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乐敦中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药品检验作为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看出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中起着积极地作用。检测人员应重视检测工作,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加强对新检验设备和新检验技术的学习,通过结合最新的药品检验参照标准,按照新的检验流程,正常操作,以保证药品检验质量的合格,为我国的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关键词:药品检验;结果偏离;质量控制
1 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药品检验是药品研发、生产和流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国家设置药品检验机构和医院设置药品检验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检测人员能够对药品的各项质量性质进行检测,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后,才能将其投入到药品市场和临床进行使用,这样才能保障人们放心的使用该药物,也能更好的将患者的疾患解除,从而保障其机体健康安全。然而,药品检验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且细致的工作,其检验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影响因素,其中,每个环节出错和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确保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有必要不断加强药品检验质量控制。
2影响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
我国医药市场上出现的药物种类分为中成药、西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保健品、生化药品以及疫苗等等多种类型,而现在药品市场中的药物质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合格的药品除了能够治疗疾病以外,还能调理人的身体机能;而不合格的药品不仅不能治疗疾病,甚至可能会并发其他疾病或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药品的质量切实关乎着人们的利益。市场上出现不合格的药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药物检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药品检测结果和实际使用结果相差甚远。我国药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检测人员素质、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标准不规范三个方面。
2.1 药品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药品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基于此,要求药品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首先,药品检验人员应当具有高度责任心,充分认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明白药物检验工作的目的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药品,促使疾病康复;其次,检测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素养。由于药物检验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是相关专业出身或者具备丰富的经验,才可以从事药物检验工作。然而由于录用机制不严格,造成部分人员难以熟练的应用检验技术或药物作用知识储备不足,致使药物检验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2.2 政府对药物检验的资金投入不足
不同的地区对药物检验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各地方政府对药物检验投入资金有所差异。由于部分欠发达地区本身经济发展就充分,对药品检验的投入就更加有限,致使地方缺乏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设备,造成药物检验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3 检验标准不规范
药品检验是有检验标准的,参照不同的检验标准,其检验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药品检验制度尚未健全,使得我国药品检验人员对新的药物的应用条件以及各级应用标准的掌握不到位,使得药物检验质量容易出现问题。
3 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药品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
药品从抽样到送至实验室的整个过程均称为检验前质量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保证药品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正确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检品,因此,相关检测人员需确保抽取样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如明确不同检测项目对采集检品的不同要求、采样时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引发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安全规范、迅速的操作进行抽样,抽样时尽量避免影响被拆药品和抽样品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
3.2.1实验室条件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条件未达到标准要求,将会对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检验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需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满足检验任务要求,如每天严格监测和记录实验室环境,定期检测各种设备分类和存放状态,确保其性能和使用状态良好;在色谱仪器室、天平室等精密仪器室,合理配置除湿设备,使其湿度和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3.2.2检测仪器性能质量控制。检测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对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检测单位管理人员需设置专人管理实验室内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校准、检定等,以保障其能准确、安全的运行,且仪器的精度和量程还需符合检验项目要求。采用仪器进行药品检测前,还需确认其使用期限、量值是否准确可靠,若仪器超过使用期间,需先对其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才可使用。对计量检测不合格的仪器,应停止使用,并做好标记,以免其混淆计量合格仪器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3检品管理质量控制。应设置专人负责对需要检验的药品进行接收、登记记录、分发和留样等,检品管理负责人应拒绝接收不符合标准的检验药品应,并标注拒收原因。为保障检验药品具有良好的溯源性,管理人员还需对送检检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具体可按照药典规定的一倍量的检验、检验两倍量的留样进行标识。检验药品在流转过程中,需具备清晰的检验状态标识和识别号码,再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流转,以防止检品受到非检验性损坏。
3.2.4药品标准质量控制。药品标准是控制药品检验质量的依据,为保障所有药品检验标准都处于受控状态,需要求药品检验人员对药品标准进行认真学习,对检验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具有较深的理解,检测过程中能做到操作清楚、目的明确,避免出现机械性操作,才能降低误差,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药品检验质量的准确度。另外,还需由专人对药品标准质量控制进行维护,及时收集标准、掌握信息和修改装有他,根据实际情况,在受控范围内纳入新颁布或修改的标准。
3.3 药品检验后质量控制措施
药品检验后质量控制包含了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检验报告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控制,其中,检验结果指的是按照药品检验规范规定的方法分析原始记录,产生的检品原始结果,为确保这一结果质量合格,需杜绝对检验操作进行篡改;药品检验报告是药品检验工作的最终体现形式,因此,其也能将检验工作的质量最终体现出来,为确保检验报告质量合格,各检测单位可按照《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书写细则》制作规范的检测报告,使检测报告更切合实际工作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并且,还需确保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结论相对应,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形式,报告书写需完整,报告书发放需准确、及时。最后,为确保药品检验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的准确可信性达到最佳,各检验单位还需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并开展相关的结果质量控制活动,如参与国家质监局举办的检验能力验证,对比各药检检验机构之间的实验结果,对比本单位内部人员得出的检测结果和不同仪器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重复测量留样检品等,通过这些措施,将能有效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发现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错误进行纠正,进而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药物是治疗和治疗人们疾病的物质,在保障人们的健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药品的检验结果关乎着药品的质量,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药品检验机构使用相关技术进行检验工作,推动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珂.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及有效的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97-198.
[2]王娟.试剂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甘肃科技,2018,34(23):101-102.
[3]金成花,李超.药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11-12.
[4]张荣琴.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措施研究[J].北方药学,2018,15(11):186-187.
论文作者:王浩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药品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药物论文; 标准论文; 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