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材料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把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质量控制的关键
1.1合理的设计配比
合理的配比数值的确定是由实验得出的,配比的确定不但要求耐久性以及材料的节约性,还需要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只有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建筑材料才具有合理的配比,这是工程材料质量保证的基础。
1.2加强原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材料的变异将影响建筑材料强度。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材料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建筑材料质量。
1.3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要求供应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工地留存,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二、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
2.1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必须以设计中为准,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则以国家规范为准。在实际工程中要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对于材料的等级,如果符合相应等级的相应标准,则对该等级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2.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主要有试验,检查验收,管理技术以及多单位控制等四种方法。试验方法主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与试验检测,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确定材料的质量,得出科学可信的试验结果。检查验收则是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方式,借用简单可靠地试验方法以及工具对材料的数量以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测。
三、工程材料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材料采购的质量管理
鉴于建筑材料品牌繁多,质量差异较大,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都要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量保证书,根据质量保证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
3.2材料进场的管理
(1)现场材料控制和核查。1.检查进场的材料与报验资料中产品生产编号或批号、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是否符合,如有不符,要求提供真实的资料后再进行检查,否则作退货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检查报验数量是否与进场数量一致;检查同一种材料的规格、型号外观是否各批进场材料一致。2.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混用、错用的现象,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时间进场的材料,应分别堆放标识清楚。3.施工现场严禁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工程材料。
(2)资料控制。施工单位材料进场报验需要提下列资料:1.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等的产品数量清单。其中核查重点包括产品品牌、规格是否与合同、标底一致;各种材料报验总数量是否与标底总数量相符,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偷用劣质材料或其他牌产品。2.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质保书、检测报告、准用证,特别注意使用说明书并不能代替合格证。3.自检结果,需要复试的材料要求待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后提供复试报告。
(3)见证取样控制。所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要求复检的建筑材料,应在材料进场后及时会同施工单位取样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工作,见证取样时应注意:1.为了避免出现试样所代表程量的数量、批次少于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和见证取样手册中规定的频率、代表数量、取样方法执行,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施工单位随意减少改变取样频率。每一批送验样品必须是同一生产厂家、同规格编号、同批次进场。2.为确保见证取样试样的真实性,应重点注意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只有自身素质水平过硬才能检查、指导取样人员的工作;严禁出现取样人员私自取样,一旦发现取试样一律无效,并要求重新见证取样。如该类情况多次发生,应书面通知责令整改,直至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取样人员;见证取样后应见证送检,送检方式应优先采用陪同送检方式,由见证人员与取样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如实际操作中有困难时可采用封样送检方式,由见证人员试样装箱加封,封条式样交检测单位备案,由取样人员自行送检测单位,避免施工单位中途更换试样。3.应检查检测委托单,要求施工位规范填写,委托单上试样使用部位、代表数量、检测项强等应按实填写,其中检测项目应与规范要求相符,不得漏项。核对无误后,方可加盖见证员专用章。4.应建立试验记录登记台账,对见证取样的试件做书面记录,使见证取样具有可追溯性和可查性。E、必要时可采取平行取样的方法,不定期对有疑义的材料自行取样复检。
3.3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管理
(1)混凝土。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其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还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用于计量的各种表具量具等是否俱全,搅拌时间是否适中,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部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加强管理。
(2)钢筋、水泥。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每批钢筋均要做机械性能试验,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
(3)钢筋焊接制品。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工作的重点,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从外观上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抽样,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的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4)防水材料。常用的防水材料是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改性沥青油毡防水卷材材料进场后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厂名、商标、批号等,还要检查其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结束语: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关乎到整个工程建设的水平,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材料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毕双印 建筑工程中对建筑材料施工的建议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田丽 不同养护条件对建筑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论文作者:王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见证论文; 试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