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论文_李志梅

李志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来探讨营养支持与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确诊脑出血昏迷患者按对比要求分为观察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针对性营养支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状况。结果:经过针对护理,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明显较好,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得发生率又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干预性优质护理和针对性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康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营养支持;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203-02

脑出血是一类高危疾病,其发病原因与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脑内血管常常在非外力作用下破裂出血,多由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疾病并发。患者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病,由于该病发病急,患者早期死亡率往往很高,幸存者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完全康复困难较大,预后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长期处于昏迷之中,长时间不能通过饮食来补充身体所必需的能量,容易由营养不足进而造成各器官功能得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表明,膳食营养措施方面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维持和改善患者内脏器官及身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在昏迷患者治疗方案中越来越受重视,笔者将我院2010~2014年11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进行干预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110例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5月~2014年7月收治,均通过CT、MRI等多项详细检查确诊的脑出血昏迷患者。将治疗对象分为两组:(1)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范围为31~75岁,平均年龄(58.25±10.08)岁;脑出血部位:小脑12例,脑干出血5例,基底节区20例,脑叶18例;入院收治时GCS评分9~13分,平均(10.1±1.0)分。(2)观察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范围为30~73岁,平均年龄(57.65±11.15)岁;脑出血部位:小脑10例,脑干出血6例,基底节区17例,脑叶21例;入院收治时GCS评分9~13分,平均(10.2±0.9)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对比可信度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征观测、指标检测、医嘱给药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营养管护理:对患者给予体内置入营养管的方式予以营养支持,早期采取经鼻胃十二指肠管行葡萄糖、电解质喂养,后改为营养制剂,逐步递增,给予范围40~100ml。医护人员要做好管材选择和保养的工作,并认真仔细清理患者鼻腔,放置营养管时要注意患者的动态,并检查弯折情况。在后期观测护理过程中,应定时检查管道有无破损脱落状况,患者有无口鼻并发症状况。

1.2.2营养液滴注护理:医护人员要提前检查患者体征是否符合滴注条件,滴注液要符合患者体温要求,并按浓度由低到高的原则滴注。营养液的主要成份是肠内营养乳剂,配合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在一周内完全实现肠内营养护理。营养液的输送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做好无菌操作,滴速由输液泵控制在20~25ml/min之间,营养液的温度则以35~40℃最佳,确保滴注的速度较为均匀,以免过快或过慢分别导致腹泻和管道堵塞等问题。

1.2.3后期营养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酸奶等;待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恢复良好后,则改用富含优质整蛋白的匀浆食,并辅助易消化药物或食物。均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逐渐增加。

1.3 观测指标

观测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以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转铁蛋白(TFN)为营养指标来表征。

1.4 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参数对比两组差异,设置P<0.05。

2.结果

2.1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两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7.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较为明显,结果分布详情如表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

观察组55 21 16 8 10 81.8%<0.05

对照组55 12 13 6 24 56.4%

2.2 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两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27.3%,对照组80.0%,对比明显,结果如表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一直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脑出血往往伴随着高死亡率,现阶段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护理效果常常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脑出血昏迷患者若在早期不进行营养护理,意识清醒后才以恢复进食,会导致机体组织的严重损耗,免疫功能得到抑制后易引发院内感染,严重威胁到患者的预后质量。本研究为探讨临床改善脑出血昏迷患者如何进行有效营养支持干预,以提高护理和康复效果,选取了11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为受试对象,给予观察组干预和针对性营养支持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愈例数和总有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且发生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总人次降为1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经过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和干预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应用潜力较大。

医护人员尤其是基层医护工作者,要走出传统护理误区,并帮助患者家属改变观念,用事实和数据引导他们,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燕珍,谢聪尚,常婉贞等.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03:281-283.

[2] 吴丹丹,颜杰,阎丽.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5,01:89-90.

[3] 张剑英.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疗效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4:95-97.

[4] 邬莹玉,江园,杨伟.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昏迷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31:4849-4852.

论文作者:李志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论文_李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