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之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是教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基础教育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的待开发民族地区来说,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当前我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我省有些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只是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是:
(1)受地区贫困和生产方式的局限,以及宗教习惯的影响,民族地区群众对文化教育的认识落后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尤其是牧民子女和回族、撒拉族女童入学率很低,学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2)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全面素质培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的牧区学校至今未能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偏多,教学方法死板,考试制度单一,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3)民族地区教师量少质差,学历合格率低,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极为缺乏,加之民族地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许多村社学校的教师离岗弃教,专营家务,校园空空,学生无法就读,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
(4)我省教育基础普遍较差,经费需求量大,而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本身捉襟见肘,对教育难以有较大的投入,致使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校舍破旧,危房依在,教育教学必需的设施严重短缺。在这种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发学生智力,促其全面发展,受到许多限制。
(5)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大都为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的牧区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教育氛围低沉,劳动者素质不高,从根本上阻碍了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决定其实施素质教育既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作法,也不能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搞一刀切,更不能畏惧困难停滞不前,而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出发,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样才能尽快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在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育人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改革方向和教育质量。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扰乱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困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民族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一如既往地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同时,首先要在转变教育观念上下功夫,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一是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克服那种注重培养少数“尖子生”,挫伤大多数学生的错误作法。二是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抛弃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作法。三是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既要树立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等都是人才的观念,也要树立凡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能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合格劳动者皆是人才的观念。四是树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克服把学生作为被动对象,用一个模式铸就人才,而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出发,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应当指出的是,克服“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不只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家长、社会提出的要求,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更应当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才能形成素质教育的氛围和网络,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中小学布点多,规模小,费用高,效益差。各地教育部门应当在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和生源状况,确定比较合理的办学规模,允许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可高可低,以便更多地吸收适龄儿童入学,特别是改善女童入学率低的状况,减少学生辍学和留级现象,实现更高的在校学生巩固率和按时毕业率,从而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益。
第二,提高民族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基础的基础。小学、中学及其各类教育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经验证明,学前教育起点高、质量好,将会大大推动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学前教育在民族地区是个最薄弱的环节,这也是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学生差异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千方百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既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又促进幼儿教育,使民族地区中小学在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民族教育的起点。
第三,深化学校内部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推进课程结构改革。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学校教育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改革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力推广普通话,并积极创造条件,从初中开设外语,实施三语教学。要适当删减现行教材中过偏过难的教育内容,根据实践需要与可能,渗透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内容,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学校要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录像、摄影、幻灯等多种手段,设置和创造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第四,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传统的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是以一年一度的中招考试成绩为依据,甚至以升入高一级学生多少来评估,迫使学校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使师生共同陷入茫茫题海之中,且不敢改弦更张。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相应地改革教育评估体制,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评价制度,使学校自觉树立全面质量意识,步入素质教育轨道。
(三)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关键措施切实抓好。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热爱青海,献身教育,扎根高原,艰苦创业,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模范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荒漠的草原、封闭的山乡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二要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采取在职培训等办法,分门别类地让教师过好学历关,在完成学历达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档次。三要十分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材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师若寓居一隅,孤陋寡闻,势必造成知识老化。况且民族地区信息来源少,教学管理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更有必要通过脱产进修、出外考察、集中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竞赛等途径,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水平。四是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教师必须自觉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便更好地掌握教育规律,不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五要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待遇。积极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教育,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要充分理解教师的工作,特别是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条件更为艰苦,遇到的困难更大,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要认真贯彻执行《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各级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服务的思想,在人、财、物等方面制定更加有助于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机制,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条件,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医疗、住房、职称等实际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作贡献。
(四)加强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最迫切的是培养“素质教育型教师”。师范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和基础工程,肩负着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教育新型师资的重任,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师范生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培养人民教师的师范教育,应当走在教育现代化前列,更新观念,找准位置,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办学方针、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师范生树立“爱青海、爱家乡、爱民教”的思想,既具备与其他院校基本相同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又提高其从事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艺术的素质。要十分重视民族师范教育,扩大在民族地区招生的比例,面向少数民族,多培养“双语”师资。在对师范教育的投资、师资配备上继续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提高学生的助学标准,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毕业后到家乡任教,为民族地区输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新师资。
(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多以种养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狭小,从业渠道极少。学生即使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方法,也与家庭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脱节,无用武之地。因此民族地区应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人才市场,促进人口向新的产业转移。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回乡后,能较快地找到就业岗位,避免成千上万的学生都挤高考“独木桥”。而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这一转变,要求民族地区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在基础教育的适当阶段引进职业技术因素。民族地区情况各有不同,要坚持从农牧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职教模式,合理调整培训内容、形式、目标,为当地少数民族培养既有一定文化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使学生不仅能“应试”升学,更能“应市”就业,在广阔的市场中找到就业门路,积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发展职业教育时,要认清职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注意克服“短期行为”,不能把职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某项或某几项技能的培训,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要求,而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全面要求,重新对他们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的培养,实现民族教育与知识经济接轨。
(六)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经费紧缺,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长期受困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国家对民族教育加大投入,稳步增加对民族教育经费补贴;另一方面要靠发达地区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办好一批示范学校,大力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文盲,培养当地适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同时帮助搞好民族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互访考察,扩大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地方政府要从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和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学校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因地制宜,变弊为利,尽最大努力把素质教育抓上去。
总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深刻的教育变革,民族地区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努力探索,逐步实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