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程思维看马克思主义文论范畴的当代扩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畴论文,当代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程思维将任何事物与活动,都看作“前后相继的过程。过程乃机体诸因子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活动”,“活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①。在过程思维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永远开放的,也就是说是未完成的、不充分的,从而向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开放着”②。
一 马克思主义文论范畴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多向发展。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结合不同民族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学理论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发展,提出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
波兰著名美学家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说:“美学史的形成,并非将相同的定义和学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两者都是逐渐在形成,并且也逐渐在改变”。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史的形成与发展,同西方美学史的形成与发展一样,也不是后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学理论的相同定义和学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同样是在继承中“也逐渐在改变”,进而发展出新的定义和学说,提出新的概念和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不仅被某些学者视为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如阿多诺、本雅明、莫菲、霍尔等人的文学理论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学理论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被某些学者视为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如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学理论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学理论范畴也是不尽相同的。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面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的社会现实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实践,重点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异同、文学的创作规律与审美特性等维度去考察文学,提出的主要文学理论范畴有“现实主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艺术生产”、“历史标准”和“美学标准”等。20世纪初期,列宁面对俄国革命的现实需要和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经验,重点从文学的社会功能、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文学的复杂构成等维度去考察文学,提出的主要文学理论范畴有“文学党性”、“齿轮和螺丝钉说”、“两种民族文化”、“艺术属于人民”等。20世纪中期,毛泽东面对中国革命与抗日救亡的现实需要和解放区为代表的文学实践情况,主要从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的工具功能、文学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文学的评价标准等维度去考察文学,提出的主要文学理论范畴有“生活反映说”、“工农兵方向”、“普及与提高”、“政治与艺术”等。
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经列宁再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历史演变说明:第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不是凝固不变的教条,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没有终点的生命系统,每一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都可以根据时代需要和生活实际去丰富它和发展它。第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演变,遵循了“从马克思出发而不拘泥于马克思”的指导思想④,只有从马克思出发而又不拘泥于马克思,才有可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如果不从马克思出发去创新文学理论范畴,其范畴虽然是新的,但可能不是马克思主义谱系的;如果拘泥于马克思去创新文学理论范畴,其范畴虽然是马克思主义谱系的,但又可能是新意不足的。第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发展,应坚持生活实际高于书本公式的原则。换言之,也就是“除了回到马克思外,还必须走进时代与生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生活,着眼于新的实际进行思考,着眼于解读马克思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的运用”⑤。
二 马克思主义文论范畴的当代扩展
当今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时的19世纪相比,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高度发达,使“全球范围内的人员、商品、思想和图像的流动得到加强”;当今时代的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时的19世纪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与普及,使文学的生产、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已经被大大地削减了”,文学的“混杂化”现象日益突出⑥。面对当今时代的文学,20世纪以前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已经不够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需要根据当今时代的变化和文学发展的需要进行扩展。那么,应该根据什么原则去扩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将哪些范畴扩展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呢?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当代扩展,应根据从马克思出发而不拘泥于马克思和文学实践高于书本公式的原则去进行。英国学者威尔塞洛尼在谈到当今时代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时说:“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不是重建一套体系,而是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启发性的理论和概念进行阐释,使之获得新的时代意义。”⑦威尔塞洛尼的这一观点与我们扩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他不仅说明了当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和方法,而且对我们将哪些范畴扩展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今时代,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最具有“启发性”,最能获得“新的时代意义”,并能解释当代文学现象和引导文学实践的理论范畴主要有“全球化”、“现代性”、“文化批判”、“非物质生产”等,这些理论范畴无疑应该扩展到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之中。
全球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体系中最富于前瞻性、启发性和时代意义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最具有解释力的范畴之一。诚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无法找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或以‘全球’(Global)为词根造出的词汇”⑧。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使用了“资本主义扩张”、“世界交往”、“世界历史”、“世界革命”等四个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概念,对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的基本理论作了重要的阐释,对我们理解全球化是非常有益的,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称之为全球化理论的伟大思想家或全球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是受之无愧的”⑨。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2006年3月13日发表在《新观察家》上的《马克思:新的全球化宗师?》就认为“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全球化理论家”⑩。同时,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也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视。诚如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指出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化概念开始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之中,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和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全球化的阐述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相关的讨论也持续不衰……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中,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11)全球化所改变的不仅是世界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地缘政治格局,同时,“全球化将改变我们的艺术、文化、文学,以致我们对自身的根本理解”(12)。将全球化纳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既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当前文学批评实践的需要。
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更是能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展开对话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的概念,但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还是具体阐发了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并对现代性做出了新的实质性的理解”(13)。他们从商品、货币、资本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诊断,从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从历史审视、价值批判、理想建构的向度对现代性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论及了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思想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和诠释空间,所以它在后人那里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14),在今天中国的文化研究、文学批评中,“现代性”已成为一个常用术语,因此,将“现代性”纳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在20世纪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发生了重要转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其运用到了文化领域和审美领域,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术范式——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化批判虽不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批判理论全面和尖锐,但他们却“以其理论活动和思想建树的特殊方式表达了对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理解”(15)。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企图用文化批判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是不可取的,但将文化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范畴之一却是可行的,用于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将文学纳入生产领域进行考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独特视野;提出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文学理论史的一个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人类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类型,艺术生产则是精神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研究文学生产时,总是将其置于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中加以考察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经典命题。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并对当代世界的许多文学理论流派和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又是需要丰富和发展的。因为,当今的人类生产比马克思时代的生产内容更丰富,生产类型更多样,在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生产类型——非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又称非物质劳动,这一概念由意大利新马克思主义者拉夫·莱托所创造,美国学者哈特和意大利学者奈格里在他们合著的《帝国》一书中作了新的阐发。他们将非物质劳动定义为“生产一种非物质商品的劳动,如一种服务,一个文化产品,知识或交流”。非物质劳动包括两个方面,即“计算机和通讯工作中的非物质劳动”与“人类交际和互动的情感性劳动”(16)。这种非物质生产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引入非物质生产范畴,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复杂性,更加科学地解释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三 马克思主义文论范畴扩展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扩展,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仅仅增加几个新的名词术语而已,而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时代感,激活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命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新形态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扩展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时代感。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地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更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17)。黑格尔的观点表明,不同的范畴是不同学科区别的标志。从这一角度去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可以说不同的范畴既是不同流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区别,也是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区别。当我们讲到“文化工业”、“文化批判”、“机械复制”等范畴时,我们知道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学理论;当我们讲到“妇女经验”、“男性权力”、“女性主义”等范畴时,我们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权批评;当我们讲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细节真实”等范畴时,我们知道这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学理论;当我们讲到“文学党性”、“两种文化”、“革命镜子”等范畴时,我们知道这是20世纪初期列宁的文学理论;当我们讲到“工农兵方向”、“普及与提高”、“政治与艺术”等范畴时,我们知道这是20世纪中期毛泽东的文学理论。这些理论范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尽管这些范畴是当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里程碑式的成果,并且在今天还有着重要意义,但它毕竟属于历史,不能体现今天的时代特色。而“全球化”、“现代性”、“文化批判”、“非物质生产”等范畴才是属于21世纪的,将其引入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扩展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范畴是构成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任何理论体系的发展与丰富,总是伴随着范畴的变化与扩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变动史与扩展史。20世纪以来,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流派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实践经验、生活需要,提出了许多新的文学理论范畴,对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如果完全沿用20世纪以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既不能有效地解释和引导当代的文学实践,也不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扩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主动适应现实状况的需要,又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发展和丰富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扩展有利于激活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命力。一种理论体系,如果不引入新的理论成果和理论范畴,它就会因为自我封闭而失去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多向发展,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能不断地与现实对话,及时引入新的理论成果与理论范畴来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范畴的当代扩展,是激活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生命力的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引入的“全球化”、“现代性”、“文化批判”、“非物质生产”等范畴,虽然它们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和观念,但由于它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而更多地属于未来,是属于前瞻性、孕育性的思想和观念,在当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影响。当它们今天重新进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并得到重新阐释和新的开掘后,它们就被再次激活了,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同时,当这些范畴进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后,又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中原有的范畴形成了碰撞,产生了对话,从而又激活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注释:
①[美]阿尔弗雷德·诺尔司·怀特海:《思维方式·译者序言》,黄龙保等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②[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③[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④⑩俞吾金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1页,第33页。
⑤(15)赵剑英、孙正聿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第65页。
⑥[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董薇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91—392页。
⑦俞吾金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3—474页。
⑧(11)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第69页。
⑨(12)俞可平等主编:《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第125页。
(13)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4)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6)[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339页。
(1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