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时代需要会计意识_会计论文

会计时代需要会计意识_会计论文

会计时代需要会计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意识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已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会计和无时不用的会计。大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小到居家理财过日子。或多或少、无时无刻、自觉不自觉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都有在应用会计意识抑或会计本身的情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指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在今天体会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深刻。

我国经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阶段下的市场经济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息、管理和秩序来维持。培养全民的会计意识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会计敏感性,加强对经济运行机制的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投资决策失误、增加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会计意识的涵义

会计意识,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由核算观念、成本观念、效益观念、资本保全观念、节约观念、真实观念和理财观念等构成。

核算观念,就是每个人在从事经济工作时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要懂得经营之道,要清楚每笔经济业务的成本与收益,要有将经济业务货币化、数量化的素养。

成本观念,就是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树立所费观念,其一是任何获得都必须有付出,其二是任何付出都要计算花费。

效益观念,就是在经济工作中要讲求经济效益,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业务才能进行,不考虑经济效益的经营最终将走向破产倒闭。当然,需要提出的是,效益意识并不排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资本保全观念,资本是经营利润的重要来源,只有在投入资本得到保全的基础上资本的增值才有意义,因此保全观念对每一个市场经济中的工作人员都极为重要,它是企业和每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基础。

节约观念,效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增加收入,二是要讲求所获与所费的比例,要尽可能以最小的花费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少支出,尽可能的“节约每一个铜板”是建设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发达国家所必须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的优良传统。

真实观念,会计就是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反映经济现实,会计的职业道德首先就要求会计要真实的对所应反映的客观经济情况进行报告。真实、公允、如实反映一直是会计上最信奉的教条。

理财观念,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无论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安排自己的家庭生活,都要合理而有效,要具有良好的管理思维,要具有经营之道,合理安排开支,优化配置所持有的资源,使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如何培养全民的会计意识

会计意识和拥有会计知识之间并不能划等号,从根本上来说,会计意识的形成是在掌握一定会计知识并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是培养会计意识的根本途径。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实际,要培养全民的会计意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抓住机遇,由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提倡学习会计知识,树立会计意识。积极宣传、贯彻《会计法》等有关会计法规。使每个人,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具有会计思维,按照会计意识处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使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会计意识,使会计监督融入群众的日常工作之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现朱镕基副总理九五年提出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的目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第二,经济运行的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学好会计、重视会计工作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贯彻良好的会计意识。决策者形成会计意识对于倡导全民树立会计意识,指挥整个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行,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培养全民的会计意识过程中,会计工作者起着重要作用。会计工作者本身应该首先树立并传播会计意识,特别是注册会计师队伍更应具有良好的会计意识,按照会计意识来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形成全社会理解并支持会计工作的氛围。

第四,会计学术界要将会计知识普及化和通俗化。将会计专业知识的基本内容编写为通俗读物,以便于人们的自学和理解。还应将会计意识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会计意识。此外,有的国家在中学中开始簿记学(会计的基本内容)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方法可以使会计的基本内容成为义务教育的范围之一,保证了会计知识的普及,这对于形成全社会的会计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会计时代需要会计意识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