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王晓晶[1]2008年在《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前进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改革的严峻挑战。更随着“主体性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提出,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被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自己的主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目标的转变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始转变学习观念,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而研究性学习由于自身的特点可以弥补这一弊端,研究性学习已经被当作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与中小学生不同,大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收知识,而应能动的吸收知识并发展自己。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给同学们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等,最终能够在学习上做自己的主人。而随着能力的提升,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说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来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还是面临着种种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未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正是针对这些现状分析问题,并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意义。研究性学习得到推广,既是由于教育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也是主体性教育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根据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状况的了解及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当代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大学生主体性的缺陷,并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如何改进研究性学习,以期能够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大学生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顾鑫盈[2]2005年在《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认识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最富特色的新增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然而从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结果来看,目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没有把组织学生开展“课题学习”活动作为一项教学需求看待。因此,怎样更好地提高教学行政领导、教师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认识是当务之急,怎样提高教师组织实施数学“课题学习”活动的能力更是急人之所急。 本文通过对我国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时代背景及现状的阐述,揭示了数学“课题学习”的内涵和价值。指出数学“课题学习”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或者“微科研”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组织开展数学“课题学习”活动意义重大,不仅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与其他内容相比,“课题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形式自主化、学习过程创新化等特征;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综合应用性以及学生主体实践能力的发展性是选取课题学习内容所应遵循的原则;可在新授课、例习题、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选取适当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实验、数学调查、数学制作与设计、数学主题阅读是课题学习的常见形式。课题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应当贯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运用的原则,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法、积极评价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表现。文章从课题自身的设计和课题教学两个角度给出了叁则课题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本文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数学课题学习与常规数学课堂教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还是补充关系;数学课题学习对常规教学有何影响;如何在常规教学中开展课题学习等。

杨树成[3]2004年在《农村普通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是在深入剖析、探讨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策略以及教学评价模式等;实践层面则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主要就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题,并针对具体课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最后对教学实践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论文主体结构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物理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历史性与时代性、根本特征及其目标定位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第叁部分依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相关的理论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案等。第四部分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具体介绍了实践研究过程及教学案例,并针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周蕻[4]2007年在《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部分省市展开,甘肃省也将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普通高中推广实施,而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的生长点,有许多问题还都存在争议,比如研究性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它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居于什么位置?它如何改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如何处理好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形成适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学校一级如何有效地创造性地实施这种课程?等等。作为一名兼职中学教务管理的生物教师,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不把结论告诉学生,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部分呈现出来的。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为了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本文就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在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开展了高中生物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研究成果的表达和交流阶段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等四个方面作了实践探索,从“学习主动性、自信心、潜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叁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自信心和学习潜能,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的情感,树立科学的生物学观点,加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识。2.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方式,提高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习与实践能力和质疑与创新能力。3.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将合作技能应用到学习中和生活中。通过将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势在必行。

罗良学[5]2005年在《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的中学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实质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正在我国中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研究性学习是实施这一变革的主要途径。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现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田野考察法等,对重庆市西部的叁个县的六所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弄清了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困难,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对策构想。 本文前四部分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代背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国内外的研究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等方面探讨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五部分是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调查对象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农村的传统观念对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阻碍;不容乐观的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的实施;全社会支持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氛围还没形成;理论与现实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传统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议: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加强农村中学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实施;实行新的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步入正常轨道;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提倡研究性学习模式多样性;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胡白玲[6]2016年在《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正引起越来越多化学教师的关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教是一门艺术,而对于一线化学教师,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进行相关教学设计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新课程改革后高中一线化学教师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选取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材料,采用自编的半封闭式调查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级的1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期望。运用自编的访谈提要,对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6名化学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和化学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建议。依据相关理论和调查结果,具体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目标设计、教学事件设计、评价设计等关键环节。结合高中化学教材、对高中生和老师的调查结果,选取高一、高二各个阶段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性主题,编写出《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其中包括六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分别为:彩色喷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长沙市空气中的SO2检验、暖宝宝使用前后主要成分的探究、酒与乙醇、餐巾纸的质量检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研究性学习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喜欢从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方面进行选题,认为评价应结合过程评价和研究结果评价,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2)城市中学普遍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和研究方案进行课外指导,大多数化学教师并不熟知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3)根据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请高中化学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整理,为一线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颖[7]2008年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强,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适应社会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具备“会工作、会学习、会研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主要有叁大功能:培养开放个性与前瞻眼光、激活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塑造务实精神与动手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信息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无疑是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作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物理教育,笔者认为也应重视研究性学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具体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从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入手。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及研究性学习在各国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描述在大学物理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和在大学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具备的客观条件,该文论述了研究性学习在高校中实施的可行性,并根据大学物理教育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前沿性、探索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方法普适性的特点,将研究性学习与网络相结合,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并通过“电磁波”研究性学习案例为研究性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给出了直观的操作范例。

夏天[8]2007年在《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型人才是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当前,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创新是教育的时代最强音,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接受性学习不可能培养出大量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大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研究性学习。当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已经开始迅速推广。然而仅靠学校教育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这是因为:研究性学习者需要广泛学习他人的研究经验,需要研究方法的指导,甚至需要研究精神的激励;有的研究性学习者还需要迅速及时的答疑解惑,有的则更希望进行合作研究。研究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一个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认知需求并能够提供“即求即应”学习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我们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Study Learning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LPSS)建立在LPSS思想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它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相结合,符合目前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它为学习者创设研究性学习环境,随时解答学习者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状况调整学习支持模式。本文主要对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学习支持模式和实现技术展开研究。在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理论研究中,本文首先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我们提出,研究性学习并非仅仅是显性知识的建构,而是包括人格、元认知、显性知识在内的多维知识的整体协调建构。基本精神(人格)、基本认知方法(元认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研究性学习需要以这样的“四基”学习为基础。紧接着,本文提出了一般研究过程的基本结构,以及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者知识运用和获得的机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进一步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叁维一体模型(PMKC模型)。我们认为个人的认知结构体系是个人知识的总体,它包括认知精神、认知方法、认知结果叁个部分。认知精神是认知能力生命力的源泉。认知方法是对认知过程进行定向、控制和调节的决策规则经验系统,是对于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元认知。认知结果是对认知对象的描述,即显性知识。这叁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必须整体协调建构,且只有通过认知实践才能产生、应用、发展、完善。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可以扮演教帅角色,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我们称之为学习支持模式。在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学习支持模式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基于PMKC模型的五种学习支持模式:研究式示范模式,导师式点拨模式、精神激励模式、学习导航模式和社会化模式,不同的学习支持模式适用于具有不同认知能力的学习者。在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技术方面,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模块功能与结构。在系统所有模块中,学习支持模式调整模块和答疑模块的技术实现难度最高。学习支持模式调整模块包括动态学生模型、认知发展网络知识库和推理与自适应算法,它一方面可以从研究性学习环境模块和答疑模块获取学生以往的认知情况,采用自适应算法,适应其认知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在系统提供学习支持前,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知识时的认知情况和知识本体间的认知难度系数,采用推理算法,得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所应采取的学习支持模式。答疑模块基于潜在语义分析技术,在~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检索和问答系统中常见的忠实表达、同义词、一词多义、机械式匹配等问题。它一方面能够理解学习者用自然语言输入的问题,并能够从本体知识库中抽取解答;另一方面能够调用学习支持模式调整模块的功能,来确定以何种学习支持模式为当前学习者提供解答。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为研究性学习者营造的环境,是传统的学习环境无法替代的,是符合研究性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是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因此,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许葵元[9]2008年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初探》文中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恰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要的任务。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给高职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建设自己的校园网并逐渐开始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研究。整合网络与研究性学习开展高职院校校园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为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和过程;分析了网络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征;指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适合高职院校校园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要素、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力争使其在理论上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使该模式得到验证,我们按照该模式进行了实践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其理论、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有效的检验。目前,国内高职教育对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校园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邵丽萍[10]2004年在《一所普通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在我国起步晚,成型慢,但推行速度之快,令人甚至感到有点措手不及。研究性学习在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南京市最早探索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具有完善的教育设施、强大的师资力量及生源基础较好的少数名牌重点学校如金陵中学、南京市一中等。但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应运而生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剖析一所普通中学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成功与遭遇的问题,阐述研究性学习由点及面的顺利推广必须具备的相应条件。本人认为,在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的理念是主导,教师素质是关键,学生主体性是保证,社区关心是支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协调发展,才能使研究性学习深入地推广下去,课程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D]. 王晓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认识与思考[D]. 顾鑫盈. 浙江师范大学. 2005

[3]. 农村普通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D]. 杨树成.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4]. 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D]. 周蕻.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5]. 农村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D]. 罗良学.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6].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 胡白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7]. 《大学物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 王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 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 夏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高职院校校园网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初探[D]. 许葵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 一所普通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D]. 邵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