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代谢疾病,为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提升,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现阶段,临床通常使用降糖降脂药物进行治疗,此过程中应当有相应的护理干预作为辅助,为患者提供指导。综合护理干预并不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但次护理在多种临床疾病中具有明显优势,基于此,本文研究将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本院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以此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即常规组39例,研究组39例。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50-65岁,平均(56.7±4.9)岁;平均病程(6.5±1.2)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52-64岁,平均(57.3±3.9)岁;平均病程(5.9±1.4)年。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悉,签署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糖尿病治疗措施。
常规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
研究组:予以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宣传,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病情、家庭别静等,依据不同患者情况的不同予以指导。让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护理方法对病情的印象,提高患者依从性;(2)情绪引导:消极情绪对于患者治疗将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当做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状态充分把握,评估患者心理情况,以此为基础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耐心解答患者困惑,纠正患者认知疾病的误区[2];(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饮食计划,避免让其食用过高含糖量及含脂量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治疗期间禁止患者吸烟饮酒,以便降低并发症产生几率;(4)病情监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应用血糖监测仪,依据其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治调查表为主:90≥满意;≥80基本满意;<80不满意。依据观察指标对护理满意度综合判断。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1/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表示(±s)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为计数资料,以2检验,(P<0.05)则组间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与餐后血糖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1.
2.2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4.87%高于常规组76.92%(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现阶段无根治方法。患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临床体征,长期患有疾病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致死率仅次于心血管并及癌症,是现代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之一[3] ,终身不可治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饮食及生活愈发不规律,提高了糖尿病发病几率,且由于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容易发生并发症,难以有效进行患者管理,应当注重糖尿病患者早期及治疗中的护理。
常规护理并不能照顾患者方方面面,而临床护理干预贯穿整体治疗疾病过程,内容包含健康鉴于、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病情监测等,有助于患者树立积极心态,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血糖监测等,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低于常规护理(P<0.05),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常规护理(P<0.05),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在糖尿病治疗中采取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可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任洪芳.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J/OL].糖尿病新世界,2019(14):1-2
[2]许燕.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8):153+171.
[3]尚少华,戴玉红.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7):151-152.
论文作者:邱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病情论文; 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