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论文_王远城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论文_王远城

王远城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实施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出诊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功能率及急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操作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抢救的成功几率,有效改善远期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应用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有很多因素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容易引起急腹症。心肌梗死诱发因素主要是情绪激动、体力劳动过度、烟酒、饮食不良等,患者临床症状有发热、突发性胸痛、恶心、出汗及呕吐等,进而心力衰竭、心力失常、休克等严重表现[1]。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急剧,易导致猝死,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疾病的特点,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急救处理,确保患者的入院治疗。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98例为男性,66例为女性;年龄在59~79岁之间,平均为(64.3±4.2)岁;所选的患者均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急诊护理;在进行急诊护理操作时应保持安静,同时为患者选择一个合适的体位,在急救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治疗的信心。在急救时应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确保穿刺成功,缓解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急救操作的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转运护理;完成急救护理操作后,患者有所缓解,这时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这时应与患者家属沟通,说明可能引起的症状,当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后开始转运[2]。医院急诊科室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平卧,积极预防并发症出现。(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急,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严重时甚至出现消极的心理,对抢救工作造成影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通过语言、肢体、眼神等进行交流,尽快得到患者的信任,以便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运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入院时间(2.15±1.3)h,出诊时间(50.72±12.31)s;对照组分别为(3.60±1.9)h,(98.59±15.93)s;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出诊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97.56%,转运成功率为100.0%,急救诊断率为95.12%;对照组分别为:87.80%,85.38%,82.93%;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功能率及急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病情相对较重,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临床研究指出,本病的死亡率比较高,预后效果不良,这与本病的院前急救息息相关。临床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前死亡的几率可达到45%,这就能够看出急救工作的重要程度[4]。过去的院前急救比较注重院前急救,例如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血管扩张剂、镇痛镇静、并发症的预防及抗凝等,如不重视院前急救护理,很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出诊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功能率及急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操作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抢救的成功几率,有效改善远期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力立,曹明英,姚朱华,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16):145-146.

[2]孙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并发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30(14):875-876.

[3]冯梅,蒋文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年内健康行为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36(10):964-965.

[4]张曙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25(35):485-486.

论文作者:王远城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论文_王远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