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老教材更替期间语法教学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老论文,语法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教材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小学阶段将逐步更新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材,使用全新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在新老教材更替期间,语法相较于单词等其他教学环节,知识点更多,内容更复杂,成为学生衔接段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围绕两个关键词(有增无减、有的放矢),谈一谈对衔接段英语语法教学的感想。 一、语法的地位:有增无减 通过分析新教材对语法的要求和当前学生薄弱环节对教学的需求,不难发现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有增无减。教材更替期间,学生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更应把语法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以语法为突破口抓好衔接段的英语教学工作。 1.教材的要求 在老教材中,英语教学普遍强调听说和交际,通过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进而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忽视了语法学习,对语言规则模糊不清,就犹如万丈高楼未打牢地基,使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新教材中语法地位得以强化。以五、六年级新教材为例,新教材增加了名为Grammar time的新环节,通过直观易懂的表格和语言提示的方式,对单元语法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语言规则,引起学生们对语言现象的关注,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 不仅如此,新教材还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对语法灵活运用的能力。以旧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5 On the farm和新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这两个单元重点的语法知识都是过去时态,但旧教材只进行了简单的句子操练,而新教材把整个过去时态融入了《皇帝的新装》故事当中,要求学生自己去体会时态变化;Checkout time中的Read and write环节又换成了《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意图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语法知识;Circle and say环节,要求学生继续创编故事,意图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过去时态并能够完整地表述出来。 所以不难看出,新教材对学生语法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投入更多精力训练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意图形成语法输入、输出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学生的需求 笔者在所带六年级的两个班级就“你觉得英语学习最困难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备选选项有语法、词汇、听力、阅读等。经过调查,75.8%的学生认为语法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最难点。这一观点同样在试卷分析中得到印证,笔者认真分析了14次(三年级2次,四年级3次,五年级4次,六年级5次)抽测试卷数据,制成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语法失分排在学生考试失分环节的首位。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法的失分率与学生的年级呈正相关,年级越高,语法失分比重越大(特别是五、六年级起,考试增加了写作环节,学生因写作中语法错误会造成失分较多)。就这一现象,笔者也与其他教师交流了意见,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语法属于理解性知识点,具有累积效应,一旦基础没有打好,极易产生恶性循环,其结果将持续影响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英语学习,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提升衔接段语法教学的针对性,笔者对衔接段语法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发现共有23个知识点发生变化,笔者对其中部分重要知识点的失分率进行了统计,制成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部分衔接段语法知识点教学时间前置,同时这部分知识点也正是原来学生考试中的易错题和理解难点,应作为衔接段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予以重视。 综上所述,强化衔接段语法教学不仅是教材的指导要求,更是学生切实的学习需求,已成为能否抓好衔接段英语教学的胜负手,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教学的策略:有的放矢 新老教材更替期间教学有其显著特点,一方面教师要补充教新教材中有但旧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学习量较大;另一方面,学生要逐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法。语法作为教材更替中教学的重点,更应针对该期间教学和学习的特点,有的放矢地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效。 1.在情景、任务中领悟语法 (1)巧设情景。新教材中强化了情景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恰如其分地设置合适情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提升学习效率。在设计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最好能以学生的身边事、身边人等最为熟悉的事情模拟情景,引发学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时,为帮助学生了解名词单复数的区别,我利用本单元Story time的挂图以及单词图片,在教学课文中句型“What are these? They're pigs.”时,带领学生一起来数猪的数量。“Look,one pig,two pigs,three pigs…”(边说边把小猪贴到挂图上),在之后的句型中提到cows,apples,pears时,我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数一数并观察学生有没有在单词后加上“s”。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单词的后面要加上“s”呢?这样,在直观并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生迅速掌握语法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为之后四年级上册Unit 3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任务。当前提倡“学为主导”,在新老教材衔接段教学中更应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布置一些小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是操练巩固语法知识的有效举措。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任务的互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里画出自己、兄弟姐妹、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句型“This is…He's/She's my…”来介绍自己的family,并画出family tree。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语言的输出的过程,操练了“This is…He's/She's my...”句型,巩固了语法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分层、协作中掌握语法 (1)合理分层。衔接段英语知识学习量大、面广,可通过分层设计梯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语法知识点。在分层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合理设置分层梯度的难度,既不能过难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能过于容易进而失去分层意义。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这一课的一般现在时态时,我先自己举出几个例子:I like reading.He likes reading.She likes reading.They like reading.We like reading.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一组句子,对比一下,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说有的like加了s,有的没有加。我进行提示,看看主语,哪些主语后面的like会加s呢?学生说he,she。这时,我进行总结: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后面的动词要变化。接着我板书“Liu Tao________(like/likes)reading.”这个句子填什么呢?可以进行提示:Liu Tao可以用哪个人称代词来替换呢?学生答he,因此这个句子的横线上填likes。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会再继续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来做一做。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语法规则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律,达到预期的效果。 (2)鼓励协作。衔接段教学内容较多,会导致部分困难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要合理搭配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结对协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分组协作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水平的学生,避免优等生、困难生扎堆的现象。 我教授的每个班级都分有英语学习小组,四个人为单位,其中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每次的考核我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加分;困难生学习成绩有退步的小组,优等生的成绩也会相应地进行减分。优等生在学有余力的同时指导帮助困难生,在帮助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困难生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步提升成绩,树立了自信心。 3.在对比、归纳中学透语法 (1)强化对比。在衔接段教学中,学生在单元时间内接受信息较多,容易混淆相似的语法知识点,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和对比,启发他们找出其中的差异。 例如,在学习正在进行时后,再学习将来时态的时候(be+v.ing表将来时态),多数学生很难理解两个时态之间的区别。于是我举了两个例句:①I am reading a book now.②My birthday is coming soon.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找到关键词语。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句子中有不同的表示时间的状语:now和soon。句①表示正在进行时态,句②表示将来时态。经过对比,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学生就能够轻松掌握语法规则。 (2)注重归纳。教师要认真梳理并总结衔接段语法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顺口溜、歌谣等便于学生记忆的方式,将归纳总结的语法规律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时候,我总结了用法口诀给学生:我用am,你用are,is跟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通过简单易懂的顺口溜,节省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时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归纳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构建清晰而完整的语法知识。 4.在阅读、写作中运用语法 (1)扩大阅读。扩大阅读是学习英语最好的途径,新教材中也适当加大了阅读的比重。为使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衔接段的重点、难点语法知识,我会结合教学要求,寻找或者创编一段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探究语法规律。 (2)积极写作。写作是学生失分的又一大项。写作是以语法为基础的,同时经常性的写作锻炼也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法知识。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大多不愿意动手写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写作缺乏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总之,抓好教材更替期间语法教学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的语法教学策略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在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下,定能实现新教材赋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英语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手记:2011版课标明确了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范围: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四种时态;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根据这一范围,新教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何适应新教材,做好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曼秋老师的这篇文章从提出问题到谈教学对策,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教学经验定会给一线老师带来一定的启示。另外这篇文章的选题也做到了小而精,且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是做好选题的较好范本。
标签:英语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新旧英语教材替换中的语法教学策略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