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柏汝,周希唯,习凯勋[1](2021)在《立足能源 聚焦绿色 发展工业》文中指出10月13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和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API)联合主办的“后新冠疫情时期中非能源合作和工业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和内罗毕召开。来自中国和南非、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加纳等8个国家的26名?
涂明辉[2](2020)在《公共产品视角下中国对非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在非洲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并且成为制约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背景下,全球性经济衰退深层化发展,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其中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金砖机制”最为瞩目。“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对接使得中非关系,这一“南南合作”的典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对非公共产品供给对内存在供给主体与供给内容不明确,对外受到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公共产品的挤压等问题。在当前中美竞合态势趋于复杂的情况下,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的急转直下,中国需要在多边外交政策以及对外开放上有所突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便是在此背景下应然召开。中国以主场外交为切入点,针对中国对非公共产品供给当前存在的供给主体与供给内容的模糊、供给方向以经济因素为主、供给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等缺点,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中就实现稳定供给的关于援助、安全保障、贸易与金融等多方面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通过对公共产品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现有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解读,从避免公共产品“私物化”以及减少“搭便车”行为作为切入点,区域公共产品遵循成本收益共享以及“受益人支付原则”以区域内成员自发提供为主。针对非洲地区的地区化进程,以地区主义学说为主要框架,在非洲地区受到经济外溢效应实现地区化的同时,由于负外部性对域外国利益的影响,引入域外国作为区域公共产品的承担者,根据区域内成员的需求来实现差异化公共产品供给。在稳定供给方面,本文引入公共产品理论对机制作用的解释,通过机制建设来实现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一带一路”倡议为公共产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通过分析中非跨区域合作现状与特点,结合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内容,即:“一带一路”作为公共产品应包括援助机制、安全保障机制、货币金融与自由贸易机制建设。并就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所达成的成果,探讨北京峰会下中非合作制度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此外,文章在对区域公共产品机制建设探讨的过程就其制约因素包括域内国家因素、“一带一路”倡议自身局限性因素、负外部性以及霸权机制下全球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等进行梳理分析,就关于中非合作在机制建设层面的可行性与复杂性作以总结并加以展望。
张希颖,刘梦楠[3](2017)在《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评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加深和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对非洲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水电作为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纵兆伟[4](2015)在《2000-2010年非洲耕地时空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伴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耕地变化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在巨大的发展压力面前,耕地的质量以及利用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非洲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研究区之一,目前非洲的耕地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全非洲尺度的耕地变化研究尚未开展。已开展的非洲重点研究区的耕地变化研究主要是采用遥感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数量统计和空间分析,对耕地利用变化与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采用的遥感信息源也以空间分辨率为250米及1000米的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以非洲为研究区,采用空间分辨率为30米的遥感信息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和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等数学模型定量的分析了耕地利用变化特征,揭示了非洲耕地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耕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布局调整、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全球粮食安全研究提供了典型区域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建立包括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坡向、生态分区在内的环境背景数据库:下载覆盖非洲全区的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建立2000年和2010年两期非洲耕地利用专题数据库;基于经纬度、区域、国家等不同视角对非洲耕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分析研究,揭示耕地在不同研究视角下的变化特征;基于不同视角下的耕地转移以及流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耕地变化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耕地分布特征:2000年和2010年耕地面积分别为2.00×106平方千米和2.23×106平方千米。在经纬向上面积集中出现在34°E和12°N附近;不同区域的耕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东非、西非、北非、南非、中非;在国家视角看耕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耕地面积排名前十五的国家其耕地面积占非洲耕地总面积占75%左右。(2)耕地变化特征:2000-2010年非洲耕地面积增加了2.25×10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增加在经度上主要集中在4°E到19°E和31°E到39°E之间;在纬度上集中在22°S到1°S以及9°N到14°N之间;在区域视角上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非和西非;在国家视角上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苏丹、乍得、肯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3)耕地转移特征:非洲2000年减少的耕地去向主要转出为林地、草地,部分地区转化为灌丛地和裸地,2010年新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林地、草地和灌丛地。各地理分区耕地转入转出特征与非洲全域转入转出特征大致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4)气温和降水对耕地的分布有显着影响,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气温21-29℃之间、降水300-1200mm区间。坡度对耕地的分布具有绝对的影响,90%以上的耕地都分布在坡度0-2。之间,但耕地分布变化与坡向关系不大。生态分区综合地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组合良好的热带和亚热带的草原和灌丛区。总之,论文首次采用空间分辨率为30米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开展了全非洲耕地利用变化研究,并分析了全非洲耕地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区耕地布局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全球粮食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伟[5](2014)在《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铜川市林业建设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要求,科学规划,精细施工。要明确地块、适地适种,提高品位,提升档次。重点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林业重点工程和绿化铜川五大工程,推进以城市和周边直观山坡为主的城市森林工程;建设以210国道、包茂和延西高速、耀旬路等交通主干线绿色长廊;完善提高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陈炉古镇等主要景区景观绿化水平;抓好流域绿化和绿色家园绿化工作。推进铜川市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努力实现“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目标。促进和加快铜川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采用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文献分析方法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概括、综述了科教界、学术界对生态林业建设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研究、生态林业建设模式的研究、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等,科学地选择了诸多理论研究工具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林业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林业管理学、林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结合若干年的生态林业建设经验,对陕西铜川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参考并综合铜川市生态林业建设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投资主体、功能特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模式、“苗木寄栽,一次成园”新建园模式、林下种养业建设模式、果产业模式、生态旅游模式。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情况,确定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并提出了铜川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战略:(1)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造林活动;(2)注重三种效益,探索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3)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兴林;(4)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推行财政资金投入、补偿、补贴制度;(5)完善法律机制,提高生态意识;(6)林业改革工作继续深化,落实林业建设任务。
拉海·法拉(RAHAL Farah)[6](2014)在《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新形势下,非洲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非洲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非洲拥有雄厚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都为未来非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非洲作为世界商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世界资本的投资场所,其战略地位也日显重要。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与发展已渐成主流,政治局势总体上趋向相对稳定的态势,这些都为中非之间政治与经贸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所以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和非洲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非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对双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非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非洲大陆不仅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资源和能源、而且为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当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尤其是在应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快速崛起时,非洲友好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力量。21世纪中非关系能否更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不仅如此,还会直接影响非洲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以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因此,进一步研究中非关系的发展前景,并且提出有效的战略对策,除此之外,全面研究中非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对中非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大问题:非洲国家将如何充分利用中非合作带来的机遇来削弱贫困,促进发展;非洲国家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双边合作以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欧美对非洲的贸易战略与中非贸易战略相比是否略胜一筹;中非贸易战略和欧美对非洲的贸易战略有哪些不同之处。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对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的相关文献做了详细的综述,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了中非经贸关系的理论基础并做出了评价。第三章概述了在各历史阶段中中非经贸关系经历的变化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相关因素,并且探讨了欧美对中非贸易的反应,以及如何确保中非贸易优势,此外,本章还通过对北非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绩效。第五章提出了中非经贸关系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非经贸往来对非洲乃至欧美的影响。第六章提出了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对策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王世平[7](2008)在《大河镇退耕还林柳杉工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托大河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立地指数调查法和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柳杉,在不同岩性6年生人工林和柳杉—刺槐、柳杉—滇柏、柳杉—桦木、柳杉—漆树4种混交模式的林分生长,主要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状况,研究分析大河镇柳杉工程造林效果。结合大河镇柳杉工程造林效果和生态环境现状及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钟山区和大河镇退耕还林柳杉的后续经营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如下:①在不同岩性,不同坡向,林分生长差异显着。碳酸岩发育的黄色石灰土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树木生长迅速。6年生柳杉平均胸径2.49cm,平均树高2.66米。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由于深层煤炭开采,水土流失,陡坡耕种,地力退化,土层瘠簿,水肥条件差,植被盖度小,生物多样性差,树木生长缓慢,6年生柳杉平均胸径1.93cm,平均树高2.17米。工程区在退耕还林前后平均侵蚀模数由6500t/km2.a下降为435t/km2.a,说明工程区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物多样化逐渐恢复,生态有正向演替的趋势。②不同混交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柳杉—刺槐混交林的含水量比纯林高34.421%,容重比纯林减少了0.282(g.cm-3),总孔隙度比纯林高了11.17%,柳杉—刺槐模式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说明其土壤肥力最好。其次为柳杉—桦木混交模式,其土壤含水量比纯林的高了5.66%,容重比纯林少了0.212(g.cm-3)、总孔隙度比纯林高了10.22%。再其次就是柳杉—漆树和柳杉—滇柏混交模式。最后为纯林柳杉,纯林的含水量为15.324%,土壤容重为1.536(g.cm-3),总孔隙度为40.125%。③不同混交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柳杉—滇柏混交林中柳杉的株高比纯林柳杉株高高0.79米,其胸径比纯林胸径大0.98cm;柳杉—刺槐混交林中的柳杉的株高比纯林柳杉株高高1.42m,其胸径比纯林大1.59cm,都能促进柳杉林分生长,说明柳杉适合此两种模式。柳杉—桦木混交林中柳杉的株高比纯林柳杉的株高矮0.64m,其胸径比纯林胸径大0.39cm,柳杉—漆树混交林中柳杉的株高比纯林柳杉的株高矮0.28m,其胸径比纯林胸径小0.25cm,说明这两种模式对柳杉林分生长影响不大,甚至可能有不利的影响。通过不同混交模式中种间竞争对柳杉生长的影响分析,柳杉幼林阶段柳杉与刺槐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比其它几种模式要小。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竞争指数进行分析,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纯林柳杉>柳杉与滇柏>柳杉与桦木>柳杉与刺槐>柳杉与漆树混交模式。④碳酸岩和紫色砂页岩二种岩性的土壤,造林成活率和植被恢复覆盖情况:在苗木种源、造林时间、造林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二种岩性的土壤其柳杉工程造林成活率差异显着。碳酸岩风化后形成的黄壤造林成活率当年平均为85%,只进行少量补植,且苗木生长迅速,植被覆盖较好,现林相整齐。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砂土,由于地力衰退,水肥条件差,经市、区林业部门组织验收,柳杉工程造林当年成活率为19%,后连续补植了3年(五次),平均成活率基本达到85%,且苗木生长缓慢,植被覆盖差。⑤物种多样性特征:退耕还林6年后,随时间变化群落的植被覆盖度增加,从坡耕地退耕初期的30%上升到最高100%后,又回到95%的稳定状态。shannon-wiener(多样性)上升到2.23后,又逐渐下降到1.45的稳定状态。⑥柳杉工程造林效果的总体评价:退耕还林柳杉工程区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恢复较快,林木长势良好,林分相对稳定,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森林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逐渐彰现。但对于地力退化严重的砂壤土柳杉工程区,由于自然条件差,部分地段植被恢复困难,基本不适宜植物生长,且反而加剧水土流失,植被恢复需经历漫长时间。综合柳杉工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林分生长状况、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因子可以对大河镇柳杉工程造林效果评定为良。⑦提出6项钟山区和大河镇退耕还林柳杉工程造林的技术措施和后续经营管理建议:ⅰ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结合农民的意愿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除柳杉、漆树、刺槐、滇柏、桦木等树种外,可种植花椒等灌木;ⅱ对地力衰退严重的砂壤,可先种草或通过自然恢复植被,先保持水土,经过1-2年植被恢复适宜树木生长后再造柳杉,轻度抚育甚至不抚育,多树种混交,乔、灌、草结合,做到生态优先,并应补施农家肥,恢复地力,促进植被生长:Ⅲ大力营造柳杉—刺槐、柳杉—滇柏、柳杉—桦木、柳杉—青冈等混交林,减少纯林种植,地力退化的砂壤要大力推广柳杉—滇柏、柳杉—刺槐混交林,促进林木生长;Ⅳ大力推广“猪—沼—(菜)草”的产业模式,发展生态能源,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和总体开发,在林下间作牧草、药材,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生态恢复:Ⅴ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减少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行承受超负荷压力,开展封山育林,防止人为引起的山林火灾:Ⅵ国家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给予倾斜,稳定柳杉工程造林生态恢复效果。
陈蓬[8](2005)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特别是在1978年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为标志,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管理的层面剖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从微观管理的层面剖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使得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对于每年投资额度达数百亿元的林业生态工程来说,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使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合理、协调得当、激励有效、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得以保障,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来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治山计划”、加拿大“绿色计划”、印度“社会林业计划”和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等国外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规模较大,而且实施的时间也比较早。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有些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探索出成功的管理经验。因而学习借鉴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能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有益于设计出符合我国特点的工程管理机制,提高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对新型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离不开对现有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体系的剖析和总结。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是由原有的十多个林业生态工程整合而成,有的工程建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有的是在新时期为特定的生态建设任务而实施的。因此,在设计新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时,必须深入分析总结这些工程的建设特征、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成效与问题,并从设计管理机制入手,研究解决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资金、规划、组织、激励、控制等问题。为完成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实施的生态建设项目化管理的相关方法。得到的启示是,不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实施项目化管理,传统的项目化管理机制也有存在着“林业化”的问题。尽管当前有许多学者抨击政府主导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但他们在关注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分析政府主导型管理机制背后的产权经济基础及其产权优势,也没有考虑目前有些林业生态工程运用的纯粹项目化管理失败的原因。
谢树春[9](2004)在《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课题为研究背景,以GIS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系统目标与任务、用户需求、数据源的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经数据分类、编码等数据预处理工作,建立了一个基于混合结构数据模型的GIS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组件式GIS和关系型数据库为实现手段,研制出基于GIS的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土地资源类型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资源效率分析以及农业生态工程评价等功能,为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的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的突出之处在于将前沿的GIS技术与MIS理论相结合,探索了信息技术为农业生态工程服务的方法、步骤;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思想应用到系统中,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和系统目标的真正实现;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并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试验区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土地资源各属性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图斑融合的解决思路。
金正道[10](2004)在《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文中研究表明
二、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立足能源 聚焦绿色 发展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基础——立足能源,面向未来 |
对接——优势互补,拥抱绿色 |
路径——清洁能源与工业化协同发展 |
(2)公共产品视角下中国对非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国内外中非跨区域合作与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1.3.1 国内外中非跨区域合作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区域公共产品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中非合作与区域产品供给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层次分析法 |
1.5 创新点 |
1.6.1 地区主义理论 |
1.6.2 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 |
1.6.3 公共产品理论 |
1.6.4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与总结 |
2.1 概念界定 |
2.1.1 区域的界定 |
2.1.2 非洲地区 |
2.1.3 “一带一路” |
2.1.4 公共产品跨区域供给 |
2.2 小结 |
第三章 对非公共产品跨区域供给机制建设 |
3.1 中国对非援助机制建设 |
3.1.1 对非援助理论性基础 |
3.1.2 对非援助进程与现状 |
3.1.3 “一带一路”倡议下对非援助机制建设 |
3.2 中非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
3.2.1 维和与中非警务防务合作建设 |
3.2.2 “吉布提保障基地”建设 |
3.2.3 “协作式”安全合作体系 |
3.3 中非自由贸易与货币体制建设 |
3.3.1 跨区域连结与贸易自由化 |
3.3.2 “八大行动”举措与人民币国际化建设 |
3.3.3 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
第四章 中非跨区域合作现状及公共产品作用机制 |
4.1 新时期下中非跨区域合作 |
4.1.1 中非跨区域合作进程 |
4.1.2 中非跨区域合作特点 |
4.1.3 中非跨区域合作水平 |
4.2 中非跨区域公共产品作用机制 |
4.2.1 跨区域公共产品主体作用对象 |
4.2.2 跨区域公共产品机制作用的形式 |
4.2.3 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性缺陷 |
第五章 中国对非公共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的不利因素 |
5.1 非洲一体化中的国家因素 |
5.1.1 非洲次区域内国家发展不均 |
5.1.2 非洲域内自然资源不均 |
5.1.3 非洲一体化进程缓慢 |
5.2 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具有私物化特征 |
5.2.1 跨区域公共产品取决于域内供需结构 |
5.2.2 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差异性 |
5.3 非洲一体化过程负外部因素 |
5.3.1 非洲经济负外部性 |
5.3.2 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 |
5.3.3 区域政治国际化的负外部性 |
5.4 中国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被替代性 |
5.4.1 域外大国与非洲合作 |
5.4.2 域外大国与中国的竞争 |
5.4.3 霸权稳定论视角下中国海外制度建设阻力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 水电项目数量多, 投资规模大 |
(二) 水电项目分布广, 承建任务大 |
(三) 水电项目建造成本较低 |
(四) 水电项目投资方式主要为EPC模式 |
二、中国对非洲投资水电项目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 非洲丰富的水电资源丰富 |
(二) 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非洲电力不足的压力 |
(三) 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非洲农田水利条件 |
(四) 水电项目建设促进了当地工业产业的更快发展 |
(五) 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
三、中国对非洲水电项目投资发展的前景 |
(一) 非洲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潜力巨大 |
(二) 水电项目建设符合非洲各国对绿色能源的长远规划 |
(三) 水电项目建设有利于非洲农业更快发展 |
(四) 有利于培养非洲水电建设人才 |
(4)2000-2010年非洲耕地时空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2.2 RS和GIS在耕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评述 |
2 理论与方法 |
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 |
2.1.1 人地关系论 |
2.1.2 系统论 |
2.1.3 地域分异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技术方法 |
2.2.1 耕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建模 |
2.2.2 ArcGIS相关分析方法 |
3 非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库建设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人文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基础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格式与数学基础 |
3.3 技术流程 |
3.3.1 资料收集整理 |
3.3.2 遥感图像解译 |
3.3.3 数据运算与分析 |
3.4 非洲LUCC信息解译及精度验证 |
3.4.1 非洲LUCC信息解译 |
3.4.2 精度验证 |
3.5 非洲基础地理信息及生态环境背景信息入库 |
4 2000年-2010年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
4.1 非洲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分布与变化的经纬度差异 |
4.1.2 耕地分布与变化的地区差异 |
4.1.3 耕地分布与变化的国别差异 |
4.2 耕地转移以及流向分析 |
4.3 小结 |
5 耕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5.1 耕地与温度因子的关系分析 |
5.2 耕地与降水因子的关系分析 |
5.3 耕地与高程因子的关系分析 |
5.4 耕地与坡度因子的关系分析 |
5.5 耕地与坡向因子的关系分析 |
5.6 耕地与生态地理分区的关系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 |
1.3 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
1.4 国内外林业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进展 |
1.4.2 国内进展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发展 |
2.1 生态环境问题 |
2.1.1 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
2.1.2 水土流失严重 |
2.1.3 荒漠化扩大 |
2.1.4 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
2.1.5 森林覆盖率低 |
2.1.6 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 |
2.1.7 气温呈上升趋势 |
2.2 森林资源历史的回顾 |
2.3 我国林业建设经历的阶段 |
2.4 森林资源的严竣形势 |
2.5 森林的作用 |
2.5.1 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
2.5.2 森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
2.5.3 森林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 |
第三章 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 |
3.1 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地质环境 |
3.1.5 土壤 |
3.1.6 河流水文 |
3.1.7 社会经济状况 |
3.2 铜川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现状 |
3.3 铜川市林业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3.1 水资源短缺 |
3.3.2 水土流失局部地区依然严重 |
3.3.3 地质灾害较重 |
3.3.4 局部大气环境质量较差 |
3.3.5 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显现 |
3.3.6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3.3.7 森林生态保障体系不健全 |
3.4 铜川市林业建设模式 |
3.4.1 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模式 |
3.4.2 “苗木寄栽、一次成园”新建园模式 |
3.4.3 林下种养业建设模式 |
3.4.4 果产业模式 |
3.4.5 生态旅游模式 |
3.5 铜川林业建设目标 |
3.5.1 总体目标 |
3.5.2 近期目标 |
3.5.3 远期目标 |
3.5.4 目标测算依据和结构 |
3.5.5 铜川市林业发展的展望 |
第四章 铜川市林业产业发展及建设模式的建议 |
4.1 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植树造林 |
4.2 注重“三大”效益,探索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 |
4.3 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兴林”战略 |
4.4 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推行财政资金投入、补偿、补贴制度 |
4.5 完善法律机制,提高生态意识 |
4.6 继续深化林业改革,落实林业建设任务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驱动力的研究 |
1.2.2 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对非洲的影响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理论依据 |
2.1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 |
2.1.1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 |
2.1.2 国际经济合作的分类 |
2.1.3 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 |
2.2 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 |
2.3.1 南南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
2.3.2 南南合作的现实性 |
2.3.3 南南合作的基本目标 |
2.3.4 南南合作的主要领域和组织机构 |
2.3.5 南南合作的前景 |
第3章 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
3.1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 |
3.1.1 1956年至1977年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1.2 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1.3 21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2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
3.2.1 双方贸易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
3.2.2 中非经济合作方式与领域进一步扩展 |
3.2.3 中非合作制度化、经常化 |
3.2.4 明确中非合作战略目标 |
第4章 中非经贸关系的主要领域分析 |
4.1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起源和形式 |
4.1.1 概述 |
4.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历史观 |
4.1.3 中国援助的类型 |
4.1.4 援助政策在中国的制定 |
4.2 中国投资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
4.2.1 中国对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 |
4.2.2 中国与其它国家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相似点和不同点 |
4.3 主要国家在非洲的竞争战略 |
4.3.1 中非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 |
4.3.2 中国与非洲的全球贸易 |
4.3.3 中非贸易发展趋势 |
4.3.4 中国在非的制造业与工业化进程 |
4.3.5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北非为例 |
4.3.6 欧洲国家在非洲的贸易战略 |
4.3.7 美国在非洲的贸易战略 |
4.3.8 欧盟与美国在非洲的的贸易战略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5.1 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产生的影响 |
5.1.1 中非洲经贸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
5.1.2 对非洲贸易条件的影响 |
5.1.3 对非洲个别行业的影响 |
5.1.4 中国对非洲的潜在影响 |
5.1.5 中国在非洲商品行业的增长的影响 |
5.1.6 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影响 |
5.2 中国对北非国家经济的影响 |
5.2.1 对方非洲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
5.2.2 对非洲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
5.2.3 对非洲电子及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 |
5.2.4 中国贸易竞争力对北非制造业的影响 |
5.2.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北非就业的影响 |
5.3 中国在非洲的经贸活动:对美国的影响 |
5.3.1 总体情况 |
5.3.2 美国在非洲的利益与政策 |
5.3.3 中国在非洲对美国的影响 |
5.3.4 给美国带来的契机 |
5.4 中国在非洲的经贸活动:对欧盟的影响 |
5.4.1 总体情况 |
5.4.2 欧盟和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冲突 |
5.5 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其它新兴大国对非洲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对策 |
6.1 概述 |
6.2 中非双方应采取的共同对策 |
6.2.1 扩大新兴工业市场准入与增加出口能力 |
6.2.2 创造就业机会与减少青年失业 |
6.2.3 优化管理与经济政策 |
6.2.4 推动中非合作论坛的实施 |
6.2.5 最大化中非合作利益 |
6.2.6 三角模式法 |
6.3 中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
6.3.1 促进非洲工业发展 |
6.3.2 提高非洲农业生产力 |
6.3.3 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
6.3.4 扩大对非洲投资的范围 |
6.3.5 加强对非洲区域一体化的支持 |
6.3.6 扩大对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覆盖面 |
6.4 非洲国家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
6.4.1 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 |
6.4.2 扩大出口加工产品 |
6.4.3 增加当地采掘工业的数量 |
6.4.4 工会组织者应该学习中文 |
6.4.5 加快最低工资立法和其它劳动立法 |
6.4.6 协调区域与大陆发展 |
6.4.7 提高工业中联盟领导和谈判者能力 |
6.4.8 大力发展生产力 |
6.4.9 用发展的眼光寻求对外直接投资 |
6.5 北部非洲国家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河镇退耕还林柳杉工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
1.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
1.2.3 国外的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状况 |
1.2.4 国内的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状况 |
1.3 主要造林树种工程造林效果研究的发展方向 |
1.4 主要造林树种工程效果研究的方法 |
1.4.1 退代生态系统的类型 |
1.4.2 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
1.4.3 生态恢复造林树种工程效果研究技术方法 |
1.4.4 柳杉工程理论研究成果 |
1.4.5 生物量、幼树生长规律理论研究 |
1.4.6 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方向 |
1.5 柳杉工程造林效果优化模范研究 |
1.5.1 以工补林模式 |
1.5.2 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立体模式 |
1.5.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模式 |
1.5.4 生态移民搬迁模式 |
1.5.5 农业生态旅游和森林旅游模式 |
1.6 退耕地土壤研究简况 |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自然概况 |
2.1.3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2.1.4 社会经济情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岩性6年生柳杉人工林 |
2.2.2 2—6年生柳杉造林成活率、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 |
2.2.3 不同柳杉混交模式幼林生长及竞争关系研究 |
2.2.4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及其与工程效果的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样方设置 |
2.4.2 物种多样性调查和分析 |
2.4.3 土壤调查和分析 |
2.4.3.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测定 |
2.4.3.2 土壤侵蚀模数(sm) |
2.4.4 林分生长调查与研究 |
2.4.5 社会林业调查 |
2.4.6 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岩性立地条件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1.1 研究区岩性、立地条件和土壤理化特性特征 |
3.1.2 不同岩性土壤对柳杉生长的影响 |
3.1.2.1 土壤主要理化特性 |
3.1.2.2 不同岩性土壤柳杉生长特性 |
3.1.3 不同坡向对柳杉生长的影响 |
3.1.4 不同坡度对柳杉生长的影响 |
3.1.5 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生长比较 |
3.2 不同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及竞争关系研究 |
3.2.1 试验设计 |
3.2.1.1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
3.1.1.2 样地调查数据处理 |
3.2.2 不同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
3.2.2.1 不同混交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 |
3.2.2.2 不同混交模式的柳杉幼林生长状况 |
3.2.2.3 不同混交模式的竞争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混交模式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 |
3.2.3.1 柳杉与桦木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 |
3.2.3.2 柳杉与漆树等混交林及纯林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 |
3.2.4 不同混交模式分析 |
3.2.5 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及其预测 |
3.3 柳杉工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研究 |
3.3.1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概念 |
3.3.2 不同岩性土壤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析及影响因素 |
3.3.2.1 大河镇柳杉工程造林效果概述 |
3.3.2.2 影响造林成活率差异因素研究 |
3.3.2.3 造林设计分析 |
3.4 柳杉幼林林分结构、群落生物多样性及优化模式研究 |
3.4.1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 |
3.4.2 柳杉工程幼林多样性分析 |
3.4.3 柳杉工程项目研究区工程效果优化模式 |
3.4.3.1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
3.4.3.2 退耕还林柳杉工程效果优化模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岩性土壤立地条件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4.1.2 不同混交模式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及竞争关系研究 |
4.1.3 柳杉工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研究 |
4.1.4 幼林林分结构、群落生物多样性及优化模式研究 |
4.2 讨论 |
4.2.1 林业生态工程树种选择 |
4.2.2 造林技术措施 |
4.2.3 群众积极参与工程管理 |
4.2.4 退耕还林柳杉工程效果优化模式 |
4.2.5 政策措施 |
4.2.6 资金筹措 |
4.3 结语 |
8、致谢 |
9、参考文献 |
10、附录 |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
1.1.2 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求 |
1.1.3 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与林业生态工程 |
1.1.4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科学管理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本文采用的理论工具 |
1.5.1 系统论与生态系统原理 |
1.5.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5.3 管理学理论 |
1.5.4 生态管理学理论 |
1.5.5 管理机制及有关机制设计理论 |
1.5.6 制度经济学原理 |
1.5.7 公共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学 |
1.6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2 林业生态工程综述 |
2.1 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
2.1.1 生态工程概念 |
2.1.2 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
2.1.3 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
2.1.4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 |
2.1.5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概念和特点 |
2.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历程 |
3 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发展现状 |
3.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 |
3.1.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3.1.2 退耕还林工程 |
3.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3.1.4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3.1.5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3.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状况 |
3.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 |
3.3.1 “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行政主导模式 |
3.3.2 垂直式管理的组织机构 |
3.3.3 工程资金管理 |
3.3.4 灵活多样的森林资源管理 |
3.4 林业生态工程作用与成就 |
4 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林业生态工程的资金管理问题 |
4.2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管理问题 |
4.3 林业生态工程组织运作问题 |
4.4 林业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问题 |
4.5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的控制问题 |
4.6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机制关系的分析 |
5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及其管理 |
5.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1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5.1.2 美国“罗斯福工程” |
5.1.3 日本“治山计划” |
5.1.4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5.1.5 加拿大“绿色计划” |
5.1.6 印度“社会林业计划”和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5.2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管理措施 |
5.3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对本研究的启示 |
6 项目管理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中的借鉴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化管理要求 |
6.2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
6.3 几点启示 |
7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 |
7.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
7.1.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的制度选择分析 |
7.1.2 对公共产品提供和管理主体的选择 |
7.1.3 小结 |
7.2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概述 |
7.2.1 林业生态管理机制设计的内容 |
7.2.2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实现的前提条件 |
7.2.3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的步骤 |
7.3 政府主导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 |
7.3.1 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宏观调控与约束机制 |
7.3.2 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目标管理机制 |
7.4 企业主导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 |
7.4.1 林业生态工程企业管理机制 |
7.4.2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法人负责机制 |
7.5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7.6 小结 |
8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在天保工程中的应用 |
8.1 天保工程主要内容 |
8.1.1 工程实施范围 |
8.1.2 目标任务 |
8.2 天保工程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
8.3 新型管理机制在天保工程中的应用 |
8.3.1 天保工程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应用 |
8.3.2 天保工程企业主导的管理机制应用 |
9 问题和探讨 |
10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9)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生态工程概念 |
1.2 国内外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发展概况 |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应用 |
1.4 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项目概述 |
1.5 信息系统在生态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二章 系统分析和设计 |
2.1 系统分析 |
2.1.1 问题识别 |
2.1.2 分析与综合 |
2.2 系统设计 |
2.2.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2.2.2 系统目标与任务 |
2.2.3 系统功能设计 |
2.2.4 软件结构设计 |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
3.1 系统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3.1.1 地理实体的概念模型 |
3.1.2 数据模型的选择 |
3.2 系统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3.2.1 空间数据逻辑设计 |
3.2.2 属性数据逻辑设计 |
3.3 系统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3.4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第四章 系统开发 |
4.1 开发环境 |
4.1.1 硬件环境 |
4.1.2 软件环境 |
4.2 地理信息的分类和编码 |
4.2.1 地理信息的分类 |
4.2.2 地理信息编码 |
4.3 地理信息采集与处理 |
4.3.1 地图扫描与预处理 |
4.3.2 建立地图投影和坐标系 |
4.3.3 栅格图象配准及数字化 |
4.4 GIS数据质量控制 |
4.4.1 数字化过程中的GIS数据检查 |
4.4.2 使用地理相关法进行GIS数据检查 |
4.4.3 叠加分析的数据质量控制 |
4.5 用户界面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应用实例 |
5.1 系统应用区基本情况 |
5.2 土地资源类型划分 |
5.2.1 土地资源类型划分概述 |
5.2.2 土地资源类型划分方法 |
5.2.3 基于GIS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 |
5.2.4 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结果分析 |
5.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1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分类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5.3.3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4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
5.4 农业资源效率分析 |
5.4.1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5.4.2 工联村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5.4.3 农业资源效率计算的系统实现 |
5.5 农业生态工程评价 |
5.5.1 农业生态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
5.5.2 工联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计算 |
5.5.3 农业生态工程评价的系统实现 |
5.5.4 工联村农业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联村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
附录二 工联村土壤类型图 |
附录三 工联村地貌图 |
附录四 工联村坡度图 |
附录五 工联树灌溉条件图 |
附录六 工联村土壤肥力图 |
附录七 工联村土层厚度图 |
附录八 工联村土壤侵蚀强度图 |
附录九 工联村地下水位图 |
附录十 工联村土地资源类型图 |
附录十一 工联村土地资源(评价)图 |
致谢 |
四、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立足能源 聚焦绿色 发展工业[N]. 刘柏汝,周希唯,习凯勋. 中国石油报, 2021
- [2]公共产品视角下中国对非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研究[D]. 涂明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对非洲水电投资的特点和前景评析[J]. 张希颖,刘梦楠. 对外经贸实务, 2017(11)
- [4]2000-2010年非洲耕地时空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D]. 纵兆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5]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D]. 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 拉海·法拉(RAHAL Farah). 辽宁大学, 2014(12)
- [7]大河镇退耕还林柳杉工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D]. 王世平. 贵州大学, 2008(S1)
-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研究[D]. 陈蓬.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谢树春. 中南大学, 2004(02)
- [10]北部非洲的“绿色带”工程[J]. 金正道. 国土绿化,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