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的发展,希望在繁忙的工作及生活之余,能看看花草树木。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生态环境的色彩,还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其核心工作是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后期养护
园林工程就是美化环境,主要目的除了改造周边环境,在特定范围之内,非常具有科学性、艺术欣赏价值的合理建造于本地域的绿地或风景建筑。风景园林工程是包含了植物造景、水景、园林建筑、园路、地形打造、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的一种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及独特性的特点。园林景观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心灵、增添生活乐趣。因此,园林工程要达到这些效果则必须注重质量,抓好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1.1前期准备
首先,施工人员需全面了解施工设计图纸的内涵、意义和相关要求;其次,根据相关相关单位要求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方案;最后,做好平整场地、疏通水电设备和定点方向等对现场施工前置工作。
1.2严格人员管理
1.2.1建立健全完善责任管理体系,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化,坚决杜绝违规操作施工。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植保工作、成活率、景观效果、技术措施等的具体制度,使整个施工过程趋于规范。
1.2.2以相关资料理论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
1.2.3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与动力,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进。
1.3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
做好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处理工作。在施工前或者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同甲方或者监理方做好相关施工环节的协调工作。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开会、探讨等活动,细致了解设计人员的基本诉求和设计初衷,使相关各方配合融洽,步调一致,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1.4选好苗木,做好苗木种植质量
1.4.1把好苗木进场关
建立苗木质量的检验把关制度。苗木的采购工作应该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结合当地城市的土质、气候等方面的特点,选择适合该城市的苗木品种,同时需确保苗木在起苗、运输、绑扎、装卸、养护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进场苗木质量和规格达到设计要求,一旦发现不合格的苗木不得进场。
1.4.2做好前期培护,确保苗木生长发育良好
要注重苗木的前期培护工作。在植物栽培之前要对植物苗木的种类、形态、以及根须的生长态势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认真挑选,确保植物苗木的质量。尤其是存在机械损伤或者已存在病虫害的植物苗木,要认真挑选出来,避免其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当植物植入土壤半小时之内,栽培人员应当对植物的根进行浇水,这样就能确保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得到固定。一些位于土壤较贫瘠地区的支柱或灌木丛,应当随时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细节,避免土地退化使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在培护过程中要保证具有较为合理的间距,注重营养的补充,按不同的植物品种做好不同的维护措施,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1.4.3植被移裁。为了确保植被在移栽过后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相关单位应该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控制植被存活率。如:对苗木的土球标准进行适当的提升、将蒸发抑制剂喷洒在植物叶面,促使植物的湿度和水分含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植物苗种植速度加快,若气候较为炎热可以建造一些遮阴设施,尽可能的处理老树以及一系列的珍贵树种,并在对其进行处理的同时对枝叶数量进行合理消诚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才能让植被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使植被存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让植物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
1.5做好施工土壤处理
首先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实验分析,针对透气透水性,土壤酸碱度等物理指标进行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杀菌、施加肥料等手段;其次严格按照要求对土壤进行翻挖,确保土壤的质量;第三,注意将不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分离。遇到遭受污染的土壤,首先将水泥面进行破碎,并在其上铺设石子,最后再以无纺布进行覆盖,避免污染源反渗所形成的二次污染。施工过程中遇到受污染的土壤时应当设法将土壤将地势进行抬高,避免植物根系与深度污染土壤的过多接触,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 园林后期养护
“三分种植,七分养护”,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养护质量。
2.1 水土保持
定期检查栽植地有没有被大雨冲刷损坏,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例如重新用种植土堵塞漏洞等,不然就会造成水土的继续流失,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根据树种、长势、年龄、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就不同,对于土壤内过多的水分,应采取明沟排水、降坡地表径流、暗沟排水等及时进行排水。
2.2保持土壤肥沃
定期对园林绿化中的树木花草和植被浸润浇水,保持土地土壤湿润以及养分的充足。尤其是在夏季在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浇水的时候要一定避开天气中最热的时间段浸润浇水,以免造成温差的过大而引起植被大量死亡,同理冬天的时候也得避开在夜间寒冷的浇水。同时,土壤中养分以及各种养料会随植被的生长逐年面消耗减少,土壤如果不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这样就会对植被生存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对土地进行每年1-2次的施肥。要注意的是,在堆肥的过程中,所有的堆肥一定要经过腐熟和过筛。
2.3整形、修建及除草技术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过程工作中,植被栽培及生长的过程中整形、修建和除草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绿篱的修剪应该注意高度一致、线条的整齐,以及侧面的平直和顶面的平整性,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绿化的造景的效果,而且对抑制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以及促进枝叶的茂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次修剪绿篱时,应该控制绿篱在30cm以上,每次修剪时,应该在绿篱生长到大于5cm之后再次进行修剪,并且应该注意修剪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否者容易造成造景设计的破坏。通过除杂草不仅仅能够让在一定程度上疏松土壤,并且能够对肥料吸收还有能够让土壤的透气性得到更大的提升,这样对植物根部的生长有着一定程度上很大的帮助,对整个环境中的植物能够起到更新复苏和茁壮成长起到很大以及很有效促进作用。
2.4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采购时虽然也曾经对苗木进行了严格检验检疫,但是也会在种植和养护期间当中,由于苗木自身的因素和所在周边新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病虫害,所以在后期养护中需要技术人员认真观察发现,及时治疗。绿化苗木主要的病虫害都有天牛、木虱、潜叶虎等等,主要的病虫害有根部腐烂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等,根据不同的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性等,选择性的对植物进行喷洒杀虫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除过这些药物防治以外,并且还需要经常地清理枯枝烂叶,修剪杂乱树枝条,保持枝叶间通风透光。对已经患有病虫害严重的植物要快速及时销毁或者移除该种植区,从而防传染给其他植株上面。
3 结语
在城市建设中,园林建设对城市文化、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项目。因此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绿化方面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实时监督植被的养护情况,建设更加科学的园林绿化工程,最大效率地发挥着园林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于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探究[J].赵路.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素分析研究[J].王婷,郑昊.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3]浅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有关对策[J].王金龙.现代园艺.2012
论文作者:薛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土壤论文; 苗木论文; 植物论文; 植被论文; 生长论文; 工作论文; 后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