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粤剧传习所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而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质、文化风采和神韵,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受众欣赏方式的变化促使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寻找合适的传播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最早期戏曲传播方式,并对互联网影响下戏曲传播的途径作出分析,希望推动传统戏曲繁荣发展。
关键词:戏曲;传统艺术;传播
前言
中国戏曲具有数千年史前的酝酿积累和近千年来的兴衰流变,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声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就了它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和竞争空前频繁和剧烈,广播、电视等媒介手段都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戏曲艺术的传播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1.传统传播方式
戏曲艺术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戏曲的早期传播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以戏曲文本为主体的案头传播,其二是舞台传播”。舞台演出的影响力是戏曲能更好传播的首要前提。旧时戏曲舞台的影响力取决于演员的演唱,若演员的演唱能博得观众的认可,那么这出戏必然会再搬上舞台,甚至还会跨地域演出。在一定时期内,舞台传播基本等同于演员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的舞台演出融入了诸多新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戏曲的舞台艺术魅力,同时对于戏曲的传播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后来的印刷传播使很多戏曲文本得以流传和更广泛的传播,例如,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中,有许多有关戏园剧院演出剧目的广告,有的广告为了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经常把精彩剧目和名角演员都放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占据大半个版面,说明戏园之间的广告竞争异常激烈。
2.电视传播
戏曲传播的发展与媒体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视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最广泛的媒体形式之一,电视声画结合的直观传播方式从形式上成为戏曲等舞台艺术最好传播方式之一[1]。早期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多是将舞台演出直接录制并播出,戏曲正好搭乘着电视快车,被广泛的视听传播。早期电视戏曲节目以“转播戏曲舞台演出”为主(至今仍旧占据主流),将传统的剧场扩展为“空中剧院”,使得一场最多几百人观看的演出同时被千家万户欣赏,在一段时期内提高了戏曲的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中央电视台2003年元旦开播的《空中剧院》栏目,该栏目是以“百花齐放、继承创新、强强联合、德艺双馨”十六字方针为宗旨,播出经典大戏或折子戏,以京剧艺术家和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的联合演出,通过现场直播或录播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空中剧院”对戏曲转播的“技术”层面要求高,需要同时懂得戏曲剧情和镜头语言的电视导演,将之转换为视听语言播出。电视机前的戏迷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看戏,这种传播非常符合传统戏迷“听熟戏”的习惯,但对于非“戏迷”而言,仅仅是“呈现”而非真正意义的传播,吸引力不大。很多普通观众并不关注此类电视节目,认为那是专门为“戏迷”制作的节目,与自己无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有条件的“戏迷”也开始不满足于听到戏曲内容,而是回归到舞台重新感受舞台的氛围,致使很多转播类的电视戏曲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渐弱。近些年,传统的直播戏曲节目也有了一些创新和突破,加入了专题介绍、演员访谈、台前幕后等内容,但是仍旧没有脱离只受到“戏迷”欢迎的问题。同时,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也大多是对名家的介绍和名段欣赏类节目,尽管有的也加入一些综艺环节,总体来说基本都是服务于戏迷群体[2]。
3.互联网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趋势,而“互联网+戏曲”也是传播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各类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随着影、视、网、移动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艺术形态都有了为便于传播而进行的创作和改良,例如为了便于传播而拍摄的“微电影”、音乐作品,多媒体介入的美术作品等。一些电视综艺节目本身就是依托传播方式制作,使之更便于传播,如大量的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等。戏曲艺术作为一门传承有序、体系完成的艺术,本身对传播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对完整的传播体系和理念,需要保护戏曲艺术严肃、严谨的风格特色。而互联网有着传播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空前的强时效性、多媒体功能、高度的交互性与易检性、传播环境的个性化等特征,这些都对戏曲艺术的内容传播有着一定冲突。怎样扬长避短,找到适合于戏曲在互联网传播的独特方式尤为主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戏曲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戏曲作为国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属于“大众传播”,在剧场、电视中的传播也因循着大众传播的理念。而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戏曲自身影响力不断地被冲击,当我们议论戏曲正在变成所谓“小众”艺术的时候,戏曲的传播方式也正在从大众传播向着分众传播的方式转换。“分众”是针对“大众”而言的,“分众”的出现意味着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针对的是某一特定的目标受众。在受众基础庞大、多元的背景下,戏曲的分众传播方式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的道路。而借助互联网,戏曲的分众传播得以更好地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众”传播的艺术其实并不“小众”,只是在大众传播中难以准确的找到相应的受众,而互联网提供了许多新渠道。例如,很多的戏曲频道、节目、戏曲文艺团体、社团组织在互联网的理念下,建立了自媒体的传播平台,看似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却可以迅速集结到人数庞大的“戏粉”。央视戏曲频道推出的“央视戏曲”APP推出了“头条”、“焦点”、“畅聊”、“戏台”、“直播”多个栏目,用户在这个平台上不仅仅可以随时看到频道正在播出和已经播出的节目,还可以看到演出资讯并订票、和名家或戏迷畅聊,并知道行业内的新闻。一个微信公众号成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把“看戏”这件需要特定时间进行的事,变成随时可以进行的“游戏”,曾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再如,戏曲频道推出的APP“唱吧”,是一个提供伴奏的戏曲卡拉OK平台,不仅仅是唱,更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评分。很多戏迷有演出的愿望,“唱吧”相当于将公园广场、业余文化组织中的演唱爱好者,集中起来“联机游戏”,增加参与性的同时,完成了戏曲的传播。同时,值得欣喜的是,全国各大戏曲院团、社会组织、民间爱好者组织、电视栏目、商业机构、个人等都有以戏曲名义建立的网络传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渠道与观众取得联系,去“吸粉儿”,这种“接互联网地气”的形式成为传播戏曲的良好渠道[4]。
5.戏曲传播的互联网“关键词”
互联网正在被先进的科技简化,简化使得准入门槛降低。方便简单使得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加大,尤其是戏曲本身的受众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网络的运用日渐熟练,公交车上开始有了便捷的WIFI信号,这些都使互联网传播传统艺术更为方便。同时,年轻的一代用户更习惯网络传播的方式,对于他们,无论戏曲还是流行歌,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电影大片,都是互联网的一个“内容”,大家不会因为戏曲的传统而疏远,反而会因为传统的现代化传播而产生新奇感。例如,中国戏曲学院各个院系大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向用户主动推送信息,成为了戏曲传播的一个新平台,这些不仅是宣传方式,更是年轻人独有的“传承”方式。毕业生的汇演可以“直播”,可以被弹幕点评,可以邀请名家指导,成为热议话题,这些都是戏曲在互联网上“关键”信息。
戏曲名家也是互联网传播的“关键词”。从过去到现在,戏曲名家一直注重戏曲的传播问题,梅兰芳成为全民“偶像”,一举一动备受关注,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关于梅兰芳的故事通过互联网广泛的记载和传播。2016年去世的梅葆玖先生曾参与的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亲自出镜为年轻演员指导演戏,不仅成为业内佳话,同时相关话题和视频片段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很多人通过“中韩艺人的综艺节目”、“真人秀”、“梅葆玖”为关键词,搜索出节目的内容,开始对戏曲的关注,成为粉丝或未来的戏迷。这条互联网路径可以导出一条新的传播思路,找出新的传播方式。
6.互联网传播有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
传承是严肃的话题,而是否可以在新时代中不断传承,不仅有艺术本身的内因,更有社会人文环境的外因。当下,互联网既是技术概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逐步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往往认为互联网快捷迅猛的方式与传统文化中“十年磨一剑”的艺术精神背离,其实不然,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可以传播所有的内容,互联网搭设的平台也可以承载各种精神表达,关键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戏曲艺术的互联网传播不能简单的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宣传的平台或载体,使网络技术与戏曲艺术两张皮,互联网不再是戏曲的“网上剧院”,而应该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特征,对戏曲本身的传播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戏曲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生成新的便于传播的内容,使戏曲艺术在新时代,在互联网的新世界中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7.结束语
中国的戏曲艺术已走过千余年的历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浓缩和保存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戏曲艺术使用不同媒介进行传播的历史,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开放、便捷、交互、共享、创造等特性,整合网络戏曲资源,建立戏曲非遗传承数据库,为戏曲创作传播服务,全方位满足戏曲爱好者的需求,将能开辟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史挥戈.试论电视与戏曲传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120-125+128
[2] 王晓静. “新媒体"时代戏曲节目传播的优劣势解读[J].新媒体研究.2015(05) 52-53
[3] 汪芳启.王国维“自然”说之戏曲创作论[J].戏曲研究.2004(01) 205
[4] 郭权.加强广播戏曲节目编辑工作的思考[J].南国红豆.2011(01) 22-26
论文作者:吴苑晴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戏曲论文; 互联网论文; 艺术论文; 方式论文; 戏迷论文; 舞台论文; 节目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