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供求矛盾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资金论文,工业企业论文,矛盾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目前,90%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问题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乃至转换机制的第一因素。那么资金到底紧在何处?是银行投入不足,还是企业运用呆滞?为了摸清情况,最近我们组织人员,选择90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就企业生产、营销和资金营运等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剖析。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经济关系中理清资金关系,拨开资金紧张的层层迷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希望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促进企业转制、保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有所裨益。
一、资金紧张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企业营运资金紧张由来已久,特别是1988年新一轮通货膨胀过后企业资金不足尤其突出。近几年国家先后采取注入启动资金、投放清欠资金和加大信贷倾斜力度等多项政策措施解决资金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我们对全省90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到1995年6 月末,资产负债率达78%,较199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总量58.6亿元,较1992年末增长36.9%,较去年底增长16%。尽管如此,企业仍感到银行信贷投入不足,企业资金甚至更加紧张。
从简单再生产看,因资金紧张,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原材料难以保证,致使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抚州地区调查反映,工业企业因资金缺乏,处于停产、半停产企业达40%,原材料储备仅够维持二个月生产的企业达二分之一。如某造纸厂从去年一开始就无钱购进原材料,出现今年上半年停产104天,减产1万吨,直接导致亏损624万元,企业开工程度为70%,职工赋闲365人,一线生产工人中15%处于待岗半待岗状态。
从扩大再生产看,企业在进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配套流动资金不足,挤占原来生产线的资金,不仅造成新生产线不能正常投产,甚至老生产线也受到严重影响。调查到90户企业中,多数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时都曾出现这种情况。如某铜管厂完成了技改项目,由于配套流动资金没到位,两条新上的铜管加工生产线无法投入生产,形成闲置。某铜矿新上的铜冶炼厂项目,由于配套所需的流动资金不能足额到位,为使新项目投入生产运转,矿部从原有的生产资金中抽出2000万元投放新项目的运转,造成全矿生产资金紧张。
企业资金紧张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一方面,企业为维持生产,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拖欠他人货款、或社会集资、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致使集资热等现象又悄然抬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1—6月,全省仅工业企业集资额就达43336万元,其利率一般在20 %左右,占银行同期流动资金贷款的38%;另一方面一些刚性支付,职工工资不能按期支付、到期债券兑付不了。与此同时,欠交税款现象也普遍存在。
二、资金畸形运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资金畸形表现之一:生产资金未生产。生产资金是用于企业生产的启动资金,是企业资金高效营运的基础环节。然而,企业生产资金不合理占用逐年增加。据宜春地区对10户工业企业调查,1995年6 月末存货31849万元,比年初增加3794万元,占全部流动资产的38.77%,其中不能使用的原材料、无法继续生产的半成品、销不出去的产成品和收不回来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约5400万元,占企业同期流动资金借款的18.1%。调查的90户工业企业1995年6月末待摊费用4.6亿元,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7亿元。以上两项不合理占用损失生产资金7.3亿元。由于生产资金严重扭曲,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资金畸形表现之二:结算资金未结算。结算资金是维护企业生产的重要资金部分,对企业加速资金周转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前几年国家投放了几百亿元资金用于清理企业间的拖欠,银行也花大力气加强结算服务,然而在当前经济生活中,企业结算资金不能按期回笼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工业企业尤其受害至深。调查的90户企业1992年末应收帐款3.8亿元,1995年6月末上升到17.8亿元,占流动资金借款的比重由1992年的12%上升到34%,这惊人的债务拖欠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结算周转。
资金畸形表现之三:自补资金未自补。1983年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国家对企业补充流动资金有明确的规定,然而近几年无论是盈利企业还是亏损企业, 基本上没有落实上述国家规定。调查的90 户的企业1995年6月未资产负债率为78%,而流动资金负债率高达90%以上。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重约为2%。 事实表明生产经营企业几乎完全是靠银行贷款和其他负债。
资金畸形表现之四:配套资金未配套。国家强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流动资金作为竣工后的生产保证,然而企业在上项目时往往是只顾技改资金,不管配套流动资金。致使项目竣工启动生产后,配套流动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形成流动资金硬缺口,企业干着急。某企业1991年破土动工的一条技改生产线,设计时未匡算所需的3 千多万配套流动资金,至项目快要竣工验收时,尚有资金缺口2千多万元, 从而造成该项目无法全面投产。
资金畸形表现之五:消化资金未消化。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历史包袱相当沉重。如宜春地区调查的10户企业,1995年6月末, 待摊费用5128万元,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2962 万元, 加上非正常递延资产5000万元,呆帐死帐1.3亿元。从表面上看10户企业7户盈利,1 户扭亏增盈,1户政策性亏损,1户经营性亏损。实际上对10户企业均不同程度的潜亏。该提未提,该摊未摊, 该付未付。 对10 户企业调查统计, 1993年潜亏总额9255万元,1995年6月末已累计到19687万元,其中仅应付未付银行利息3380万元,两年不到增长1.1倍, 不仅历史包袱未消化,还使包袱越背越重,陷入恶性循环。
三、企业资金紧张是经济运行中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第一、外部因素分析。
1、经济决策地域化。 国家经济利益和地方经济利益本是一个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靠的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驾驭。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是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市场运行,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中往往会出现偏差。盲目决策重复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个狭小地域内企业挤企业、产品挤产品等恶性竞争的现象时有出现。如某制药厂是全国56个重点生产中药厂家之一,有着近40年的历史。这类工厂六十年代江西只两家,目前已有71家,其八十年代开发的主导产品“当归精”,当时全省也只有两家生产,现在20多家,那么多小打小闹的“超生”药厂将国有企业原料、资金、客户市场瓜分得所剩无几,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却因质量好、成本高,销售却处被动挨打的局面,利润下滑,潜亏上升,这是其一。其二,某些地方特别强调上产值,上规模,上档次,不顾国家资金总量的限制,摊子越铺越大,几乎所有项目在投资概算、项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挤占流动资金,项目建成后又缺乏配套流动资金,形成流动资金缺口在双重挤压下愈拉愈大。
2、经济行为行政化。我国的国有工业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 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其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再加上有的改革措施一时难以起作用,致使企业产权关系至今还不明晰,也未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主体,不少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而多以行政命令为主。一些企业在高利税、高产值等指标的压力下,以超强度,超负荷和超机械损耗生产为代价保计划完成,不仅超越于市场所需,还增加资金压力。事实上现有的国有企业只要稍达到一定规模,便是一个“小企业、大社会”,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沉重,加剧了企业资金供求矛盾。
3、经济效益财政化。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 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宏观效益,又要兼顾微观效益,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兼顾企业效益,既要考虑财政征收,又要兼顾企业自留。而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不仅无力支持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的经济目标也是围绕财政目标转动。形成了国有企业只有上交利税的义务,却没有获得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权利。为了确保半年、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政府财政都向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挤压:效益好的,提前纳税,效益差,没钱的就向银行贷款缴税。据对调查的90户企业统计,未实现利税而上缴财政的数额1990年为1305万元,1992年为2.6亿元,1994年上升到3.4亿元。宜春地区调查的6户企业1995年6 月末帐面超前缴税款1266万元,超前利润78万元。
第二,内部因素解剖
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这是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一个主要的因素。这几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尚未成为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流失,一些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拼设备、拼消耗,浪费大量资金;一些企业流动资金中盘亏、呆帐、待处理资产损失,应摊未摊等潜亏行为严重,造成流动资金沉淀流失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企业的资金难以正常良性循环,资金紧张的局面也难以根本的改变。
2、成本费用步步攀高。据新余市调查反映,6月份,棉花、电力、煤炭、化工原料与上年同期相比,最低涨幅25%,高的达100%, 某纺织厂因棉花价格上涨64.33%,将增加成本支出3700万元, 景德镇市调查的6户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多增加流动资金需求量1100万元, 约占全部资金需要的15.07%。 生产资料大幅度上升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费用。另一方面,一些新政策的出台,使正处于转制中的企业无所适从。如客观上税制改革使企业税负增加,贷款利率调高使财务费用扩大。某煤矿1994年增加税负近1000万元,不经意地抽走了一块资金。
3、项目建设华而不实。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必须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本身能力为条件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形成产品的名牌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然而一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时光开花不结果,华面不实,浪费资金。某化工厂,1994年起接连新建和改造5个项目, 产品涉及化工、建材、食品和医药四类,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身挤用4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项目陆续竣工后又因流动资金缺乏, 生产受阻,年产亿元的设计能力只能安排4900万元,不正常生产还是靠赊购原材料来维持。又如某发动机集团兼并了7家效益比较差的企业, 对企业大搞技术改造,投资8600万元上柴油机、农用车等生产线,挤占流动资金5000万元。尽管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达2亿多元, 由于大量资金被企业挪用和新项目流动资金配套占用,企业生产资金仍十分紧张,原材料紧缺,生产能力下降。
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需要理顺的几个关系。
资金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历来都是政府、企业和银行最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但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却在短缺的环境中运行,企业注入资金的呼声一直很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应进一步理顺如下几个关系。
(一)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政发展经济的热情和欲望一浪高过一浪,这本是件好事,但由于部分地方片面的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就是讲产值速度,不搞项目就没有政绩,不上规模就谈不上改革,甚至将产值、上项目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盲目进行扩大再生产尤其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导致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关系的紊乱:一方面使企业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使简单再生产资金紧张,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大上项目时,投资不足,或挤占流动资金,或拖欠他人货款,造成资金全面紧张,从而也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认为,经济建设要与国力相适应,企业资金的安排与运用必须坚持量力而行,遵循先考虑有效益的简单再生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扩大再生产也首先要以内涵为主。与此同时,要处理好老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上项目的关系,老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来提高效益,新上项目必须是具备超前性和效益性,从立项上杜绝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资金投到最有效的行业、企业中去。
(二)经济运行与监督管理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在各种高效监督管理机制下运行的经济,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手段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监督管理机制软弱无力,主要表现在“二难”上,一是监督政府行为难。尽管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企业自主权有所扩大,但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仍是投资主体的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而且政府的投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一些地方政府为保财政、保政绩,一方面对企业实行“釜底抽薪”,一方面要求银行贷款收税保财政。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负债加重、积累减少、贷款沉淀、资金板结。二是监管企业行为难。国有企业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法人代表田政府任命。有的法人为了政绩,实行短期行为,不惜拼设备、拼资金保产值,有的在固定资产投资时,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有的内部管理混乱、帐实不符,潜亏严重等等,但没有一个有效手段能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造成资金的大量流失和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必须要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以保证企业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三)银行信贷投入与企业自筹资金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1983年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一方面财政停止拔付企业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要么不愿自补,要么无力自补,将全部流动资金的压力抛向银行,事实上企业几乎完全是靠银行贷款艰难地维持生产经营。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不仅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转,还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拦路虎”。同时,也是造成银行信贷资金周转不灵、质量下降的原因。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建立起“活血”、“造血”机制,不断补充企业自有资金,提高资金自给率,从根本上改变依赖银行贷款进行生产的格局,这是解决企业资金紧张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今后银行贷款必须坚持与企业自有资金挂钩的原则,以促进企业不断补充和扩大自有资金实力,为加速信贷资金周转,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银行增加信贷投入与企业增强信用观念的关系。自古以来,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总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国家不管企业,工人吃饭怎么办?正是这种思想驱使,一些企业不怕举债,有的干脆实行“母体裂变”逃避债务,有的采取“突然死亡”废除债务等等,“易放难收”已成了当前银行信贷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因此,企业要取得更多的贷款支持,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信用观念,分清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的关系,增强有借有还、到期归还的信用观念。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可以自主放款,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要取得银行的支持,就必须增强信用观念,在有效益的前提下,信用关系好,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可能性就大。对那些借债不还的企业,银行要停止增加贷款并且要收回老贷款。
(五)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国家确立的信贷投向政策主要是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此做法无可非议,但必须在保证重点的同时,兼顾一般企业的资金需要,以处理好全面与局部的关系,否则,将会造成大中型企业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益、而一般企业又求贷无门的格局。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大中型重点企业,一些非重点企业效益一直很好,产品畅销,苦于没有资金,有些好不容易得到点贷款也只是杯水车薪,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银行信贷资金不能向效益好的企业倾斜,从而也影响了银行贷款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片面理解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从本位主义出发,过份强调一般企业和社会稳定。只保重点偏废一般,或要一般轻重点都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资金的良性循环。因此,在银行信贷投入上,必须十分注重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六)银行的信贷投入与服务的关系。银行的信贷投入是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途径。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仅靠银行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同样银行对企业的支持仅限于资金的投入也是未发挥银行的整体功能。银行同企业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企业既是银行为之服务的客户,又是银行实施监督的对象,银企这种服务与监督关系是辩证的。因此,银行也要转变观念,将服务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中,利用自身信息灵、联系面广等优势,帮助企业搞活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同时搞好结算服务,增加信用工具,改进结算手段,疏通结算渠道,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紧张。
五、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的几点建议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必须保证其安全稳健运行,以确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是要寻找缓解资金紧缺的有效办法。我们认为,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在资金问题上的突出表现,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加以解决。
1、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将这方面的工作成效作为重要标准,评价和考核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的经济工作和管理水平。
2、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当前的重点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
3、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广泛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责任制,“严”字当头,堵塞漏洞,加强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4、围绕“盈利要上、亏损要下”,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 企业要把扭亏增盈作增加资金来源、盘活资金存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向效益要资金,各部门都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企业抓好这项工作。为支持扭亏增盈,银行对效益好的企业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措施落实、扭亏有望的企业,也要给予适当的贷款支持。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特困户”,要按照改制、改组、改造的要求,统筹规划,引导其走兼并、联合、联营之路。
5、建立和完善企业补充自有生产营运资金机制。 各级政府及财政、企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现有政策,鼓励和督促特别是盈利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资本金,补充生产营运中的自有资金。对按规定积极补资和自有生产资金占全部生产营运资金比重高的国有企业,银行要实行优先安排流动资金贷款的政策加以鼓励。
6、立足于“清旧增新”,推动企业清理相互拖欠。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来抓。要动员企业全面清理各类应收款项,对销货拖欠款、挪用的预付款、长期借支款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对外投资款等,都要逐笔查实,积极清收,要充分发挥银行、财税、工商、司法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做好企业清欠工作。要积极推行商业汇票结算办法,防止产生新的拖欠。所有销货企业对没有支付能力或不能及时支付货款的客户都要坚决停止发货,以防止货款拖欠的产生。
7、逐步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减轻企业的负担。 对实际上已损失仍挂在帐上的债权债务,由企业提出债务处理方案,经财政、银行、审计部门共同审查后,依据各自的责任分别核销。属以往虚交财政或政策性亏损未弥补以及在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企业贷款损失,由各级财政核减国家资金解决;属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由企业承担并采取适当的办法逐年消化;属国家决策失误或银行自身贷款管理不善造成的贷款损失,由银行冲销呆滞准备金。
8、抓好企业清产核资。全面摸清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对清出的闲置资产,建议由经贸委、财政、国资管理和企业主管部门牵头协调,组织企业间相互有偿调剂、转让。对清出的积压产品,企业要积极处理、消化,对物资、商品长期超储或大量积压的企业,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清仓查库,制订措施,按照有关规定抓紧消化,以盘活资金存量。
9、要按照“效益优先”原则, 把握好贷款新增投放和再注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贷款要向产品销路好、贷款回笼快、资金回款率高和信誉好、还贷能力强的企业倾斜,向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支柱产业转移,重点支持企业围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10、发挥银行信贷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贷款投放要实行“三挂钩”。一是新增贷款与企业盘活资金存量挂钩;二是贷款存量收回再贷与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主要指标(产销率、销售收入归行率、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和贷款还本付息率)挂钩,分类掌握,择优限劣;三是新增贷款规模及技改等专项贷款安排与各地、各部门开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进度、成效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标签:银行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项目贷款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 银行贷款论文; 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