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家推动技术创新的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试论论文,方式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出台了许多推动技术创新的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在1996年先后推出的技术创新工程。但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推动技术创新,各方的认识并不一致,做法也不相同。这是一个困扰当前技术创新工作的难点。本文在此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供读者参考。
一、技术创新的市场特点
所谓技术创新,简单地说是指在市场上推出一种新的产品,但其实现却包括了产品的研究开发、试验、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它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的接受为准绳。概括而言,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创新的风险性。要在市场上推出一种新的产品,一个消费者并不熟悉的产品,这其中隐含着许多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你是否能按照预定的技术路线取得成功。日本在模拟式高清晰度电视上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但最终还是宣告失败。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你成功地开发了某一种新产品,但若消费者不认可,就意味着失败。企业家们常说,在十个新产品中,有一个成功就已属幸运。
2.创新的高回报性和外部性。成功的技术创新意味着你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垄断性超额利润,直至其它企业的模仿、再创新与你分享利润为止。当今世界上一些主宰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如IBM,AT&T,英特尔等,都已作出了许多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技术创新。与此同时,重大创新除对本企业外,对其他企业和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3.创新是消费者和生产厂商互相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技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还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因为消费者参与、影响了产品的开发过程。只有生活在市场中的技术才是活的技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对这一点,我国科研人员可能并不完全赞同。他们习惯性地认为,技术的价值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技术与科学并不相同,技术的价值不完全取决于技术人员自身的评价,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评价。技术由于消费者的参与而带有很强的文化性、区域性和时间性。由于受实验室开发条件的限制,任何新的技术都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一项成功的创新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检验:中试的检验,规模生产的检验和市场的检验;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市场的检验中,技术才能向更广泛的应用发展,创新投资才能得到大面积回报。
二、创新与计划体制的背反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直接介入了创新活动,使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首先是由于企业缺乏自主权,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其次,由国家来组织对创新的投资和管理,不能及时对创新作出正确的决策。第三,由于原有的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现象,创新难以流畅地进行。第四,政府组织资助的许多项目常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
从创新实现的方式而言,计划经济推进创新的主要方式是项目。这种项目是由下向上申报,上面审批,国家拨款或贷款。这种模式是不符合创新的思路的,因为你事先根本不知道哪个项目会导致创新,创新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并不是人为地计划的结果。由于政府官员并不处在市场第一线,并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之在审批项目时并无硬约束,从而极易造成创新投资的失误,而企业则因创新的款项来自国家,从而没有运用好资金的动力。这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有效率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会造成创新需求不足的局面。创新是与计划体制背反的。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政策含义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表明,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技术创新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是一个国家推动技术创新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机制。但确定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技术创新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并不排斥政府政策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当前,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我国现有的宏观管理方式仍带有较浓的计划色彩,因此政府目前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是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放松管制和改进管制的方式,加快市场化进程。这些计划和管制中有许多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障碍和壁垒。这包括:(1)企业产权不清,缺乏自主权,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2)许多政府部门仍然迷恋于以项目来推动技术创新,把创新与计划、资金、政绩显示度挂钩,这种方式难以起到真正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3)创新资金的流向有偏向性,主要流向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受到冷落,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4)部门之间壁垒森严,使许多跨部门的创新难以实现。(5)企业受到政府的过度保护,失去了创新的压力。如我国的轿车制造业创新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过高的关税保护,使企业不必创新便有利可图。
2.政府作为全民利益的代表,可在市场失灵的方面起着很重要的创新推动作用。从供给的方面来说有:(1)对研究开发的税收减免政策,促进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更多投资。(2)资助大学、科研院所的竞争前研究、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服务。(3)对战略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的资助,因为这些产业风险大、收益期长、渗透性大。从需求的方面来说,主要是发挥政府作为市场的作用,即发挥政府采购在推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上,作用的方式是发挥政策、法律和管制(在价格、工资和控制)的积极作用,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四、推动创新的八个政策工具
1.加快市场化进程。包括降低各类针对企业生产的项目计划在国家管制中的比重,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要减少国家对银行的干预,允许风险资金的建立,使资金能及时地流向创新的企业。要对现有的面向企业的管制措施进行一次清理评估,减少不合理的管制。
2.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资。科技和教育是我们国家整个工业的基础。在近几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我们的许多资源流向了短期利润高、报酬高的部门,如许多高级人才从科研和教育部门流到报酬高的合资企业工作或出国,我国的科技投入相对而言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长期以往,必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3.加强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市场体制确立之后,由于我们的许多企业不熟悉市场的运作方式,加之市场本身所内在的不足,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服务体系,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这包括:将一些科技力量较弱的科研院所改造为创新咨询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提供各种信息和技术市场。在国家科委新近一次对4183家企业的创新调查中发现,信息的提供被企业列为第二重要的因素,对信息提供的要求出乎意料的高。这说明,企业在面向市场之后,获取创新信息对企业的创新十分重要。
4.提供有利于创新的税收和产业政策以及必要的管制。在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是过去一些国家唯一的面向创新的政策手段,当今,促进创新的政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上,要发挥税收减免、产业政策和国家标准等各种政策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愿意在创新中投资,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时能推动创新,有时却增加创新成本。美国的反垄断法是为了防止垄断对消费者构成损害,但这一做法却限制了美国企业在产品开发中的合作。为了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美国最近放松了对垄断的控制。
5.在利用政府和银行的科技贷款中,要改善资金使用,挑选有创新苗头的企业进行资助。即让企业先在市场中竞争摸索,待他们有创新苗头后再给予资助,这有助于降低资金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近几年来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得到国家资助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并没有开发出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或科研成果,一些没有得到资助的企业却意外地成功了,可此时他们已精疲力尽。如果国家能在此时给予某种帮助,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6.创新战略的制订。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更快地追赶发达国家,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国家创新战略,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些战略产业集中优势、取得突破,以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韩国、日本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7.为了实施国家创新战略,需要国家在各方之间起一个协调的作用,即通过协调推动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银行的合作。
8.创新环境的建设。这包括:为新企业的成立减少障碍,如减少公司成立的注册资金和手续;减少新产品的审报和批准程序;为新企业的建立提供种子资金、风险资金。
标签:企业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