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徐超明

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徐超明

长兴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试验数据和推荐成果参数可以为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必须提高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了解目前勘察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技术问题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和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岩土工程勘察对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合理性、提高投资收益及确保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提供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作造价。然而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

1.1勘察与设计分离,设计意图不明确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但由于实际的勘察与设计之间相分离,导致设计人员对工程概况掌握不足,如工程所处场地的复杂程度、建筑物地基的复杂程度等。而实际勘察人员并没有参与设计,这样导致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在实际的勘察中获得的资料不能有效的运用到设计中;同时,勘察与设计分离会导致勘察人员对设计意图理解不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主要指弄清楚设计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参数,如不同工程功能不同、荷载不同、结构不同、变形要求不同,因此岩土参数的要求不同。作为实际勘察工作人员,只有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才能使勘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

1.2原位测试不详实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对原位测试有严格的规定和技术标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静力触探不按规定调零,进而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尤其是在气温和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造成触探指标相差较大;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准贯入试验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范要求需要连续贯入,并定深旋转触探杆,但在施工时由于连续贯入比较缓慢且起杆困难或局部地段锤击不去进而放弃连续贯入,这样的结果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变得不够翔实,最终导致了对碎石类土评价的严重困难。

1.3勘察报告中的工程评价与结论针对性不强

当前,一些勘察单位仍然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报告依然以描述为主,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结论和建议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最终导致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使用。一些单位给出的勘察报告中对地基评价与结论缺少针对性,仅满足提供基础设计参数,定性的评价多,而定量的评价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对一个建筑群,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有变化时不对单幢建筑和所在具体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只对整个场地提供笼统的评价和建议,当有多种基础形式可采用的情况下,自己不做认真分析,而是建议结构工程师结合建筑物的上部特征选择基础类型。报告结论中提出要做变形验算,但却不提供固结压缩曲线,或是提供固结压缩曲线的最大试验加载不能满足设计计算荷载要求;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各项设计参数不是经过测试与综合评价分析的结果,而是提供经验值,且多数提供的设计参数值偏低。这样的勘察报告不但难以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1.4勘探点深度设计不科学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冲(沉)积形成环境呈多样化,地貌分布亦呈多元化,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勘探场地亦会出现不同的土层变化和地层差异,特别是受暗河、暗塘、暗浜、基岩、地下溶洞、岩层破碎带、松散覆盖层的滑动面等诸多地质成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直接影响了勘探点的具体设计深度。因此,在勘察工作中,需要根据土层变化和工程设计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另外,施工现场勘察环境的不同也会给勘探点的施工以及增加布设工作量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正式勘察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勘探点的深度,在充分了解周边环境和地层结构的前提下开展勘察工作,避免盲目施工而影响岩土工程勘探点深度的准确性。

2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技术人员在实际勘察过程中,要对建设区域的地质形态以及物理性质等要素进行全面的探究,以掌握更多的综合性数据,并且需要运用钻探、坑探、测绘等技术,再配合新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使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岩土进行取样分析,还要对建筑区域周边环境的地层条件和岩石体进行分析,因此,需要运用地质钻探技术,对钻孔的流程以及具体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岩土进行勘察。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物的特点,在勘察过程中,对影响建筑物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此外,还要展开大量的探究对比试验,对坑探和井探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性勘察措施后进行对比试验,保证勘察资源的准确性。

2.2先进设备引进与维护

设备老化、功能缺失问题,勘察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维护工作需要确认设备的状态,当发现异常现象时,需要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来进行处理,如果短时间内无法修理完毕,那么应当暂时停用该设备,启用备用设备,以此给检修工作提供时间;成本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而言固然重要,但相较于工作质量成本的权重等级较低,因此在工作当中应当引进相关的先进设备,以此确保工作质量,其次再通过相关的方法来控制措施,例如精准管理工作的能源成本消耗,避免能源成本浪费。此外,不同的先进设备在性能、功能、能耗上也存在差异,这一点与勘查工作的成本有密切联系,如果不能良好掌控,势必造成影响,对此需要采购人员细心把控。

结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特别是在野外勘察和岩土工程评价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接触的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范围很大,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加上岩土工程的特殊性,许多时候无法采用直接的、直观的手段实现对基岩土性状的调查和获取其特性指标。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各类规范、规程,并在勘察工作中仔细、认真以及全面考虑,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嘉.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7(5):145-146.

[2]马天亮.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8(2):249-250.

[3]董亚产,董亚产,杨利强.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42.

[4]李瑞.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7,(11):112-113.

论文作者:徐超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徐超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