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研究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改革的需要,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
关键词:问题 质疑 善问 好问
老虎吃兔子,是生存的本能。我这里所谈的,并不是生物学上的问题,是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充满生气的小老虎,把课本中的问题比喻成待扑食的兔子,学生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呢?
以前,老师是把兔子捉来,把皮剥了,再把肉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拿到学生面前,事实证明,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后来我又尝试着把活生生的兔子摆在学生面前,教给他们如何一步步把兔子吃到肚子里,学会主动学习,在备课中精心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
首先,导入新课时提问“温故知新”;其次,授课过程中设计问题链;第三,授课结束后设计总结反思。老师在课堂上将设计好的问题用层层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坦白来说,对提高学生的成绩还确实见效。可是,学生的能力怎样?遇到了新的史料,学生的答卷就一片空白,怎么回事?原来在考场上无人引导,学生竟无从下笔了!老师一直用“指挥棒”引导学生,造成了他们的思维惰性,如同动物园里的小老虎,渐渐失去扑食的能力。到底该怎样运用课堂提问这把“金钥匙”呢?我想,如果学生是老虎,他们需要的不是现成的兔子,而是捕食兔子的方法,是一片原始大森林。那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做法,效果不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问题始于阅读,没有对课本的认真阅读,就不可能提出问题,因此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书和思考。当然,一开始学生并不知道该看什么,又该抓住什么,这需要老师的培养和引导,所以我先给学生出示导读提纲,让学生一段一段地攻克,等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再慢慢放手。学生阅读时必须认真,因为只有读得细致,钻得才深入,问得才会在理。
其次,营造气氛、因势利导,让学生“敢”问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我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创新;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要妥善地加以引导,帮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前先思考;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再帮其分析、解决所提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不当或错误的学生,也要肯定其大胆行为。这样,学生消除了胆怯心理,便可以无拘无束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大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在班级形成勤学好问的教学氛围。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教师的鼓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第三,改变教法、启发引导,让学生“多”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开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导学案。起初,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价值的不多,慢慢地,有价值的问题才会逐渐多起来。为教给学生多问,我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还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1.通过布置学生走访调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改革开放”一课,让学生调查爷爷、奶奶童年的衣食住行,就能提出疑惑: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2.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例如“今天的招商引资和《马关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有无区别?”3.引导学生从教材前后的“矛盾”中提出问题,例如 “二战”一课,学生提出:为什么二战前期英法美等国千方百计想颠覆苏联,后来又和苏联结盟了?……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逐步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非常有用。
技能的形成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过程,所以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二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三是帮助学生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第四,循循善诱、鼓励诱导,让学生“会”问、“善”问
现在课堂上学生已经敢于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我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互相质疑,有时学生甚至提出与教材或教师的观点不一致的问题,此时我不但不会训斥他,相反,我还对学生这种敢于否定“权威”的思想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就由不敢问到敢问,进而发展到会问、善问,问题的质量也因此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出现争议,我会采用“讨论式策略”,让学生谈出各自的观点和根据,而我不是“裁判员”,而是“引路人”。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我才去层层启发,逐渐使他回答得完整、全面。这样,我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宰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的角色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者。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研究不完的学问,也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如何回答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努力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让老虎在课堂上收获的不是现成的兔子,而是一种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自己捕食的能力。
论文作者:毕均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学生论文; 兔子论文; 老虎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启发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