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潮剧,是我国现有传统民间戏剧表演剧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潮剧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艰难前进,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以潮剧表演艺术为研究重点,介绍了潮剧表演艺术发展背景,从旦角表演艺术、老生表演艺术、丑角表演艺术等方面对潮剧表演艺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潮剧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潮州;潮剧;表演艺术
前言
潮剧又可称为潮州白字、潮州戏、潮调,其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阳、揭阳、潮州、澄海等地,其在演唱过程中主要采用潮州话演唱,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期,潮剧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世纪,潮剧就因其优美悦耳的唱腔、独特鲜明的表演形式,获得了“南国奇葩”美誉。而为了进一步推动潮剧的传承发展,对潮剧表演艺术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潮剧表演艺术发展历程
1.1潮剧起源
广东潮剧主要起源于宋元时期,其为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梆子、戈阳腔、皮黄等地方唱腔。结合潮州地方音乐、歌册、地方语言等民间艺术的融入,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戏剧文化。
1.2发展繁荣期
在后续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广东潮剧达到空前繁荣,《陈颜臣》、《刘希必金钗记》、《蔡伯喈》成为地方广为流传的曲目,也是广东潮州地方演唱南北曲目的主要证明。
1.3发展低迷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潮剧不断衰落,陷入了传承发展困境。
1.4创新发展期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潮汕地区在传统潮剧剧目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素材,从动作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创设了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潮剧剧目。如《芦林会》、《闹开封》、《袁崇焕》等[1]。
潮剧表演艺术解读
2.1潮剧旦角表演艺术
潮剧旦角主要包括彩罗衣、白毛、武旦、蓝衫、乌衫等几种类型。在潮剧表演过程中,旦角具有唱腔清丽优美、做工含蓄练达的特色。如彩罗衣旦主要扮演聪明的丫鬟、天真的村姑等角色,其主要采用丑味三分、眼生百媚、身宜曲势、轻似飞燕的身段表演方法,具有小巧、伶俐、轻盈的特点。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旦角表演人员需要将人物内心冲突作为重点,结合潜在台词的挖掘,进行角色深入解读。如在潮剧短戏《扛石》表演过程中,对于邱孝母这一角色具体人物背景,表演人员就需要适当压低声音,压弯腰,脚步虚浮,展现一个体力衰弱、生活困苦的老年人物形象。
以青衣为例,在潮剧青衣表演过程中,潮剧青衣表演具有唱腔优美、发音纯正的特色。即潮剧青衣唱腔需要在传统唱腔的前提下,融合京剧唱腔特色,进一步突出音量强弱变化。而为了展现青衣任务复杂的心理变化,青衣表演人员就需要采用真假声相融合的表演方法,结合细腻多变的唱腔,演“活”青衣人物。如在《井边会》李三娘这一人物表演过程中,在“别郎容易见郎难、、、”等表演过程中,表演人员需要采用富有节奏感的表演动作,结合旋律感强的拉腔演唱,有效展现李三娘哀怨、悲伤的心境[2]。同时在青衣表演过程中,对于青衣语言、心理、形体的详细分析也非常重要。即在具体青衣角色表演之前,相关表演人员需要对剧本进行认真分析,详细了解具体人物性格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联系。
2.3潮剧老生表演艺术
在潮剧老生表演过程中,需要遵循程式化、地方化、夸张化、人物化等几个原则。首先,程式化主要是在常规动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形成一套规范的潮州戏剧老生表演动作。潮剧戏剧老生程式化具有约定俗成舞台美及表演美的特点。通过简单通俗的角色分类及动作特征,可以体现相应的动作内涵,如潮剧老生抖袖、蹉步等。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单一的程式化表演,并不能有效展现潮剧人物思想感情[3]。
其次,地方化主要是依据潮州地方特色,如著名潮州表演艺术家张长城表演《闹开封》中王佐表演经验,从老生表演做工、唱功两个方面不断提升,提高潮剧老生独特表演艺术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次,夸张化主要是在潮剧老生表演过程中,采用超过生活动作的本质特征,强化老生人物特点。如在武老生表演过程中,若需要表现哭、笑等动作,主要以“起霸”、“倒僵”等动作展现,通过夸张的动作特征,可以呈现对比鲜明的戏剧效果。
最后,在人物化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表演人物形象进行适当分析,如对于文老生主要以唱、念为主,而对于武老生则以舞、打为主,文武老生需要将文老生、武老生突出特点进行提炼分析,扮演不同的老年男性角色。在具体表演过程中,由于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时行当分工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潮剧表演剧目的区别,潮剧老生表演人物需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并根据具体人物形象塑造关键点,通过以情带声的表演,展现具体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在新编潮剧《德政碑》中,石大山这一人物具有嫉恶如仇、刚直公正的特点,而在新编潮剧《东吴郡主》中,孙权这一人物具有骁勇善战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人物形象,就需要在传统人物表演的基础上,采用花脸塑造的方法,结合潮剧花脸横喉发声,以“工架”为重点,在以静制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展现良好的人物形象。
2.4潮剧丑角表演艺术
在潮剧表演过程中,丑角是最具表演特色的角色之一,其主要包括长衫丑、裘衣丑、女丑、官袍丑、老丑、小丑、武丑等几种类型。由于潮剧丑角主要扮演品行不端,或者滑稽诙谐的人物,一般在演唱过程中大多采用小调反腔唱法,或者悲调喜唱的方法。结合多样的表演艺术,可生动展现人物形象,并推动剧情发展。其中官袍丑、长衫丑、裘衣丑等角色主要以模仿皮影及动物造型为主,如螳螂、老鹰、狮子、猴子、老鼠等。在具体表演过程中,需要将相应动物造型与椅子功、梯子功、扇子功进行有效融合,最终形成蜻蜓点水、螳螂展翅、猴子观井等形神具备的人物形象。同时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官袍丑、长衫丑、裘衣丑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特征及人物动作特点。如长衫丑表演人员需要头梳长辫、身着长衫,展现普通中层或下层人物特点;而裘衣丑扮演人员则需要身着长衫,上套马褂,展现反面人物形象,如管家、讼棍等。
此外,女丑则主要由男性人员扮演,其主要采用夸张的造型,结合生活模仿提炼,展现女性人物重中透俏、粗中透娇的人物特点。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女丑并没有特定的表演程式,大多需要在头上梳一个类似大板刀的拖尾鬓,身穿大镶边衣物,脚蹬翘头红鞋,展现滑稽、引人发笑且自然流畅的动作。
3.潮剧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思路
在广东潮剧演出过程中普遍存在满座皆白发的观众现象。上述现象的发生,不仅限制了潮州表演艺术创新发展,而且导致地方戏剧传承断层现象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潮州戏剧剧目时间过于冗长,无法吸引年轻群体的兴趣。而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发展,导致年轻群体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潮州戏剧的传承发展,首先应进一步精简潮州戏剧表演艺术演出时间即将对整体戏剧艺术形象影响不大的、与潮州地方关联不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进行适当精简,提高潮州戏曲艺术时代魅力。
其次,以往过于单一固化的潮州戏剧表现形式,并没有有效满足人民大众对戏剧的要求。因此,在潮州戏剧表演艺术演出时间精简优化的基础上,可借鉴京剧、舞台剧等其他现代化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潮州戏曲艺术美感。在这个基础上,拓宽传统潮州戏剧曲目程式化表演范围。如为了保证潮州戏剧表演做到雅俗共赏,可采用广东潮汕地方方言进行对白表演,同时采用书面语言进行唱词,提高潮州戏剧表现力。同时基于闽南方言歌曲的通俗性,可加大广东潮汕地区方言与潮剧的融合,提高潮州剧目在基层群众群体中的感召力[4]。
最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为舞台艺术表演的主要指导,因此,为了提高潮剧影响力,潮剧表演人员就需要从市场发展、群众意识两个方面,进行潮剧剧目的策划、表演及创作。即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观众观看潮剧排练。并在潮剧表演结束之后,组织全体表演人员带妆将观看群众送出剧场。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与支持潮剧的观众合影留念,提高潮剧市场号召力。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多元化市场文化对潮剧这一传统剧种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潮剧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借鉴长期潮剧表演实践经验,依托广东潮剧发展背景,深入市场,正确认识潮剧传承与发展要点。同时从潮剧剧目、表演形式等方面不断优化创新,为潮剧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陈婧文. 潮剧的艺术特色[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43):118-119.
[1] 黄珍. 浅谈潮剧"青衣"的表演艺术[J]. 中文信息, 2017(7):112-115.
[2] 陈焕泽. 谈潮剧戏谚解读“老丑四散来”[J]. 戏剧之家, 2016(11):32-32.
[3] 王流书. 如何理解潮剧艺术中的“白重于唱”[J]. 文艺生活旬刊, 2015(8):146-146.
论文作者:颜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潮剧论文; 潮州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老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物论文; 戏剧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