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关系研究论文_裴祖俊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关系研究论文_裴祖俊

安徽叶集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本质原因,分析了商业银行因此受到的影响,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展望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未来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产业融合

引言: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供需不平衡,金融体系不完善,环境自发产生新参与者缓解状况。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是指出银行的不足之处,对银行功能上形成补充。没有互联网金融,银行就缺少了驱动改革创新的力量,而没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渠道就没有载体。两者之间不断发生着能量的交互作用,当能量交互达到平衡时,能发挥出大于两者之和的效应,即促使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在国内金融市场蓄势革新的背景下,探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原因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1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多方面原因的分析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为振兴我国虚拟经济、丰富投资渠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崛起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我国金融市场的供需失衡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创造的契机。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中高额贷款,民间私企、小额贷款涉及的较少,而小额贷款在民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互联网金融获得了政策上大幅的支持和鼓励。“克强经济学”的提出使市场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逐步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移动通信技术、安全存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用户的大幅上涨,为金融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是多方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互联网企业多样化变现方式的探索,也是资产管理公司对低成本渠道和用户的探索。

1.2互联网金融崛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变革着银行的融资渠道,给商业银行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一,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金融凭借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依赖低交易成本、便捷支付的流程,在市场上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明显弱化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不断延展。第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金融搜索平台,充当了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这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相较于商业银行基于传统财务数据等“硬信息”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基于客户“软信息”的风险评价体系与中小客户的特点更加兼容,借助信息处理优势,互联网金融可有效提高信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对银行信贷产生“挤压”。互联网金融把排除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客户串联了起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空白进行了覆盖,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产业创新。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模式的融合,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民生化和个性化。商业银行更加致力于产业创新,自以产品驱动的销售型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产配置、风险收益配比的服务型转变,从传统的代销角色向资产管理的集成转变。商业银行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传统金融高度整合的产物。

2商业银行在冲击下的应对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战略。商业银行网络渠道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升级为其服务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和普通消费者等“长尾”客户创造了条件。多家商业银行的中报显示,银行互联网渠道服务客户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从产品端上看,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支付、融资和投资理财等便捷服务,加速涉足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步伐。

其次,商业银行加速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和数据,银行的优势在于产品和线下经验,在发力建设互联网渠道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物理网点的智能化改造以及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互联互通。为实现一体化服务,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1.5万余家营业网点免费开通了WIFI服务,并建设智能银行154家;中国建设银行也着力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以实现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间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采取措施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浦发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反欺诈规则模型初显成效,预警覆盖率超过99%;光大银行开拓了直销渠道阳光银行,其整套安全体系通过了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检测,并拥有专属密码控件、微信变动通知、保险赔付及交易实时监控等安全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7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出了方向,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指导意见》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这必将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布局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新业务、新模式和新渠道的互联网化探索。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指出,商业银行开放互联网渠道接口,和电商、社交平台等合作,可借力使力实现共赢。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渠道方面都有所创新,但是相对互联网的高度创新性、快速机动性,商业银行却是力不从心。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商榷。

3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关系与各自的定位

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在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的关系发展趋势取决于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取决于市场化程度、社会环境的包容性及法律约束力度。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各自发挥优势,可合作、可分工,共同推动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形成,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金融市场新旧参与者的共同目标,两者也将受益于更为灵活的金融市场。如果既希望互联网金融茁壮成长,又保证商业银行能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还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那么,探讨互联网金融业与商业银行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取得“三赢”的局面就非常有必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也就相当于提高了社会总福利水平。它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的步伐加快,这是目前金融市场最明显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依附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有助于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升投资者对新兴金融模式的信心。

互联网金融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而自发产生的,对传统银行在功能上形成补充。但二者也存在业务上的交集,使二者相互依赖,共生共长。提高市场包容性、开放度,确保互联网金融生存环境,将促使不同的金融模式“百花齐放”,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后又将进一步挖掘出需求潜力,商业银行也会在竞争中学习互联网精神,改进服务质量。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一,致力于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保证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互联网金融协助实现利率市场化,破除垄断格局,过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还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不盲目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最终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流、互联网金融为辅助的金融业态。

第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互联网安全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商业银行的辅助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是这一问题的存在仍不容忽视。现行的金融业规则并不

足以容纳急速增长的新型产品,因此,调整现有的监管方式,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极其紧迫的任务。

第三,互联网金融应做好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职能的补充,注重自身专业实力的提升。互联网金融应发挥自身优势,将业务专业化、精细化,这样才能做好对商业银行的职能补充,也才能稳定发展,巩固实力。2014年9月30日为止,银监会已经批复筹建五家民营银行,这证明我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正在增加,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加入现有银行体系的信心的体现。

第四,立足合作,不断推进渠道创新与产品创新,充分发挥互助优势,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的新动力,究其本质是渠道的创新,它实现了现有金融产品与新的金融渠道、销售渠道的结合。但是,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产品的创新,一款金融产品需要经过市场长期的验证,满足市场的多重要求,这显然需要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以及海量的人才的支撑,这是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因此,二者应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4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冲击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当从政策保护的摇篮中醒来,积极转变盈利模式,调整竞争与发展策略,提高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公平竞争,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理论学刊,2015(3).

[2]彭迪云,李阳.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关系研究及其互动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

[3]陈晓莉.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

裴祖俊身份证号码:34242319840910xxxx

论文作者:裴祖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关系研究论文_裴祖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