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建设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论文对市政工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在某种角度上代表着城市发展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的指标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当中,因为复杂的管理体系以及专业性的要求,导致施工质量管理难度上升,容易在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下引发相应的问题,并且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存在威胁,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1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一部分是监理单位的管理。施工中要注重对于质量和突发问题的把控,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工程质量同时也是监理单位所要跟进的内容,监理单位应该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对工程进度把控、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工程合同管理做出相关的掌控。市政工程在管理中,往往因难度大、任务重、项目分散等原因,造成监理单位的任务繁重,市政工程是复杂的,因为其在具体建设汇总包括了排水、煤气管道、热力管道、路桥建设、园林建设等的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在建设中,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一人多能,能够在完成本专业的工作时,拓展其他专业。因此,对于市政工程管理,应该加强其诚信建设,对参与工程管理和施工的所有单位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在案记录,确保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市场的规范和工程质量的安全落地。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欠缺工程建设市场运作规范性
现阶段,多数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单位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甚至没有执行规范化的建设程序,主要表现在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的执行。另外,部分单位没有落实工程规范化建设,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如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导致参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执行没有依据,极易产生纠纷。一些单位在工程施工前没有办理必要性证件,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在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时才补办。总之,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2.2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尚未完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政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有待完善,加之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了影响。同时,一些监理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大、行业不规范,例如,有的监理企业主要依附于一些事业单位(政府、科研院等),在市场中缺乏主体地位。另外,一些监理单位一味地追求利益,同一时间接受多个项目的监理任务,最终因自身人员不足而导致各项工程的监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障。
2.3施工主体缺乏责任意识
市政工程是深入到老百姓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其处于城市中开展,往往对工期有着严格的要求,造成对质量的管控下降。部分施工单位,因为其专业性不足,对工程难点和障碍处理往往采用规避的方式,甚至出现擅自改动设计和图纸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化,分包给其他单位,造成管理中的断层,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质量管理手段
一、提高工程质量意识。施工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意识是指导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切思想,通过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实际中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员工对于施工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身具备了质量意识,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第二,增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加强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是确保监督和审查中对质量的反复检查,以此来督促施工人员重视质量。二、精细化施工。市政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很多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这些工程往往是工程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的单独管理和质量把控,是确保施工中这类工程质量的基础,同时对于附属工程的质量通病应该由专家给出处理意见,同时对于易被忽略的环节,应该加强审查和监督力度,确保在工程施工中,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的质量。三、加强验收手段。市政工程的质量验收是发现和寻找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及时的将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发现并处理,能确保工程整体施工的进展。因此在工程质量验收这个环节,往往采用多种验收手段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建设中工程材料的抽样检查和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半成品材料的力学测试等,都是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的材料质量安全,确保在整个工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质量达标。
3.2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市政工程的质量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进而影响着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工程质量,增强质量意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施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增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相关的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二、避免随意进行设计变更,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赶工期,避免人、材、机资源的浪费。
3.3增强大局意识和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很多内容、很多部门,为了保障市政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需要各个部门的沟通配合和共同建设。因此,参建各方应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可以通过会议形式针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各方积极发表意见,经过沟通、协调,选出最佳的方案。同时,要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使各单位、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协调前行,进而促进市政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4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措施
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下的管理才会收到管理实效。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措施,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约束,才能依照规定自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制定制度时,要做到详实、指向明确,要囊括工程的方方面面,避免给人以可乘之机。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诉诸于法律,不能让人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不能迁就,更不能听之任之。要严格追查、一究到底,利用各项制度让相关人员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只有管理人员将工程质量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市政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不能让工程质量影响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为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为了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施工管理。针对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可以从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增强大局意识和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市政工程顺利完成,进而为人们建设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智凝.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7):66.
[2]陈汉棋.市政施工管理的特点、问题及措施探究[J].四川建材,2015(5):271-273.
[3]方林丰,廖青龙.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56-57.
论文作者:马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