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教兴国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今后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李鹏委员长同样强调,我国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朱镕基总理也表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国家要千方百计从政策、投入等方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对科技和教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当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论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概括。早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同来访的胡萨克的谈话中,以及9月12日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谈话时提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按照传统的经济学观点: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当人类掌握了石器技术以后,只能创造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人类掌握了青铜技术以后,创造出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人类使用机器以后,创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近5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了这一重大趋势,及时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6∶4;在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鉴于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将传统的生产力公式: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修改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
修改后的生产力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是顺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居于“特殊地位”,它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起着基础、变革、决定的主导作用。正如钱学森说过的:“生产力三要素,无论是参加劳动的人、劳动工具,还是劳动对象,无一例外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也进一步证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升级。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这是第二产业的突起;60年代后,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商业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渐占有主导地位。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我们知道,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制造业,制造业为工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到本世纪70年代,可以说达到了顶峰。但此后,这种情况就开始了变化,近年来这一比重一直在下降,制造业从业人数则下降更快,即使从制造业本身来看,当今的制造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知识和科技的内容。对一个国家来说,各次产业率反映着国家的发达程度:一次产业率占优势的国家为农业国;二次产业率占优势的国家为工业国;三次产业率占优势的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攻目标。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信息业为支柱,它呈现的不仅是经济增长快慢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产业结构的层次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代表着整个人类经济的新走向。信息业是一个崭新的产业,据美国总统的一位科学顾问说,现在美国的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高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而且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决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 家国际大公司。靠“知识经济”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抬上世界首富的宝座。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世纪。
2.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还表现在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上个世纪,发电机从发明到转化为生产力经历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从本世纪开始,转化周期明显缩短:雷达从发明到应用用了15年,电视用了12年,核裂变到制成核反应堆仅用了4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用了2年,激光器仅用了1年。 特别是电子技术问世以来,其变革的速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科技用于生产的快速实现,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
3.产品科技含量高密化。80年代以来,物化在产品、商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密集。统计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为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约2万元,高科技产业人均年产值可达到20万元。 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本世纪初为5—20%,中叶上升为50%, 进入80年代则达到60—80%。高科技及其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密集。
(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载体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就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因此科教兴国是一个统一的战略。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技术,没有教育的高度发展,就没有科技的进步。科技只有与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结合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过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走弯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的素质问题,人的素质的提高要靠科技和教育。要搞好教育就要改革办学体制,实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共享,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把素质教育提到教育的首要位置,为迎接当今国际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把握知识经济的龙头打好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科技兴国战略不仅是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且是高瞻远瞩的政治战略。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的大变动时期,纵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面临的竞争态势是相当严峻的:一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人民群众真正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发展高科技,力图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抢占科技的制高点,以维护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垄断地位;三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加快发展也构成了对我们的严重挑战,亚洲“四小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亚洲又有新的“四小龙”正在加快赶上来。
(一)科技兴国战略是政治战略。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急剧演变,尽管出于多种因素,但经济发展迟缓是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我国及时总结国际国内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社会主义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科技兴国战略是我们的发展战略,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就可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力,使社会主义发挥出它应有的优越性。
(二)科技兴国战略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史已有五六千年,但是真正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上,并引起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还不到300年。纵观人类文明史,尤其是这300年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充分说明,科学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众所周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英国在18世纪由于其传统教育举世闻名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17世纪的科技革命高潮发生在英国,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和大发明家瓦特等都出现在英国,正是17世纪的科技革命导致了18世纪的产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进而改变了世界。
美国的崛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重视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并博采众长从世界各地引进技术和人才。大发明家爱迪生出现在美国不是偶然的,这与重视科技教育密切相关。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电力技术革命,从而使美国后来居上。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面貌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所以说科教兴国战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本世纪9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机遇。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进步潮流,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我们实施科技兴国战略造就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紧紧追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吸收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科技兴国战略是科学战略。建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很突出。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要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所做出的重大决策。1996年3月17 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作为“九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进一步强调这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战略。当今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权威评价机构曾将我国1994年的科技竞争力排序为第28位,1997年已上升至第20位,3年上升了8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主要产品已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跨越,许多产品相对过剩,然而科技还是“卖方市场”,社会各方面对科学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科学技术还不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与科教兴国的战略尚有不少的距离。
党和政府已经下了很大决心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央已决定成立国家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理亲自挂帅,力求做好宏观规划和指导工作。针对目前科技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大科技研究开发投入的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投入是支持科技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投入。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在1980—1986年的7年期间, 南韩的科技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增长了7.2倍,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0.58%增至1.82%,增长了3.1倍, 居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之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约2.3倍; 同期印度的科技投入增长了约2.2倍,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从0.62%增至1.03%,7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3倍。从1988—1992年5年期间,我国的科技投入增加了1.9倍,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从0.62%增至0.71%,增加了1.1倍,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约1.7倍。 我国在科技投入总量仍面临着供不应求、结构上不合理的状态,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偏底。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通过的发展纲要规定,到2000年,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政府负责对基础性科学的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开发的投入,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将以企业为主体,即主要由企业投入。国际上研究开发的投入中,企业投入超过50%的国家有三个: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最高占到80%,德国企业占67%,美国企业占53%。其它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也比较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效益欠佳,甚至有亏损,企业的科技投入较少,对国家的科技投入有根深蒂固的依赖性,但国家财政大量投入科技也是有困难的。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企业要发展并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增加科技投入。
在科技投入上,美国克林顿政府在《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文件中明确提出:“科学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科学应是未来投入的重点,科学投入创造着建设未来的智力资本”。在此世纪之交迎接21世纪曙光的时刻,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当然,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规模化,资金投入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又已发展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体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同时对所有学科和各项技术均衡支持、并肩发展,必然要依靠国际发展趋势,因此要使我国科技迅速发展,还必须继续扩大改革开放,进一步改革束缚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与发达国家乃至世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落实素质教育。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水准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在于知识已成为社会所有方面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决策思想的理性化到正确确定科学知识的首要地位等等。邓小平同志曾提醒全党:“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但是,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有的甚至用过时的知识在教育学生,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改变那种以旧工厂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包括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数量和质量优势的劳动者大军;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过去10多年中美国生产力的提高,半数是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也就是说美国经济的发展,半数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知识和技能的结晶。为加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开展了激烈的角逐,为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大幅度地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例如,日本的教育经费1985年占国民收入的1.8%,1988年占5.5%,3年中增加了2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情况来看,在80年代初期,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已由60年代的14180.6亿美元,增长到110010.5 亿美元,增长6.8倍;而同期,全世界的教育支出由515亿美元增加到6276亿美元,增长11.2倍。教育开支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3.6 %增加到5.7%。我国教育投入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绝对值(不计价格上涨因素和在校生的增加)是逐年增加的,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1—12%,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约3%, 距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到本世纪末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4 %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上5.7%的平均投资水平的差距更大。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效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科技成果本身是否协同配套的问题,又关联到政策、市场、体制、管理等社会多方面协同运作。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必要分工受传统僵化体制的影响而造成科技与经济成了“两张皮”,使科技与经济脱节: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很有用的成果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众多的企业、广大农村渴望科学技术而却望洋兴叹、束手无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六五”期间是10%左右,“七五”期间提高到30%左右;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已由改革前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60%。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整体,科技与经济本来是密不可分的,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因此,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就要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到优先位置,在税收、信贷和产业等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真正营造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一些高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总之,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创造充分的条件。