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很大发展,土木工程的建设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人们开始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视,对工程技术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问题与措施
引言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重点论述土木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技术的概念以及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在土木工程中国关于混凝土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促进我国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产生差异的情况,而导致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操作也没能正常的发挥。在技术上尚无法达到这一标准,导致了业内差距的较大,使得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一些与理论不符合的问题。
1.2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中管理条款不够完善
在一些土木工程施工中,因为工程管理方的疏忽或者不严谨,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队伍,导致施工队伍中出现消极、懒散的氛围,这对整个施工工程来说使非常不利的。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
2.工程质量没得到很好的保障
2.1前期的配料问题
首先,关于混凝土配料中需要的水资源,并不是任意水资源都可以,比如未经净化处理的工厂污水、沼泽水等是不能够直接应用到混凝土的配料中的。特别需要注意的还是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的配料是不可以用海水来配制的。除此之外,对于进行混凝土配制的水的PH值也是有具体要求的,至于PH值大于4的水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工作。其次,是关于水泥的要求问题,由于水泥自身就具有不同硬度等级的划分,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比例配制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混凝土配制要求来衡量使用水泥的硬度,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混凝土配制出来的最终效果。
2.2混凝土施工中技术问题有待提高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时,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断,或者是由于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新造成机器停工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混凝土离析,造成混凝土断层以及施工裂缝较大的问题。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面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了土木工程中的恶劣后果,这对于土木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3后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
土木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技术的开展至落实都需要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对于混凝土技术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养护工作的不落实极有可能造成土木工程质量较差等负面影响。根据科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时长不得短于28天,在养护期间要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有温润的状态,为混凝土的夯实奠定基础。
3.解决措施
3.1重视前期混凝土的配制工作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配制工作是子啊土木工程中开展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持。对于进行混凝土配制工作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前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考核工作,确保混凝土配制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只有前期的混凝土配制技术到位且落实,才能为后期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好的技术基础。
3.2提高技术,强化设备,调整工作人员
面的我国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出现问题,要及时改进。首先,加强我国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积极与国外先进的技术力量进行合作交流与,促进自身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需要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工作,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最后,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及时进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调整问题,尽可能缩短混凝土建筑的间隔时间。
3.3成立专门的养护工作队伍
为了让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定要重视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不打乱土木工程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成立专门的养护工作队伍,对于每次混凝土建筑工作的后期养护工作负责。
3.4土木工程施工工序上的调整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往往会因为气候、温度等外界的因素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工期,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对于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能够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策略
4.1在深基坑方面的技术创新
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如果遇到深基坑开挖的深度较深,出现基坑壁面周围的土层松散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预应力锚杆灌注桩体系。这一体系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中有有非常显著的适应性,但不足的是,这一体系的工作效率不是很高,所以在决定采用该体系的时候,我们还要根据支档结构与承重结构实际情况,对整个体系施工进行调整,以便提高这个体系的工作效率。
4.2在钻土灌注桩方面的技术创新
钻土灌注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常用的一种技术,在采用这一技术的同时,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施工工艺,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选择中,更应该考虑到工程周遭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等的影响。
4.3采用新型的土木材料
现在的人们不仅对施工工艺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更看重整个工程在材料上的应用是否合理、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在新型、健康、绿色材料这一块多多的下功夫,例如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墙体,它采用了无污染、无甲醛、质地轻、隔音、隔热的现代工艺,能够达到提升工程质量标准的作用,而且它还有非常好的稳定性、抗压性,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加入这一种复合材料,在质量上达到另一个新的高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成本,这样客户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5.1科技化含量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中,首先就是科技化方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建设单位的效率,也是一个项目,以确保质量的技术,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5.2生态化趋向明显
生态发展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由于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能源,节能减排是每个行业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必要的方式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生态发展趋势也很重要。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优化,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建筑设备,包装材料,如环境保护的发展,以促进绿色工程的发展。
5.3智能化发展要求
智能化发展是当下乃至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机械领域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施工作业更加简便化。智能发展主要反映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运输的控制参数,更准确的运输材料,减少施工事故原因的开销。第二,智能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在工程设备管理,以便他们能更加统一和有效的施工设备的管理,高智商的基础上首次发现,施工设备故障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总结
随着我国人民对于土木工程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土木工程也逐渐显漏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混凝土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我国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状态,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进,理性处理,以更好的方式促进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一一;张泽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优先出版[J].建筑知识. 2016(05).
[2] 李小凯; 张兵.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J].江西建材.?2016(02).
[3]刘凯鑫; 常绎紫; 刘涛.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8).
论文作者:王友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这一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