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使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简化, 同时还可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但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复杂化,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 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善, 不仅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损失, 还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群体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施工; 应用策略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是由梁、柱共同支撑的情况下实现架构的组成, 主要施工材料是钢筋、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悬梁臂之间可组成垂直的关系, 这样就可以具有非常高的承压性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还具有一定的硬度, 该结构在超出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硬度变化。所以为有效地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 就必须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压性能进行有效调整, 对建筑工程地基的弯曲矩阵形态进行有效控制。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要求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结构。通常情况下,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原有结构, 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优化, 这样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实际施工过程中, 也要对剪力墙的形式、框架进行合理分析, 有效保证两者之间的匹配性, 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有效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作用, 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3) 对施工材料的要求为水泥可使用325~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有效保障建筑工程墙体拆模强度。砂可使用粗砂或中砂, 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 含泥量不应大于5%;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C30时, 含泥量不应大于3%。石子使用卵石或碎石, 石子的直径在0.5~3.2 cm,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在C30以下时, 含泥量不应大于2%;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C30时, 含泥量不应大于1%。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外加剂应符合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 外加剂的掺入量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主要的施工设备是混凝土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棒 (高频) 、铁锹、铁盘、抹刀、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等。
3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
3.1 放线测量技术分析
放线测量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初期阶段及检测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放线测量的施工方法可以为工程具体施工提供相应的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若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 首先需做好放线测量工作。
在工程具体施工前, 需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绘制施工图纸, 然后标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数值, 按照相应的数值采用科学的仪器对建筑工程各部分进行精密的测量。
通常情况下, 放线测量的工具主要是经纬仪及全站仪, 当测量人员拿到施工图纸后, 就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工具, 划分工程测量区域, 然后对工程区域中测量后的部位进行数据标记, 这样可为建筑工程后期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放线测量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是, 测量结果必须是经过多次测量后的准确结果, 这样可有效地避免测量误差。
3.2 钢筋工程
(1) 对箍筋框进行固定。在钢筋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放样施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也可制订相应的模具。如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对柱筋框及柱筋等环节进行放样施工, 或是采用水平与竖向梯格筋控制结构中的钢筋位置,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钢筋节点出现位移的情况。
(2)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 明确钢筋的梁柱节点。因为大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钢筋, 使梁柱的节点过于密集, 为有效保证每一个梁柱节点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工程钢筋施工进行绘图放样, 之后再以1∶1的比例制作相应的样板, 将这个样板放到工程施工现场, 这样即可根据样板对钢筋工程梁柱节点的施工进行指导。
3.3 混凝土工程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中, 可先对混凝土相对较薄地方进行振捣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 应有效控制每层的厚度, 绝大多数情况下,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不能超过50 cm, 因为厚度太小, 内部的温度就会非常快的散发掉, 无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一层的温度都相对均匀。
此外, 在进行分层浇筑过程中, 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从两边部位逐渐到中间部位施工,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混凝土的密度, 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进行施工过程中, 振捣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在混凝土的自吊斗口下落的过程中, 需要将其自有下降的有效高度控制在2 m以内。当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高度超过3 m, 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 加强对振捣施工的防护。
混凝土浇筑, 应分层分段进行施工, 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特点, 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高度。要不断地更新混凝土在浇筑期间温度控制技术。因为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 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出现变化。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 应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 减少在高温环境下作业。
3.4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的控制分析
在对剪力墙部位的局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笔者注意到裂缝现象是在浇筑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相关配比进行改良。除了要选择优质的混凝土之外,适当的添加剂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添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相关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和坚固性。第二,除了对原料之间的相关比例进行调节和改良外,还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第三,在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相关配比进行改良、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意外,还要对混凝土的状况做好记录,以期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能够为建筑工程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 对该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探索及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框架剪力墙施工的技术水平, 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谦.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4):93+98.
[2]洪毅.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51-52.
[3]夏光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混凝土,2017(01):114-116+129.
论文作者:张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框架论文; 剪力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