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关键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注册会计师论文,年中论文,关键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以一个年度为样本来测试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那么2006年无疑最具代表性。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不少大事发生。这些大事的发生、发展,集中表明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一、准则指南双飞翼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对外发布。重新构建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就像传说中的这只大鸟,左翼为准则,右翼为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行动,对执业准则、指南进行了大规模、宽口径、强纵深的宣传与培训,向外辐射至广大公众,对内覆盖于整个业界,为执业准则、指南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厚重的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执业准则及其指南的发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一,以国际趋同为指针,充分借鉴国际成熟的审计理论与实务成果,达成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本质和谐;其二,告别了以往单件生产、修修补补的准则制定模式,一次性、大批量地构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系统工程;其三,执业准则与指南的配套模式,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逻辑严谨的“设计图纸”与“工艺图纸”,便于注册会计师按“图”操作;其四,充分考虑了中国特色的审计环境,实现了国际审计准则的中国化,提升了中国特色审计的新认识,开辟了转型期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境界。
二、人才培养现新猷
在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班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提出了“总结自己,学习他人,准备将来”、“整合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网络,碰撞、裂变、提升”的总要求。在注册会计师业领军人才培训班上,王军以“德高诚为本,业精悟在先”为题,从人才国际化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合伙文化的特质、勤学善悟的要义等核心思想,回答了“什么是领军人才”、“成为怎样的领军人才”以及“如何成为领军人才”的重大问题。
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方兴未艾,创新理论日新月异,信息传递流布深远,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恢弘背景,既为一流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又为“走向平庸还是走向大家”的选项带来了挑战与可能。怎样才能谱写高级审计人才这一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的新篇章?怎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军人才?时代在看,世界在听。
传统的注册会计师培养路径是内趋式的,“品种”单一,能量耗散。新型注册会计师的成长需要经过“向上”、“向前”、“向外”的历程,才能不断焕发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向上,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奉行“和合”,义在利前,知是非,明荣辱;向前,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既深耕专业又超越专业;向外,就是要汲取国际先进的会计、审计成果,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进而影响国际会计事务,推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世界。
敬业、勤业、精业,是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重要体现和基本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三不朽”之谓,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惟有先立德,才可以立功、立言。做人和做专业两者不能偏废,既会做人又会做专业者必然是未来的大家,只会做人不会做专业者不过是普通的好人,不会做人只会做专业者无疑是断翅的飞鸟,既不会做人又不会做专业者惟有出局一途。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一个领域的思想大厦,必然要靠一批专才和大家来支撑;一个业界的灿烂星空,必然要有一批有志者和有为者来辉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情感,聚才的方略,是注册会计师由衷的期待。正所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做大做强闻铿锵
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战略,堪称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历史上的第二次组织重整。与前次“上规模”不同的是,本次重整基于“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内在需求、机构互动”,少见被动地“上花轿”,少见头脑发热地“聚婆姨”。既积极、又稳妥构成为本轮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关键词。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秘书长陈毓圭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的工作目标、必要性、切入点、实现路径、把握因素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四个方面的背景:一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型企业迅速崛起的需要;二是满足注册会计师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即在财务报表审计之外,提供更多诸如企业估值、税务代理、司法会计鉴证、破产清算、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积极应对国际会计市场的竞争;四是切实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力、专业研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服务领域开拓能力。所有这些,都不能指望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在较低水平上徘徊来实现。
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目标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创造活力和进取精神,不断实现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在形成事务所规模和地域合理布局、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的同时,用5至10年的时间,发展培育10家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发展培育100家能够为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大型事务所。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协调好、处理好“五大关系”:注重核心竞争力与规模发展的关系,不求规模的单一扩张;注重业务量和质量的关系,不求业务量的单一增长;注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不使未来发展局限在本土范围;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不使内部生态貌合神离;注重做大做强与做优做长的关系,不使昙花一现成为新一轮机构重组的专属名词。
既要做大做强,又要做优做长,新时期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在铿锵行进的足音中,即使混入一些杂沓的节奏,也大可不必惊讶。
四、内部治理点真穴
何为打开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门的钥匙?维系会计师事务所良性运行的纽带是什么?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在哪里?答案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
2006年7月,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标志着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痼疾有了疗救的“处方”。
毫无疑问,内部治理机制的缺失是困扰会计师事务所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软肋”。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就会发现:治理意识缺失,习惯“人治”而疏于“规治”;治理知识缺失,了解企业治理结构而陌生于专业机构特质;质量控制缺失,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与质量控制水平呈显著倾斜状态;风险评估缺失,评估环节疏忽随意,麻木懈怠;信息与沟通缺失,会计师事务所内外、上下沟通显现“孤岛效应”;合伙文化缺失,合伙人“同床异梦”,专业发展成了“坚硬的稀粥”……中国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之殇一再上演,迷茫的继续迷茫,沉沦的依旧沉沦。
应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之失,点中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之穴,等于找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尽管未来的内部治理之路远比人们想象的艰难,但创新总比守成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五、和谐会计进行时
与自身和谐,是注册会计师的立身之基。中国传统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倡导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修养的根本。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樊篱,以开朗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不然,就会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惟利是图,见利忘义,迷失自我。因而,注册会计师应当常修诚信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与他人和谐,是注册会计师的生存之道。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以“仁爱”为原则,循着两条路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会计人应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即“礼之用,和为贵”。道家的代言人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注册会计师应效法天道,透过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与社会和谐,是注册会计师的力量之源。一是经济和谐,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注册会计师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预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是社会不安的所在。二是文化和谐,中国文化既有一统性,也有多元性。一统性在于需要一个能兼容并包的主导意识形态,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能相互揉合,即“和而不同”,注册会计师行业文化亦然。
构建和谐会计,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会计,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为了注册会计师,发展依靠注册会计师,发展成果由注册会计师分享。这就是和谐会计的壮丽画卷,这就是和谐会计的华美乐章!
标签:注册会计师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论文; 财会论文;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