴藏的商机得到显现。
(三)服务导向。政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服务:第一,要抓好种子工程,为农业提供具有优良品质的种子。四川农业发展应具有高的起点,要积极着手引进、培育、推广一批具有高品质的品种,淘汰一些落后的、滞销的品种,使四川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适销对路,且具有强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其价值。第二,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则连着农户,龙头企业虽然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与农户签订合同,但龙头企业又不可能与千家万户签合同、下订单,而必须要有一个中介组织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产联销链条。第三,要为农产品的销售开拓市场。一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搞活流通。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产品的销售越来越依赖于市场,农产品卖不出去,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都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应当强化市场第一的观念,研究市场动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打击市场交易中的欺行霸市,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要加强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发展专业市场。二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为农产品的外销提供服务。我国加入WTO在即,加入WTO后,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农产品的加工出口,不失为上策。因此,作为政府,应为农产品的加工出口疏通渠道,提供服务。第四,要进行体制创新。要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调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