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党建论文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党建论文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乏力原因及对策探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乏力论文,外商投资企业论文,党建工作论文,对策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处的内、外部企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步履较为艰难。同时,在对待这个特殊领域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种种认识上的偏差和思想上的疑虑,尤其是中外双方中,使得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出现乏力、疲软现象。本文试图在剖析出现乏力及疲软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力度的对策作新的探寻。

一、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乏力之原因剖析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乏力现象的阻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以下各种阻因而成的“合力”作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制约。这包括企业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双重制约作用。就软环境而言,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按国际惯例经营管理、采取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有一种“高约束力”。生产节奏快、闲暇时间极少,也使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选择难以把握。就硬环境而言,外商投资企业一般不允许,也不情愿为党团组织的活动提供场所、活动经费、必要设施等。因此,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空间难以确定。在时、空均较难争取的企业环境中,党建工作就难以觅到赖以依托的“载体”。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几乎都集聚于沿海开放区,特别是经济特区。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侵蚀”较普遍的地带。置身其中的企业员工,包括党员干部,极易淡化党建观念,据此“地缘”因素,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较为不易,乏力现象相形之下就愈为明显。

(三)中、外双方工作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及思想上存有疑虑。外商投资企业中党建工作要开展,不可一厢情愿或一意孤行,而是要中、外双方达成共识。而此间,中、外双方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决策圈内的双方人员起关键作用。但就目前而言,这个层次的中、外人员在党建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和思想顾虑。一是中方党建工作人员的认识偏差和疑虑:①认为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不必设立党组织,更无从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何况又是外商投资企业。②“核心”与“中心”的模糊悖论。按《党章》要求及《公司法》等一系列中央规定的法律、法规或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企业中党组织仍然要发挥政治领导的“核心”作用;外商投资企业中亦不例外。但有的人认为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外商投资企业更是以追逐利润,效益为“中心”任务,对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反感,提倡太多必然降低或扰乱“中心”的地位、甚至引起戒心。因而,党建工作中产生“核心”与“中心”因模糊认识而形成的悖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党的组织领导,“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状态。二是外商工作人员的一些认识偏差和思想疑虑:①认为国际惯例中,一般只允许工会等群众性组织的存在和活动,而极少有党、团等政治性组织的存在并开展活动。况且,目前中国亦无明文规定可否在外商企业中组建党团组织。因此,外方态度不明朗。②部分外商担心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削弱他们直接指挥生产经营工作,占用生产经营时间,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四)党员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与其他非公有制企业比较起来,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大,情况更复杂。在外商企业中就业的党员具有时间、空间及心态等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一是党员就业流动性大、不便管理;二是党员人数少、分布广,成份较杂;三是雇佣思想浓重,害怕被“炒鱿鱼”,不敢暴露党员身份,心态不稳定、患得患失。

(五)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欠妥。许多同志喜欢沿用原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套做法,形式主义的东西偏多。热衷于开会、搞“几比”、“几学”、“几抓”等务虚工作;并且找不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此,党的活动缺少吸引力、党组织缺少向心力。

以上五种阻因,是目前外商投资企业中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导致党建工作疲软与乏力的主要因素。为了加强党建的力度,改变党组织“贫血”的乏力状态,需要在实践中和理论上探寻一条新的党建之路。

二、加强党建工作力度的对策

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把握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保证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中外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本着“既有利于生产经营,又有利于党的建设”的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把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建设力度:

(一)分类指导组建,明确工作侧重点。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性工程。要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不同类型,分类指导组织建设和工作的侧重点。①对于以中方为主的合资、合作企业或是由中方单独承包,中方经营管理为主的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与企业的开办同步进行。其工作侧重点是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参与讨论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②对于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的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应在中方党员干部与外商搞好合作共事的基础上进行。其工作侧重点,党组织除发挥思想政治上的领导作用、工作上的协调作用外,着重要起保证监督作用。③对于外商独资及中外合资由外方单独承包管理的企业,有关部门应在与外商多接触、交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待机设立党组织,以消除外商的思想疑虑。其工作侧重点,要针对外方在生产经营中居主导地位的现实,着重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外方的信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外商的投资稳定心理。按照分类指导,明确侧重点的原则,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厦门特区,截至1995年9月,全市共组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253个,独立党小组49个,拥有党员3426人,覆盖620家企业。〔1〕

(二)创新党组织运作方式,增强可操作性。外商投资企业的性质及其管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建工作无法像国营企业那样直接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这就要求创新党组织的运作方式,找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工作的切入点。运作方式的创新主要围绕这几点:①组织设置构架时,不设专门性的党务机构,不设专职党务干部,党组织领导成员实行兼职化,一般由中层以上行政管理人员兼任。这样既精简机构,又便于开展工作。如深圳市,目前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有5757家,在职员工中党员7443名,其中党务干部有596人, 占党员总数的8%,而党务干部中实行兼职化的有557人,占93%,有力地履行“双肩挑”任务。〔2〕②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党员定期报告制度、 党组织定期与外商沟通制度、流动党员追踪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适合企业特点,与企业性质、作席制度相协调一致的制度化建设。③在活动形式上,要善于借助企业文化活动的载体及工会等合法群团组织,寓教于乐,拓宽工作渠道。以分散、小型为主,减少花时大、内容空的规模型活动。④活动内容上,要围绕“一个中心”,把握“四点”。即活动开展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把握生产经营的特点和难点、职工思想中的疑点和生活中的热点,以此为活动的主要内容题材,达到党组织工作的归宿点。总之,创新运作方式要做到四化即党务干部兼职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活动时间业余化,组织生活制度化,以此来提高可操作性。

(三)理顺隶属关系,优化管理模式。外商投资企业党员流动性大,单位更替频繁,因而组织关系极为复杂,难以统一管理;因此,迫切需要理顺党员组织隶属关系,规范和优化管理体系。为此,也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管人与管事并行的常规体系,建立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目标选择主要有四种:归口管理、属地管理、指定管理和挂靠式管理。如厦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中,其党员的隶属关系和管理模式就采取类似的做法: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建工作由中方投资单位党委负责管理(归口管理模式);郊县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则归属地县区党委管理(属地管理模式);市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指定由特区劳务公司党委负责管理(指定管理模式);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零星党员则挂靠人才交流中心党委或劳动服务公司党总支负责管理(挂靠式管理)。实践证明,效果是良好的。〔3〕

(四)注重培养和选拔,争取数量与质量。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未能真正有效铺开,很重要一点是其中党员的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因此,注重培养和选拔工作,也是争取党员数量与提高质量的重要一环。做好这项工作,主要是采取“输血”与“造血”同时并举:

首先,筑好“输血”管道。就是从企业外部向企业内部输送党员、优秀分子的道路要畅通。这可以结合企业招工工作同时进行。在中方协助外商招聘员工时,可以物色那些技术强,业务精,同时又是党、团员的人优先录用。此外,也可由有关部门推荐,选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到外商投资企业任职,增强党干力量。如烟台市近年来以“输血”形式,全市先后选派了730多名党员骨干充实到外商投资企业,同时, 陆续从优秀员工中发展党员116名。〔4〕

其次,增强“造血”功能。在外部“输血”的同时,要提高企业内部的“造血”功能。即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要注意从员工中培养、选拔优秀分子,作为后备力量。已建立党组织的,以党带工团;建党条件暂不具备的,可以工会为突破口,先建工会,带动建团,再从优秀团员和工会干部、成员中选拔,培养发展新党员。也可以办各类培训班,培养既精通企业经营管理,又熟悉党务工作的“双料人才”,借以提高素质。如烟台市以烟台大学为外商投资企业干部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培训班,自1986年以来,先后举办37期,培训112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中方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5〕

(五)发挥群体与个体的作用,赢得外商的悦纳与认同。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商对党组织群体与个体的所作所为的认同程度。因此,党组织必须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企业的发展。只有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充分展示群体与个体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才能赢得外商的理解和支持,改变被动局面。

第一,鄙弃党员中存在的雇佣思想,充分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外商来华投资,其目的就是要获取利润,企业的效益是其关心的焦点。我们引进外资的同时,可以引进技术、管理方法、增加就业等;因此,企业效益的好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共产党员要克服雇佣思想,仍要发挥模范作用,共同把企业办好,使外商看到党的群体与个体与企业融为一体,从而对党建工作产生认同感,并最终起支持作用。

第二,搞好协调工作,做到双方互相悦纳。中外双方员工、因国情、价值观、文化教育不同等因素,难免产生情感摩擦或利益纠纷,此时,党组织及党员个体要做好协调劳资关系的工作。在双方的理解与沟通上起“桥梁”作用,达成共识,做到既尊重外商的合理要求,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成双方互为悦纳。

第三,发挥监督作用,保证企业经营方向的正确性。一是要保证监督企业依法经营;二是要保证监督外方管理人员履行合同、协议,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保护监督中方党员、干部遵守企业法规,廉洁奉公,发扬爱业、敬业、乐业精神。借此以树立党组织群体与党员个体的良好形象,并在外方人员中起“形象定格”效应,从而乐于接受并支持党建工作的开展。

注释:

〔1〕〔3〕引自《人民日报》1995年12月21日刊发。

〔2〕引自《统一战线》1994年第2期第29页《把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一文。

〔4〕〔5〕引自《党建研究》1992年第7期第41 页《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一文。

标签:;  ;  ;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