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决策的工具_决策能力论文

理性决策的工具_决策能力论文

理性决策的工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做出科学的决策仅凭一些原则是不够的,还需要恰当的方法和程序。它就像尺子之于直线,是一种必要的工具。

如何运用集体智慧

企业的成功与否,决定于两个要素,一是正确的决策,二是有效的执行,因此决策的品质便是企业成败的开始。如果一个企业(而不是某个主管)期望决策能力有所进步的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让更多人学会决策的技能。开始时由中层干部推广,进一步到基层主管,最后普及到每位员工。传统的组织是干部负责构思,员工负责执行,现在则愈来愈倾向执行者要具备决策思维的能力。例如餐厅的服务员,当客户抱怨菜太咸时,服务员是道歉了事,或是跑去请示主管,需要判断状况并且作决策,是重做?换一道菜?还是打折?还是这道菜不算钱?

2.学习团队决策的技能。虽然有“真理愈辩愈明”的说法,可是根据我担任顾问的经验,许多公司集体讨论问题时,是愈辩愈混乱、愈辩愈不爽,或是表面一致,私下却不以为然,结果造成组织的内部耗损,相信执行时也会事倍功半。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团队学习,便是倡导运用集体智慧的好处与技巧。想要让组织持续成长,而又要保持活力的话,团队学习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修炼。

3.建立开放、参与的企业文化。如果您的行业需要各阶层干部与员工贡献智慧的话,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上面的两种技能有效发挥。特别是刚开始时,大多数人的决策成熟度还达不到最高主管的要求,如果缺乏环境的支持,到时候还是产生不了效果。

从日常活动中,便可开始建立这样的气氛。例如多聆听员工的心声,部属请示时不要立即决定,反复多问问他的看法,开会时允许更多的讨论,主管不要太快下结论,不要嘲笑提出幼稚想法的人,要提出意见时可用问题来启发部属的思维等。总之耕耘集体智慧的园地,需要悉心的照顾,时候到时,您也会有极大的收获。

4.学习共同的决策工具。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使当时交易混乱的情况得以稳定下来。同样,当公司期望大家贡献集体智慧,并能产生共识时,便需要有同样的决策工具来衡量,而这项工具必须是客观的,有效的,并且容易学习使用。在笔者主持的研讨会中,大多数主管可以在1—2天的学习后,便可应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个别的与集体的决策,并且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经过三个月后,便可极为熟练并成为一种习惯。以下便为各位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决策工具。

找出内心已有的答案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决策,其中有些是无伤大雅的,但一时还拿不准,这时便可以使用一种掷铜板的方式来练习。

例如晚餐既想去吃火锅也想吃北京烤鸭,这时拿出铜板,先决定好正面代表火锅,背面代表烤鸭,掷完后,翻开看出现什么答案。重点不是正面或背面,而是出现的答案是否会让你感觉很高兴。如果感觉很好,便照着做,如果有失落的感觉,便采用相反的答案。因为人们的心中其实已经有特殊倾向,只是不太明显,运用掷铜板的方式,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呈现出来,便容易解答了。您不妨将这种方法用到您日常管理决策中试试看。

心中的一把尺

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将这项决策的支持程度分成十等分,然后依照内心的感觉,为此项决策打分数,分数超过八分便可以考虑,低于七分便放弃,在七八分之间,便暂时搁置,等些时间再说或是进一步深入讨论。这项决策工具可以运用在具有个人主观意见,但不会有太大风险的事项上。比如说公司招聘员工,有四个人可以选择,而参与决策的三位主管,各有不同的意见。此时可以针对这四个人,给与评定分数,三位主管各自写下来,然后加总分数。例如:

李部长

王经理 陈主任

合计

应聘人 甲 7 6 6

19

应聘人 乙 8 8 9

25

应聘人 丙 7 7 8

22

应聘人 丁 5 6 6

17

这时甲与丁平均未达到7分,可以放弃。已超过8分可以考虑,丙介于7—8分之间,经过讨论后,对于他的经验不足,恐怕一时难以派上第一线战场,决定留存档案,以后再说。最后经过复试决定录取乙。

深入分析的加权指数法

有时决策的事情较为复杂,决策风险较大,这时便需要用加权指数法,例如公司聘任重要干部、工厂选择厂址、重大的采购方案、投资决策、生产工艺的决定等。使用这个方法要把握几个重要的原则:

1.决策目标。它应是此项决策要达成的结果,例如某公司选择厂址的考虑要项有四大方面:原料供应、总体成本、可扩充性以及人力资源。总体成本又有土地成本、建筑成本、能源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几项。这些项目是否考虑周全,会直接影响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所以制定复杂决策前必须先把决策目标讨论清楚,最后依据这些目标进行评估时,才有共同的标准。这些目标要分成必要的与需要的两大类,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需要的是符合程度愈高愈好。例如选择营销总监,必须条件是有本行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所以应聘者如果缺乏这个条件,便完全不列入考虑,至于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工作积极性等可列入考虑因素,符合度较高者,优先考虑。

2.选择方案。将列入评估的方案列表,从必要目标与需要目标进行评价。这时需要目标必须以加权指数的方式,进行计分,最后统计总分。原则上以总分较高者为优先考虑方案,但需要经过潜在风险评估。

3.潜在风险。考虑方案可能的潜在风险,例如选择人才的道德风险、健康风险,海外投资的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印尼排华便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出现的风险无法控制,而且具有相当的可能性时,这项方案便是具有风险的方案,最好考虑替代方案。

决策过程便是修炼过程

加权指数法的应用过程,也是团队学习的过程。例如必要目标与需要目标的制定,便需要集思广益,对于较无经验的新进主管,透过这些项目的提出过程,也可以增进其思维的细致性。

接下来加权指数的决定,可以激发一个团队对于目标优先顺序与轻重缓急的深入探讨,至于资料的收集在于培养客观的态度与根据事实作判断的习惯,最后得到的总分可以印证当初的直觉是否正确。至于潜在风险的分析目的在于锻炼团队未雨绸缪的心智力量,并且学习如何有效避开风险,毕竟经营企业非同游戏,对于股东、员工与社会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适当的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不当的决策比对手更可怕,期望更多的管理者,能借助自身素质的提高,共同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促进企业的诸多决策,能集众人的智慧,带来更高的决策品质,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创造更好的效益,保障员工的福祉,并确保股东的利益。

标签:;  

理性决策的工具_决策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