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璇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岔山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情况、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结合村落所处地块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优势条件,通过古建保护、文化挖掘、环境修复、村庄整治、旅游开发等综合措施,探讨和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扶贫开发两者共生共赢,确保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扶贫;探讨研究
扶贫开发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消除贫困。目前,国家把旅游业的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培育、提升和完善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建设。
1、岔山村概况
岔山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镇政府4公里。其东面与东水村交界,南邻秀水村,西、北两面与湖南省接壤。岔山村始建于明代初期,由孟氏、何氏、杨氏三氏家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瑶汉古老村寨。具有后龙山和村前小溪组成的富川建寨格局,保存有秦汉时期的古道,该古道是汉武帝时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对接通道。全村辖山下、岔山和新寨3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有226户950人,其中贫困户144户,贫困人口386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0%。2016年岔山村成功纳入广西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
2、岔山村旅游发展条件
2.1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村落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中部为岔山村落。东、北部山区以林地为主,西南以农田为主,总体上形成“山间谷地、三面环山”的地形格局,也保障了岔山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岔山村域内田野环绕,风光秀丽。村落背靠青山,前依田园,远山、中村、近田的自然景观,形成田园诗、山水画一般的美丽村庄。岔山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2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相传古时天上有一飞来石,由天而降,落在了山头上,把山头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分岔。此开岔的自然景观奇特,犹如鬼斧神工一般,因而当地居民就以此开岔的山体为村名,称为岔山村。
岔山村始建于元代,为孟、何、杨三姓先人所创建。该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迹繁多。村内古民居保存相对完整,古民居群、潇贺古道商业街、古青石巷、兴隆风雨桥、山水聚秀大戏台、何氏、孟氏、杨氏祠堂、丰山庙、马头飞檐古墙、四方天井等,反映了自元代以来的传统居住及社会生活的历史特征。
2.3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地方风情
在富川县传统村落内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与周边民族相互交流,形成多种民俗活动和民间工艺,直至现在也还是村民重要的民俗活动。具体来讲,流行于岔山的传统餐饮有粿条、油茶;传统手工艺有织布、竹编;传统民俗有舞狮、祭牛节;传统艺术有各类民歌等。
3、岔山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3.1现状旅游设施建设情况
2016年6月,政府出资修通了通往村子的旅游交通道路,全村现有游客中心1个,旅游厕所两座,油茶馆四家,农家乐1家,扶贫商店、农家自选超市、自行车租赁、马帮、烧酒铺等相继开门营业。民俗体验馆、瑶族油茶文化展示馆、岔山村博物馆等均已对游客开放。
3.2现状旅游包装及推广情况
这两年,贺州市以“潇贺古道”历史文化旅游为主题,把岔山村、秀水状元村、福溪村等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包装、串联起来,形成“潇贺古道”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旅游部门还构建了网络分销平台,与“去哪儿”、“携程”、“途牛”、“驴妈妈”等旅游在线网站,以及“美团”、“大众点评”、“糯米”、“淘宝”等团购网站进行战略合作,构建富川旅游网络分销平台。
3.3现状旅游市场分析
现状客源主要为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区游客,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其中 20-44 岁的游客占 53.6%;受教育水平以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为主,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样本的 76.5%;从旅游者的职业构成来看,以学生、企事业管理人员、政府公职人员和教师为主,占样本总数的69.9%。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观光游览是旅游者出游的首要目的,占 83.6%;以亲朋结伴为主要出游方式,占 36.8%,其次为家庭出游,占 34.3%。大多数是通过亲朋介绍、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旅游信息。2016岔山村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2017年春节期间日游客突破2万人次,日纯利近万元。
4、保护及发展面临的问题
4.1保护层面的问题
4.1.1遗产保护不够,部分遗产年久失修或损毁
地方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传统村落保护,村落内部的传统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古建筑单体资源的容量太小,存在损坏,需要维修,改造难度大,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大规模的修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4.1.2新建民居对村落格局、风貌的逐步侵蚀
近年新增了一些民居,这些民居中部分在格局和风貌两方面侵蚀着村落的传统风貌。村庄内部宅基地不足、占用农田建设,部分新建住宅破坏了山水田园的格局。风貌方面,很多新建民居体量较大,为砖墙面,甚至出现了平顶、砖混、水泥墙面的新建筑,这些新建筑在体量、材质和色彩上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不相协调。
4.1.3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日益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日益艰难。竹编产品不再是生活必需品,竹编产品难以销售,竹编技艺日渐萎缩。舞狮作为传统节庆演出活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表演受到冷落,村落公共空间日益缩小,表演空间受到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发展层面的问题
4.2.1对新民居的新功能缺乏景观方面的引导
现代生活要求民居建筑能够容纳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新需求,新功能的植入缺乏景观引导。屋顶随意搭建的太阳能热水器、裸露在外的电力电信管线、突兀的雨水管等都在破坏传统民居风貌。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要求,自建改造之风难以控制,对村落未来的保护带来威胁,逐步侵蚀着历史格局风貌。
4.2.2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影响人居环境的改善
村落内尚有部分土路、给水水源处理工艺简单、排水任意自流、电力线随意张拉、环卫设施缺乏,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导致村民生活品质降低;村内缺乏集中的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无序乱丢,对村落卫生环境破坏严重。
4.2.3村庄产业单一、低效,未能发挥优势资源潜在价值
农民收入以务农、打工为主,未能发挥生态、文化和农林的资源优势。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缓慢。
5、村落保护与扶贫开发策略
5.1村落核心区保护范围
核心保护区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97公顷。第一部分为村落核心区域,西至岔山寨门、东至东寨门,面积1.64公顷。第二部分为兴隆风雨桥区域,西至丰山庙、东至兴隆风雨桥、南至古戏台,面积0.33公顷。
5.2公共空间保护
主要对潇贺古道的材质、形式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古巷道保持原有的尺度、比例和步行方式,对街巷及民居内的铺装进行整修、修复。加强对村旁溪流、水塘、巷弄排水渠道的保护,严禁填埋现有水面,保持现有水系、河流的走向;禁止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对遗址物无存或不宜原样恢复又比较重要的“文物古迹”建立标志物,进行遗址保护。
5.3传统文化的保护
开展对岔山传统村落民间文化的普查、调查、收集、整理工作;并加强研究,增加其文化内涵。对现存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加强宣传,成为岔山村的另一张“金名片”。
结合古建筑的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文化展示、科学研究、旅游休闲的设施场所;保留传统村落内街巷、溪流、水塘等历史称谓。
5.4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民间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搜集和登记并确定传承人,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公布和档案建设工作。保护传承人及其所拥有的技艺,维持其动态传承。鼓励传承人远期不再兼营农业,而是结合旅游业发展,以其技艺为生。鼓励织布、竹编技艺的传承人开设店铺,将传统手工技艺市场化经营,同时,开办织布、竹编手工艺术传习班。
开设特色餐厅,将岔山传统美食进行加工过程展示,并鼓励游客参与;组建岔山舞狮表演队等文艺团体,日常和节庆活动时为游客和村民进行表演。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对传承人有进行专项资金扶持。
5.5扶贫开发策略
5.5.1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配套
农村旅游扶贫开发属于公益性活动,政府应主要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利用好各类资金来源渠道,以加大对扶贫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岔山村实际情况,需要各部门政策性资金的投入,通过对口帮扶,筹集资金推进岔山村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以及市、县一级财政资金支持。
5.5.2鼓励农户参与自主经营
对于村内有意愿参与旅游的并有一定的资金与知识、技术的农户,可利用精准扶贫贷款,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客栈,鼓励沿潇贺古道古商铺拥有者出租房屋,或者拥有经营管理技术、资本的铺主自主经营、销售当地特色旅游产品,如:可以恢复成乡村客栈、杂货店、药材店等,也可以设置与古街经营相符合的项目,例如书吧、农具店、古玩店、酒坊、传统服饰铺、布鞋店、当铺等。经营成规模者还可以雇佣当地百姓参与经营,以此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5.5.2通过土地流转参与旅游
对于无劳动力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鼓励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参与旅游。通过土地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方式流转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给旅游开发商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岔山村的传统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业园,使游客在观光农作物的同时,也可参与农产品的采摘,享受耕耘丰收的喜悦,体验返璞归真的农耕生活。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绿色果蔬加工基地等对村域内的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结合农户现有设施,开设手工体验作坊,提供游客DIY创意制作。也可自行创作特色旅游小商品,制成品可直接批量销售给当地超市、旅游公司、旅游商品销售户,或以零售形式销售给游客,实现就地产业化。
6、成效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税局通过对口帮扶,投入扶贫资金700多万元建设了岔山至福溪6.5公里的旅游路,可以将福溪、秀水等旅游名村连接起来,形成古村落旅游大片区。村干部到各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投入40万元修建了岔山至新寨路段以及樟木洞至山塘水库路段的水泥路面,将这个古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筹集资金推进岔山村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了该村的生态旅游和产业发展。用一年多的时间,为这个藏在深山的古村打造出了一条有扶贫超市、古道油茶店、农家乐、烧酒铺等各类特色商铺的古道商业街,带动了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对口单位的帮扶下,岔山村还建起了养鸡场,养殖规模2000羽,还建设了占地3亩的蔬菜大棚,搞起了生态种养。同时,农户将自家种的红薯、南瓜、辣椒和莲子等土特农产品放在古道商业街里售卖,深受来往游客的欢迎,使该村3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仅2017年国庆期间,岔山村的游客就突破4万人次,14户开设油茶店和农家乐的农户户均增收过万元。
两年以来,岔山村成功脱贫65户289人,贫困发生率由40.6%下降至10.6%,2018年可望实现全面脱贫。
结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开发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逐步完善,但其作为一种扶贫形式,“扶贫”的宗旨将不会改变,这也是旅游扶贫开放始终应坚持的出发点。尤其是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开发式扶贫形式,政府在其中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入。
参考文献
[1]郭琴,林媚珍,莫星《小洲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探析》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1
[2]王敏,吴攀升《古村落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浙江金华古村落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黄 芳,浣伟军《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探讨》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系,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信息统计处 2003
[4]刘雯雯《朱家峪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山东大学 2008
论文作者:黄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村落论文; 山村论文; 传统论文; 旅游论文; 古道论文; 游客论文; 民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