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践中如何关注违法违规行为_注册会计师论文

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践中如何关注违法违规行为_注册会计师论文

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如何在执业中关注违反法规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注册会计师论文,法规论文,社会论文,如何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12月4日,第三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由财政部颁布,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准则中《违反法规行为》准则明确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证经营活动符合法规要求,防止发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评价和报告审计结果,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准则中的法规,是指除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之外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违反法规行为即指违反上述法规行为。这里的法规没有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会计法规,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审计时,对其编制的“合法性”发表意见,是审计目的之一。“合法性”主要是指会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相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为此将《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排除在“法规”之外。

准则在“一般原则”中规定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对违反法规行为的责任。同时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但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违反法规行为。同时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审计,主要是对“三性”的鉴证,并非专为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如果委托人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可能存在的特定违反法规行为进行专门审计,不属于会计报表审计范畴之内,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考虑自身能力和审计风险基础上,另行签约。

准则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如何关注违反法规行为,发现可能存在违反法规行为时如何处理以及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违反法规行为第三部分内容。

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在编制计划时,通常利用已掌握的被审计单位及所在行业情况,通过实施一定程序,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适用的法规及遵守情况。在外勤审计中通过询问管理当局和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函件发现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考虑的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通过证据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法规,并获取管理当局有关违反法规行为的专项书面声明。同时外勤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还应充分关注,表明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违反法规行为的各种迹象。

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可能存在违反法规行为时,应当首先了解违反法规行为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获取适当证据,以评价对会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评价可能存在的违反法规行为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时,主要考虑违规行为所带来的财务后果和财务后果是否需要披露以及财务后果是否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认为可能存在影响会计报表的违反法规行为时,应当与管理当局商讨,如管理当局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确实遵守了法规,注册会计师还应进行必要的法律咨询,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以及应进一步采取的行动。如果经过证实,被审计单位确实存在影响会计报表的违反法规行为,应考虑这种行为对审计的影响,必要时,重新评估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对审计中注意到的影响会计报表的违反法规行为,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当怀疑高层管理人员涉及违反法规行为,应向其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报告。如怀疑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违反法规行为或拒绝纠正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适当措施,必要时,应征求律师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

准则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并且未能在会计报表中恰当反映,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其影响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对会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或可能违反法规行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条件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确定违反法规行为是否发生,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如果被审计单位依据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要求不一致且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这一事项的重要程度,提请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以适当方式披露,必要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适当反映。

标签:;  ;  ;  ;  ;  ;  ;  

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践中如何关注违法违规行为_注册会计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